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让我舒服地死去

“当我陨落,就让我陨落,像片树叶,永不后悔……”——题记

重读这篇写于两年前的文章《请让我舒服地死去》,是想重新和你用生命和死亡的交融所带来的深意去把握当下的每一刻,不把今天的烦恼带到明天去,让这种自由的感受中既有生命也有死亡共存,让死亡成为结束,又成为重生。

如果可以选择死法,你会选择在哪里死去?以怎样的死法?

这两天,一则前天看到的新闻仍在脑海中盘桓不去:中国首家临终关怀医院设立,让生命有尊严地谢幕。

其实,这家松堂医院早在1987年已成立。

仍比世界上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1967年创办的克里斯多弗医院晚20年。

因被嫌弃“天天死人晦气”,23年来曾被迫搬迁7次,至今送走4万名老人。

我们从小接受了多少教育啊,却没人教过我们如何面对死亡。

我们谈死色变。

那是出于本能的恐惧,是对来之不易的生的贪恋。

然而却无形中丧失了很多向死亡学习的机会。

害怕突遭横祸而死,害怕孤独终老,害怕最爱的人撒手人寰……

谢尔登·所罗门曾在《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一书中表示,人类自从被逐出伊甸园,就意识到死亡终至。

怕死,意识到自己会死亡,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

01 死亡是什么?

马丁·海德格尔说,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死,是一个过程,是从出生就开始走向死的边缘,我们度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走向死的过程,生命在此之上的存在,就是向死而生;亡,是亡故,是一个人真正意义上的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全部结束。

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

加缪说:与死亡达成妥协,接受不可避免的死亡现实。

还记得电影《入殓师》吗?感人至深的存在,我曾极力向朋友推荐。

它用克制又煽情的电影语言讲述了“死亡”的终极命题,打破国界,感动西方,为它赢得了日本电影时隔53年的又一次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似乎无形中呼应了临终关怀医院的设立,一条关于高校殡葬专业的新闻也登上微博热搜。

这已是全国第五个开设殡葬专业的高校,报名学生人数远超预期。

还真有90后表示自己确实是深受《入殓师》影响,对殡葬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后报读了“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

“当看到原本冷冰冰的身体,最后容光焕发之时,原本对死亡的畏惧,仿佛烟消云散。留下的只有生者的痛苦与怀缅。”

更年轻的一代亲自触摸死亡,谁敢说他们不是更懂得死亡深意的人呢?

02 不再孤独而死

死亡变得温暖而人性,不再孤独。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跟着死亡一起进步。

在临终关怀医院,许多病人都是绝症患者,医院尽最大限度地保证无痛或减疼,其目的不是延缓生命,而是要尽可能减少痛苦,这是他们人生最后阶段的最大需要。

采用姑息疗法,使临终病人享有尽可能高的生命质量,使之坦然愉快地走向人生终点。

这使我想到最近引起大家热议的一个妈妈,她在就医疑似癌症后还没确诊就跳楼身亡了,令人十分痛心。

表面看她是因为压力过大,“不忍拖累家庭”。实际上,她何尝不是因为对痛苦的死亡方式产生极大的畏惧,无法面对呢!

因为她在给老公的微信遗言里说:“我存有一点点的私心,那就是也想解脱自己。”

她怕自己死得太疼。

目睹过太多痛苦的苟延残喘和人间悲剧,我很羡慕那些能享有临终关怀安然离世的人们。

让我舒服地死去,成为多少人的奢望!

有时是因为有牵挂有爱而不舍得死去,有时是因为被爱而不被允许死去,有时是因为不知道的下一秒突然就意外死去。

他们都不能舒舒服服地死而瞑目,好好地与这个世界告别,与爱过的人说再见。

03 最好的告别

生死方面,见过众多生死的医生最有发言权,影响世界的医生兼作家阿图·葛文德在《最好的告别》里,写到他同样做了数十年医生的父亲的选择。

他脊柱长肿瘤让手不停发抖,但他毅然选择正常享受生活而不是马上动手术,却奇迹般赢得了4年快乐的时光,直到不得不手术的那一天……

生命是一条单行线,生老病死的进程不可逆。

他清楚知道,放疗化疗等手术所带来的后果只会加速他的痛苦,有可能更快地结束生命。因此跟疼痛相比,还是让我舒服地死去吧。

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

怎样和爱的人说再见,在怎样的节点可以选择放弃生命,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

这是你我都可以深深思考的问题,而且想得越明白越好,还要趁早。

写在最后

西方唱诗曲里有着这样关于死亡的歌词:“当我升起,就让我升起,像鸟一样,充满感激;当我陨落,就让我陨落,像片树叶,永不后悔……我不是在走进黑夜,我是在走向星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