有感从“教书匠”到“大先生”
“教书匠”从字面上看应该是在教书方面有造诣的人。但随着我国已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再把教师这一职业简单的框架于“教书”这个狭隘的范畴里,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需要有理想信念更加坚定,道德品质更加优良,学识能力更加过硬的一批建设者来完成。作为教师就肩负着培养这样一批建设者的重任,就要从单纯传授文化知识的“教书匠”升华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就要求教师要用品格塑造品格,用品行引领品行,用品味影响品味,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
实现这一升华是一个艰难的蜕变过程,因为一些不健康的社会风气、应试教育以及不良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有悖于新时代教育观的因素已经在侵蚀着教育行业和教师队伍。一些教育工作者功利化、名利化倾向显现,有失品格,有失品行,有失品味者不乏其人。
要实现这一升华,就要求我们教师自身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教人先正己,要教学生如何做人,自己先会做人,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会学生做人。通过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和教育学生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要把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外显于形,内化于心,成为真正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先生”、“育人匠”。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