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公冶长篇(一)

一原文公冶长第五5.01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试解】公冶长是一位讷言好学的人,自从跟随孔老师之后,坚定于仁德大道,自觉以老师为榜样,养成了见其过而内自讼的好学习惯,在见贤思齐上刻苦努力,在择善而从中踏实修行,从而在众弟子中有着一种特别的灵气和境界,深受老师器重。老师在谈到公冶长时说:“这个人品行端正,仁义向善,我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曾被关在牢狱里,但那并不是他品德上的过失差错,言行上的违礼失道,是一件并不应该受到惩罚的罪过呀。尤其可贵的是,他在遭受了不白之冤以后,没有那种怨天尤人的愤恨,而是平静安宁地坚守着仁德大道的实践。”老师在征求了公冶长和自己女儿的意见后,将自己女儿嫁给了公冶长。南容是一位才智敏捷的人,自从跟随孔老师之后,表现出了独有的仁德才华,性格温和,行动稳健,坚定于仁德大道,自觉以老师为榜样,养成了审时度势的好习惯,在中道和谐上刻苦努力,在仁德正义中踏实修行,从而在众弟子中显示出特别的才干和智慧,深受老师器重。老师在谈到南容时说:“这个人才思敏捷,学识渊博,言行之中能展现出度德量力的智慧。在邦国稳定有序清明之时,他的才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邦国混乱动荡无序昏庸之时,他也可以平安无事.不会受到任何的意外的打击和伤害。他是一位慎言谨行的人,不管是处于有道之世,还是处于动乱之时,能做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于是老师在征求了南容和侄女的意见后,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南容。二释字缧《说文》:纍:缀得理也。一曰大索也。从纟畾声。力追切。《正字通》:縲:俗纍字,纍省作累,从累加糸無意義。縲紲,本作累绁。《史記·孔子世家》:“起纍绁”,《司马迁自序》:“幽于缧绁”。传写误也,前后不宜自矛盾。《鲁论》作缧绁。《汉书》作累绁。从累为正。旧注缧绁。又索也。又黑索。按索皆谓之累分二索分缧累为二。并非。汉字“缧”从累加糸,表示捆绑义。《史记》累、缧兼用。绁《说文》:紲:系也。从糸世声。《春秋传》曰:“臣负羁绁。”私列切。緤紲或从枼。《释名》:绁:绁,制也,牵制之也。汉字“绁”本是绳索之通名,绳可系物,故有系义。缧绁;捆绑犯人的绳索,引申为囚禁。

三素说通过前面四篇,老师教导了为学须依孝,为政当以德,重德须扬礼乐,礼乐之本乃为仁。本篇开始针对具体的人,从其修养学问,成就得失进行评点开示。让弟子感受"德不孤,必有邻",从而把握修行“仁之为人”的方法和着力之处,以“求为可知”的态度提升自己的仁德境界。公冶长是一位讷言好学的人,自从跟随孔老师之后,坚定于仁德大道,自觉以老师为榜样,养成了见其过而内自讼的好学习惯,在见贤思齐上刻苦努力,在择善而从中踏实修行,从而在众弟子中有着一种特别的灵气和境界,深受老师器重。老师在谈到公冶长时说:“这个人品行端正,仁义向善,我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曾被关在牢狱里,但那并不是他品德上的过失差错,言行上的违礼失道,是一件并不应该受到惩罚的罪过呀。尤其可贵的是,他在遭受了不白之冤以后,没有那种怨天尤人的愤恨,而是平静安宁地坚守着仁德大道的实践。”老师在征求了公冶长和自己女儿的意见后,将自己女儿嫁给了公冶长。南容是一位才智敏捷的人,自从跟随孔老师之后,表现出了独有的仁德才华,性格温和,行动稳健,坚定于仁德大道,自觉以老师为榜样,养成了审时度势的好习惯,在中道和谐上刻苦努力,在仁德正义中踏实修行,从而在众弟子中显示出特别的才干和智慧,深受老师器重。老师在谈到南容时说:“这个人才思敏捷,学识渊博,言行之中能展现出度德量力的智慧。在邦国稳定有序清明之时,他的才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邦国混乱动荡无序昏庸之时,他也可以平安无事.不会受到任何的意外的打击和伤害。他是一位慎言谨行的人,不管是处于有道之世,还是处于动乱之时,能做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于是老师在征求了南容和侄女的意见后,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南容。从本章老师言说的“在摞继之中”和“免于刑戮”中,一方面向我们展现了春秋动乱之时的失德和失道,一方面表达了弟子在动乱之中的面临困境之时的平静安宁,以及在动乱之时弟子的顺时而现,应时而隐的智慧,体现了老师“不以人的境遇、而以德才”为评判人的标准,彰显了老师对仁德的痴心和一贯。本章需要注意的是孔子择婿标准。公冶长、南容两人都是孔子的弟子,在长期的教学相处当中,通过“察其言而观其行”之后,孔子了解了他们的仁德志向和坚毅恒久的品性。在孔子的心里,一个人只要具有了“仁之为人”品质,无论是怎样的苦难和打击,其仁德的光辉终不会被磨灭的。因而孔子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蒙受不白之冤的公冶长,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既明且哲的智者南容。从孔子的择婿行事之中,我们看到了圣人贤德的品质,同时让我们把握了“仁德”智慧之中的平静安宁和顺时中道。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