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剥夺孩子“感知生命”的权力

进入维度之门,打开心灵密码,享受智慧人生

自然之中有大智,
生命之中有大慧。
对生命的感觉,是爱的基础,
并能带来真正的良知和道德。
一天下午的植物课上,老师准备了一棵旱生植物,让孩子观察。在介绍完旱生植物的根、茎、叶之后,老师想从原来那棵完整的植物上分解一小块下来,准备解剖,想让孩子们更充分地了解旱生植物的茎。
当老师想要从植物的根上分解那一小块时,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了。
有的孩子马上说:“别伤害它。”
有的孩子担忧地说:“你会弄伤它的。”
有的孩子担忧地问:“老师,如果这样的话,它会不会死啊?”
老师说:“不会的!我们只是分解一小块,它不会死的!”
尽管这样解释了,但当老师把分解下来的植物解剖开,让孩子触摸时,大部分孩子都拒绝触摸。
有个平时看起来比较大大咧咧的孩子,这时也很难过,并且拒绝触摸,似乎觉得这样剥离一个生命已经够严重了,再触摸就更严重了!一些孩子虽然触摸了,但也只是小心翼翼、轻轻地碰了一下,然后立即把手收回来。
这种为生命的分离而感到的担忧和不安,正是儿童依据生命的感觉所发展出来的!
接纳和尊重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生存状态是一回事,对生命之爱又是另一回事。而人类对同类的爱和对生命之爱,一定是基于对生命的感觉而被养育起来的。
对儿童来说,植物、动物、人类、自己都是一样的,都是同样的生命。那他们是怎样知道的呢?
成人即使知道,但有的人有感觉,有的人却没有感觉。

真正的道德,源自于爱
是不是正常的儿童都天然有这样的感觉呢?
对于更幼小的孩子来说,感知和联结其他生命是天然的,这样的连结和感知我们称为爱。
教育首先要保护这种天然的生命的智慧、天然的生命之爱,以及天然的内在友善,我们要依靠这种对生命的感觉发展良知和道德。
这才是真正的良知和道德,因为它源于爱。
今天地球上最严峻的问题,例如物种的不断消亡、环境的破坏、冰山的融化、人类道德水准的降低,无不是源于与自己内在生命世界的连结的断裂。
这与一味追求外在物质世界的利益相关联。就如同如果我们把人类和自然、土地彻底隔离,存活就会出问题一样。
同样,如果我们不能回归内在去寻找我们内在生命的资源,我们的文明和道德就会沦丧。而儿童会通过这种和生命的联结和感觉,帮我们找回自己和地球。
我们培养孩子读书、弹琴,我们培养孩子各种生活技能,我们费劲地教给孩子千百样,却经常忘记了培养孩子最重要的品质——对生命的感觉。
什么是对生命的感觉?日月旋转,不及一个小男孩在谷仓哀悼一只麻雀的死亡来得动人。那是见到美丽的鲜花不忍去折的心,是见到小动物会想去爱护的心,那是一颗柔软而敏感的心。
也许有些人根本从来没有深层次思考过“生命”这个概念,有些人从小就没有接受过有关“生命”的启蒙,所以也不会教给孩子对生命的尊重,但其实这是非常重要的。
别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
他们会说:“乌龟的水脏了,他会很难受,我们赶紧给他换水吧”;
他们会说:“下雨了,雨打在小树的身上会疼吗?”
在他们眼里,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小树也像他们一样会觉得疼,小乌龟也会因为水脏而觉得不舒服,这是多么直接、多么动人的感受。
不要觉得孩子的这些话语幼稚,仔细听,这是多么美妙的声音!
孩子终究会长大,重要的是,我们要学着去尊重与呵护这颗柔软的心。无论今后人生多少风雨,他的心里总有一块纯净的地方,让他可以去爱,去体谅,去感动,去欣赏善良与美。
你所卫护的,是他们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最值得珍重的东西!不要扼杀孩子的良善与敏感,不要让孩子长成一个对生命毫无感觉、麻木坚硬、自私冷漠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
智慧来源于心,无关知识
所以,不要只关心孩子大脑智商的开发,却忽略了他天性的培养。智慧不关于文字,不关于大脑思维。其实一个越接触自然,越靠近大地的人,他的品格越接近于道。生命和大脑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大脑思维越强,不代表他生命越灿烂。
大脑是思维,积蓄着后天的习得的知识;而感觉是心的语言,是孩子的天性的一部分。孩子对生命的感觉和尊重,是一种连接的基础,让他能连接到大地,连接到万物。我们早已忘记,这种连接所具备的无限潜力。
《光之手》的作者芭芭拉·布兰能正是在这种与自然的深度连接中,逐渐发展出了独特的“超感知力”(能够以视觉的形式观察到生命的“能量场”)。她在书中写道——
“我的童年很单纯,成长于威斯康辛州的一座农场。因爲在我居住的区域没有太多玩伴,我便花了大量时间独处。我会用上好几个小时独自在森林裡,完全地静止等待著小动物来到我的身边,我练习著融入周围的环境中。
不过直到很久以后,我才开始明白这些寂静时光与等待的意义。这些处在森林裡的静识时刻,我进入了意识拓展的状态,而能接收超越一般人类经验范围的事物。
我记得不用观看便知道每一隻小动物的位置,还能感知牠的状态。当我练习朦著眼睛在森林中行走时,我可以早在触及树木之前就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同时我瞭解到树木比在眼睛可见状态下还要高大得多。
树木有生命能量场围绕著,我感觉到的就是这些能量场。后来我学习看见树木和小动物的能量场。我发现万事万物都被能量场所环绕,看起来有些类似烛火的光辉。我也开始发现,一切事物都由这些能量场所连结,能量场无所不在。一切事物,包括我,皆活在能量之海中。
对我而言,这并非一项兴奋的发现,只不过是自己单纯的经验,就像看见一隻松鼠在一棵树的枝枒上啃著橡实般自然。我从未将这些经验制定爲世界如何运作的理论。我全然且自然地接受这一切,并认爲每个人都知道,之后我自己也遗忘了。”
心灵的非凡能力,在人类社会中逐渐被遗忘,却可以在自然中重新拾起。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敏锐且准确地感知他人心灵状态的能力(意识扩展状态),即使没有达到超感知力那么神奇的地步,却也足以为他今后的人生经历保驾护航,并从中逐渐体悟出属于他自己的人生智慧。
自然之中有大智,生命之中有大慧。
无论是古代的圣贤,还是现代的科学家,他们都懂得观察并学习自然和生命之中的智慧——古代的圣贤思考人类该如何生活的时候,方方面面向自然学习;科学家在研究新发明的时候,也十分重视仿生学的运用。
亲近自然,连接生命,是每一个人发展爱与智慧的天然机遇。为人父母,不可剥夺孩子享有这个机遇的权力。
相比于学一项才艺带来的可观进步,亲近自然带来的“效果”往往并不显著,
也因此,生命教育,成为一种奢谈。
孩子对于自然和生命的好奇是天然的,如果没有加以尊重并给予机会,这份好奇就会逐渐转移。或许是虚拟网络,或许是动画电影...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亲近真正的大自然,这是我们成人的责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