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夫妇离婚了,全世界都有点伤心,人类的基因缺少永恒爱情的密码
——罗兰 · 米勒 · 丹尼尔的《亲密关系》读书笔记(二)
文 / 谢慧敏
这本书的名气就不必我过多渲染了,我看了以后,冲动之下买了好几本,不分青红皂白塞给朋友们(众乐乐的心态真是迫切)。相信受书之人能够和我一样,不仅打开它,而且会细嚼慢咽地品下去,虽然它又重又厚,但它又好看又实用。它是一道好菜。
当下有一句流行语:' 世界上 90% 的问题都可以用钱来解决。' 果真如此?按照这个逻辑,富人们几乎是没有烦恼的,比尔盖茨夫妇是世上最幸福的一对,然而最近他们离婚了,可见矛盾不小。事实上富人们的烦恼并不比穷人少,甚至要多于穷人。不要高估钱的作用。
试着把你的人生翻阅一遍,或是审视一下当下,一天里最让你烦心的通常是哪些事:赚不到钱,身体不舒服,职场遭排挤,遭遇背叛,失恋,离婚,孤独,没有朋友,跟爱人吵架……。贫穷当然是灾难,但亲密关系不和谐同样是灾难。让我们情绪激荡的通常是我们身边的人,比如伴侣、子女、父母、朋友、同事,当我们不能建构亲密关系,或是亲密关系遭到破坏时,我们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巨创。《亲密关系》解读了这些问题,我简要摘录一些观点和句子。
我爱面包,也爱亲密关系
1. 人是非常社会化的动物。如果剥夺了和他人的紧密接触,就会给人带来很多痛苦,人类社会属性的核心部分正是对亲密关系的需求。
2. 如果我们要正常地生活和保持身心健康,就需要在长久、关爱的亲密关系中经常与伴侣愉快地交往。在亲密关系中包含人的归属需要。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3. 为满足归属需要,我们努力和他人建立关系和维持亲密关系,我们还期待和那些了解、关心我们的人交往和沟通。
4. 当我们珍视的人际关系出现危机时,我们就会魂不守舍,进而陷入癫狂痴迷,这充分表明了亲密对我们的重要性。当人们长期处于孤单状态时,会表现出强烈的紧张应激反应。
5. 在全世界,那些结婚并持续婚姻状态的人比缺乏亲密关系的人更加幸福。当然,幸福满意的伴侣与不幸福的伴侣关系相比,能带来更多的幸福感。然而,即使伴侣关系并不幸福,大多数有伴侣的人仍觉得自己比完全的孤家寡人要充实得多。
6. 如果我们的生命缺乏亲密感情,我们就很容易迷失人生方向,患上疾病和心理障碍。衣食住行是生活必需,但归属需要却表明亲密感情也是美好生活所必需的。
如果想结婚,请谨慎同居
1、目前大多数美国成年女性(51%)没有丈夫(2007 年数据),已婚妇女现在成了少数派,这在美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2、在欧洲国家更加突出,如瑞典,结婚比美国少,而同居却更普遍。
3、曾何几时,人们高中毕业后不几年就会结婚,无论婚姻生活幸福还是痛苦,人们都愿意和原配厮守到老。怀孕的年轻人觉得必须结婚,未婚同居是伤风败俗。现在的观念截然不同了,婚姻只是一种选择,哪怕孩子就快生了。越来越多的人把婚期推迟,甚至干脆不结婚。即使已婚人士,也不再把婚姻视为神圣、毕生的承诺。
4、婚前同居并不能确保随后的婚姻幸福美满,相反,同居增加了夫妻离婚的危险。同居的情侣比已婚夫妻忠诚度要低,因为同居的情侣还有选择的机会。所以同居的情侣比已婚夫妻经常面临更多的冲突和出轨。平均来看,已婚夫妻比同居情侣在性事上更忠诚,同居情侣分手的可能性是夫妻的 5 倍。
5、美国对 2746 名同居情侣历时 5 年的追踪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居情侣结婚的可能性逐渐降低,但分手的可能性增加,同居 5 年后,结婚和分手的可能性就非常接近了。婚姻的基本模式则完全不同。夫妻结婚的时间越长,离婚的可能性就越低。随意同居会损害人们对婚姻的积极态度和维持婚姻的决心,这种态度和决心是婚姻美满幸福的支柱。
6、一项对美国 67000 名成人为期 9 年的跟踪发现,与相同年龄和阶层的已婚者相比,离异者的死亡论高出 27%, 丧偶寡居者高出 40%,但从未结婚的人则高出 58%。这一研究结果使人际关系专家直截了当地指出:幸福的婚姻也是生命应该追求的目标。
人是自恋动物,你喜欢的往往是你的同类
1. 大多数人喜欢自己,也有人不喜欢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构成了自尊。如果对自己的技能和特质持正面评价,自尊水平就高。如果怀疑自己,自尊水平就低。因为高自尊的人活得更健康、更幸福,所以大家都认为自我感觉良好有益身心。
2. 我们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如果他人不喜欢我们,我们要喜欢自己非常困难。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不能从他人那里获得足够的接纳和欣赏,长期处在低自尊的人就会形成负面的自我评价。
3. 如果人们认为自己对异性有吸引力,则自我感觉就会良好。我们从他人那里接受到的尊重明显地影响到随后的自我评价。
4. 自我评价低的人很难相信伴侣会真的、深深地爱着自己。结果,他们对爱情能否持续不乐观。
5. 人际关系的持续恶化和招致的烦恼,都会严重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人类是社会化动物,我们需要彼此。没有与他人的亲密联系,我们就会枯萎死亡。
6. 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自己,而新结识的人如果与我们有着某些共同点,哪怕多么不着边际,他们都可能看上去更讨人喜欢。
7. 多数情况下,友谊和爱情都源自与身边人的交往。我们不一定会爱上所遇之人,但要爱上他们首先要遇上他们。
8. 事实上,空间上的临近和人际吸引力有着显而易见的联系,一米左右的距离也会造成很大的差别。想一下你上学的教室:新学期开始时你认得的是谁?谁又是你的新朋友?你认识的人和最喜欢的人在上课时很可能就坐在你的身边。如果在教室里给大学生分派座位,大学生更可能与坐在身边的人成为好友,而不是那些坐在教室另一边的人,即便教室很小。
9. 人们更可能喜欢和结识与他们更靠近的公寓楼里的人。显然,即使很小的距离对我们的人际关系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10. 一般来说,先不管对错,我们倾向于认为外貌俊美的人更讨人喜欢,更好相处。
11. 人们对男性的性别角色期待比女性苛刻。女孩像个假小子,大家都不会放在心上,但是如果男孩子娘娘腔十足,大家就会很担心了。
12. 人们认为外貌具有吸引力的人更有趣、更善于社会交往,在生活和爱情方面也更可能取得成功。
13. 对美丽的偏见还可以能使人混淆容貌和才能。在职场中,貌美之人比一般长相的人工资更高、提升更快。平均而言,与长着大众脸谱的中等面貌之人相比,貌美的雇员多赚 5%,而丑陋的人少赚 9%。在大学校园,学生对有魅力的教授的教学评价更高。甚至在法庭上相貌好的人都会留下更好的印象;在德克萨斯州因犯轻罪而罚款的人中,相貌俊美的人比相貌一般的人罚的钱更少。
14. 在全世界,男性比女性更为关注恋人的长相吸引力。
15. 婴儿天生就偏爱那些同样能吸引成人的面孔。
16. 女性也被英俊的男性所吸引,外貌吸引力或许是影响男女之间早期吸引力的独一无二的重要因素。
17. 男性特别看重女性的姣好容貌,并且随着男性年龄的增长,与他们结婚的女性却比他们越来越年轻:20 多岁时结婚的男子,其伴侣平均要比他小 2 岁,但如果到了 50 多岁才结婚,其妻子可能比他小 15 岁。
18. 女性不必关心伴侣是否年轻,因为男性只要活着就有生殖能力。女性对伴侣年龄的偏爱不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发生变化;女人终其一生都喜欢嫁给比自己略大几岁的男人。
19. 遇上喜欢我们的人具有奖赏意义。如果能遇上和我们刚好相象的人,与我们同样的背景、兴趣和品性,也是令人感到愉悦快乐的。的确,人际吸引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就是相象律:同性相吸(相类似的人彼此吸引对方)。谚语:'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绝对是正确的。
20. 吸引力受到人们相象程度的强烈影响。那些在出身背景、性格、长相吸引力以及态度上相象的人比不相象的人更有可能相互吸引,双方共同点越多,伴侣就越喜欢彼此。
21. 有一项实验,13 位男子挤在防空洞里并相处了 10 天,期间不断地考评他们彼此之间的感情变化。结果发现能融洽相处的人都有着许多共同点的人,如果有可能,他们恨不得把那些与自己格格不入的人扔出去。以上研究表明,相像是有吸引力的。
22. 你不会愿意和自己看法有争执的人住在一起,因为整天面对这矛盾的观点会让你身心疲倦、厌恶透顶。
23. 快乐的人当然喜欢与快乐的人交往,但悲观的人更愿意与悲观的人接近,而不是那些有着阳光心态的人。
24. 人们还仰慕那些有能力和才华的人,这种能力和才华是自己所没有并渴望拥有的。相像起作用的另一个微妙之处在于,那些我们渴望成为的人对我们有吸引力。我们往往喜欢那些与我们的理想自我相像的人,即那些拥有我们期望得到却并不具备的品质的人。这种倾向比较复杂,因为如果那些人超过了我们的理想自我,而使我们相形见绌的话,就具有威胁意义和令人不快了。不过,只要其他人只比我们好一点点——那么他们带给我们的就是默默鼓励而不是羞辱。
25. 最有吸引力的伴侣是那些在很多方面和我们相似,但又拥有我们通过努力能实现的理想特征的人。
判断他人喜不喜你,有一个简易的指标
1. 身体语言能有效传递信息的原因之一是它比面部表情更难以控制,它更具 ' 泄露性 ',也就是说即使我们企图加以掩饰,它仍可能暴露我们真实的感受。
2. 当两个人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时,彼此身体的接触也往往会增多。
3. 人际距离的亲密区从我们的前胸向外延伸至 46 厘米处。如果两人面对面如此接近地站立着,他们之间的关系只有两种可能,非常亲密或十分仇视。人际区距离我们身体 46 厘米到 1﹒2 米之间。在人际区,朋友之间可能在较近的距离内交往,而一般熟人则离得距离较远,所以根据人们交往时隔开的距离可能确定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远一些就是 1﹒2 米到 3﹒7 米的事务区,在这一人际距离里的交往列倾向于事务化。
4. 人际距离是测定人际交往亲密程度的巧妙手段,甚至能用来间接衡量人际关系的质量:不幸福的配偶比满意的配偶保持的人际距离更大。
5. 如果交谈的双方采取了类似的姿势和风格、表现出类似的表情、使用类似的副语言,就出现了无意识的模仿。如果人们的交往轻松愉快,往往会自动使他们的非言语行为保持同步,根本无需思考;如果一方用手抓了下自己的鼻子,另一方也很可能会这么做。如果出现这种情形,交谈往往非常流畅顺利,更重要的交谈双方更倾向于喜欢彼此,即使他们并没有注意到相互之间的模仿。
6. 自我表露指的是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的过程,它是亲密程度的指标之一:如果两个人彼此之间没有共同拥有一些私人的、相对秘密的信息,他们的关系就称不上亲密。
7. 我们喜欢得到,但我们更憎恨失去。
8. 亲密关系中的讨厌事件比理论上同等程度的合意事件更引人注目、影响深远。比如,某天晚上你在家,爱人分别表扬和批评了你一次,它们的效果并不会彼此抵消。表扬能削弱批评带来的打击,但两者加在一起你不是会略微有点苦恼。
9. 坏的比好的更有力量。
不要轻易打翻友谊的小船
1. 朋友有时会让你厌烦,但你还是会喜欢他们。
2. 如何区分友谊和爱情。爱恋包含着比喜欢更复杂的情感。喜欢和爱恋都包含对伙伴正面、热情的评价,但爱情还包括对伴侣的着迷、性的欲望和比友谊强烈得多的排他性的愿望。爱情关系还有着更严厉的标准;对待爱人应该比对朋友更加忠诚、更加愿意伸出援手。
3. 女性之间的友谊往往比男性更亲切、紧密。最终结果是,女性在爱情关系之外仍会向朋友寻求敏感、体贴的理解和支持,而男性常常做不到这点。' 某晚你回到家里,恋人或者爱人宣布要离你而去,你会向谁寻求帮助?' 当研究的参与者真正地思考这个问题时,几乎每位女性都能轻易地提到同性朋友的名字,但只有少数几个男性能做到这一点。(事实上,如果男性的爱侣抛弃他们,大多数男性根本想不出可以向谁寻求安慰。)
4. 朋友敏感的、应答性的支持能增加我们的幸福感、自尊和未来的乐观,这些都有益于亲密关系的发展。
5. 女性朋友之间的电话交谈的时间更多。两性朋友谈论的话题不同:女性更可能探讨人际关系和私人关系,而男性更可能探讨客观事件,比如体育比赛等;女性的自我表露多于男性;女性给予朋友的感情支持多于男性;女性在友谊中比男性表达出更多的爱情和温情。
6. 就平均而言,女性向伙伴提供的感情支持比男性更多,而男性则会提供更多的建议。
7. 女性间的友谊一般比男性间的更亲密。
8. 就平均而言,男性比女性更孤独。
9. 女性常常与其他女性有着亲密的友谊,即使她没有任何约会情人,她们在生活中通常也能与其他女人分享亲密的情感。男性则相反,他们与其他男性只能保持相对肤浅的人际交往,一般只有与女性交往时,他们才能真正敞开心扉。
10. 男性似乎依赖女性以避免孤独,而女性则不会反过来依赖男性避免孤独。
11. 男性对女性较为开放,女性彼此之间也较为开放,但男性不怎么对其他男性进行自我表露。
12. 老年人较之年轻人社交圈子更小,朋友也更少。老年人并非不会交际,他们只是更加挑剔;他们的亲密好友数量和年轻时一样多,但他们和一般的朋友以及不太重要的社交伙伴相处的时间更少。
13. 老年人的目标指向友谊的质量而非数量。
14. 任何人,只要认为自己的未来不会长久,就会花更多的时间与少数几个亲密好友相处,而不是把时间用来和各种各样的普通关往——这也是年轻人感染艾滋病后,所剩时日无多时与人交往的情形。
15. 只要我们活着,友谊就是无价之宝。
16. 人们感到孤独,他们的生活就了无趣味。
17. 孤独还会引起抑郁。抑郁是比孤独更宽泛、更不满和苦恼的状态。孤独产生于人际障碍,而抑郁则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失落和挫折。
爱情它至今是个谜,我们努力去破译
1. 男性比女性更多地发生单恋。
2. 单恋虽然很痛苦,但仍有奖赏价值。想要成为对方恋人的人体验感受除了沮丧之外、还有身陷情爱而实实在在在体验到的激动、得意和兴奋。
3. 当我们坠入爱情时,甚至我们对自己的看法都会发生改变。随着伴侣给我们带来了新体验和新的社会角色,爱情会使我们的自我概念得到扩展和变化,我们会渐渐了解我们以前所不认识的自己。一项对恋爱的年轻人跟踪 10 周的研究发现,他们的自我概念变得更加多样化,自尊也得到提升,这就是为什么堕入爱河让人如此快乐的两个原因。
4. 浪漫且充满激情的爱情所具有的唤醒和认知特征包含了汹涌的感情、想象力和理想化,有时还会出现痴迷的情形。
5. 从整体来看,男性和女性在爱情方面的共同点多于不同点。
6. 男女双方在短期的艳遇和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中所追求的异性的特征存在着差别。男人比女人更渴望短期的性关系,更嗜好与多个伴侣保持短期的风流关系,建立新的亲密关系后,也比女性更早地发生性关系。结果是,至少在短期内,能够并 ' 容易 ' 发生性关系的女人对男人特别有吸引力。然而,如果男的想结婚安顿下来,常常偏好贞洁的女人作为将来的伴侣,即使这个男人仍然认为在偶然的性关系中放荡的女子是最理想的伴侣。男人还常常追求年轻、漂亮的妻子。当男人想确立长期的亲密关系时,比女人更看重长相。
7. 女人却表现出不同的模式。女人选择短期性伙伴时——尤其是发生婚外情时,更看重性感、有魅力、强势等许多阳刚之气的男人。但当评价有潜力的丈夫时,都把经济前景作为首先,有稳定和较高收入和资源的男人想必将给她们的孩子带来安全的成长环境。
8. 一般而言,女性比男性更关注长期伴侣的经济前景和地位。
9. 男性往往比女性有着更为浪漫的态度体验:他们比女性更可能认为只要爱一个人就已足够,其他的都不重要。他们也更可能能相信 ' 一见钟情 ' 式的爱情体验,他们往往比女性更快地堕入爱河。女性在爱情方面比男性更为谨慎,女性对爱恋的对象更为挑剔,更迟缓地感受到激情。
10. 爱情在一定程度上是盲目的。洋溢着激情的爱人们往往会将他们的伴侣理想化,缩小或忽略那些使他们止步不前的不利信息。
11. 浪漫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消逝,因为熟悉能使人更实际、毫无保留地审视对方。晌午刺眼的阳光最终驱散了月亮留下的 ' 迷人光晕 '。
12. 仅仅新奇也能为新确立的爱情关系注入兴奋和能量。恋人之间的初吻比之后的成千上万个亲吻更令人激动。
13. 浪漫激情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幻想、新奇和唤醒——一般会随着岁月流逝而减弱,所以浪漫的爱情亦会日渐消退。
14. 通常,促使人们结婚的爱情和使人们数十年厮守在一起的感情并不一样。亲密比激情更稳定。
15. 当爱情关系变得重复、单调和沉闷时就会止步不前,并非一出现坏事情就会发生厌倦,而是在婚姻生活变得没有情趣、难以让人兴奋或者没有挑战性时才会滋生厌倦。厌倦是爱恋和满意的对立面,所以厌倦的出现是非常糟糕的信号。
16. 能长期维持幸福婚姻的人通常会向配偶表达大量的相伴之爱,虽然相伴之爱不依赖于爱情,身处相伴之爱的人仍会感到非常满足。
17. 大众观点可能认为遭受家庭破裂的年轻人或许特别有决心去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但现实却是,离婚在一代代相传:经历父母离婚的儿童在他们成长后却更可能离婚。离异家庭的儿童对婚姻不太有积极的看法,当他们开始自己的爱情关系时,他们对伴侣的信任不足,与完好家庭的儿童相比,他们不太确信婚姻的持续性。
18.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婚姻之后的第四年是离婚最频繁的时间段。
19. 我们对离婚的知觉也不如过去那样带有负面色彩。
20. 离婚增加的原因之一婚姻不再像过去一样是实际生活的必需品了。
21. 亲密恐吓的男性并非在一夜之间就变残暴。他们常常目睹了父母之间的暴力冲突,成长于教导传统性别角色的家庭,对女性相当敌视和仇恨,他们比其他男性更可能视女性为对手,把女性当做满足和娱乐自己的工具。
22. 在低收入的家庭暴力的发生比在富有家庭中更为普遍。
23. 亲密恐吓着还倾向于虐待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孩子长大后也更可能成为施虐者。亲密攻击能代代相传,这听起来令人感到恐惧,但这一循环却不可避免。最暴力的美国父母的儿子比没有暴力倾向的父母的儿子有 10 倍的可能性殴打自己的妻子。
24. 在家庭暴力的循环中,施虐者的中毒实际上在他们死后还在延续。
左岸记:如果只是因为钱而发生的感情问题,那么在有钱之后,这些问题并不会直接消失;而如果不是因为钱而发生的感情问题,那么就纯粹的是感情上的问题。钱是一个过滤器,让真的感情变得更真,让假的感情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