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心脏病的认识与治疗【一点资讯】
谈起心脏病,人们往往都很恐惧。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多数心脏病患者,不犯病时形同常人,一旦犯病则会危及生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对于什么是心脏病,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只能罗列一堆病症来说明,诸如冠心病、二间瓣三间瓣缺损、心梗、心肌缺血、心律不齐等都被归于心脏病。而且西医认为这些都是不可逆的。在治疗上,西医多采用瓣膜修复、放支架、心脏搭桥、安装起博器等,动辄花费几万几十万元,而用于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多需长期甚至终生服用,但从来就没有一个彻底治愈的。
什么是心脏病?
其实,心脏病只是西医的一个伪命题,是一种不能自圆其说和病症归类。他们既不能说明其病因病源,当然也就不可能找到根治心脏病的方法。局部的修修补补和介入治疗,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用西医方法治疗心脏病,患者最终不是死在心脏病上就是死在治疗上。
对于中医来说,所谓的心脏病既可预防也可治愈,既无需手术也不用终身服药。因为西医所谓的心脏病,病因并不在心脏,只要抓住病因进行治疗,就不会得心脏病。
中医认为,心是君主之官,主神明,不受病。中医的心不同于西医解剖学上的心脏这个特定的器官,而是整个人体生命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一个功能系统。这种功能系统是不能受病的,受病则死。那如何理解诸如冠状动脉硬化、瓣膜缺损等这些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呢?其实所谓冠状动脉硬化,病在筋、在血,源在肝、在脾。所谓瓣膜缺损并不是心脏瓣膜少了或多了一块,而是人体内压力变化挤压或拉伸造成的变形,这种压力变化源之于阴阳寒热的失衡,阴阳寒热平衡了,压力正常了,变形的心脏瓣膜就会恢复。而治疗这类疾病,中医依靠针灸药物都可取的肯定的根治疗效。西医治疗心脏病,在手术器械之外,也用一些药物,而这些药物绝大部分是用来消除手术器械副作用的,真正用于治病的还多数是中医,如丹参滴丸、消心疼、速效救心丸等,多为中医提取物。但由于其不是按中医的复方使用,也只能是起到缓解救急的作用,而不能实现根治。
中医是如何认识心脏病病的呢?
从中医角度讲,西医所谓的心脏病,其症状和病源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血,包括血的多少、粘稠度、血压等。对中医来说,血的多少是阴阳平衡问题,血亏属于阴虚,血多属于阴盛。血的粘稠度属于血与水的比例问题,血稠属于失津,血稀属于水盛。血压属于气血的平衡问题,同时也受筋的影响,血压高属于气血妄行或筋脉不舒,血压低属于气血亏损。血的问题一般表现为高血压、低血压、心律不齐或称脉结代,心悸、早搏、间歇。中医治疗多从舒筋活血、补益津血、豁胸去痰饮入手。
二是筋,也就是血管,多数冠心病、心肌缺血、心梗都是由筋脉不畅,这类患者多伴有静脉曲张、脑血管硬化等症状,中医多从肝入手,通过舒筋活血进行治疗。
三是气,气血不畅是导致血压、心梗的重要原因。中医认为气为阳,血为阴,血动气先行,如果阳虚气弱,血脉流动就失去了动力,而血不动则凝,血凝就会造成血栓,形成心梗脑梗。相反,如果阳亢气盛就会迫血妄行,如果兼有血管硬化,就会导致出血溢血。中医将其都归于中风或叫卒中。
上述分类只是为了叙述方便,其实中医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历来都强调人体生命的整体性,讲究辨证论治综合治疗。而西医则强调分科诊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在诊治心脑血管疾病中表现的最为突出。心内心外、脑内脑外也界线分明。结果就出现了一种怪象。心内科对患者说,要常服阿斯匹林以软化血管、稀释血液,而心外科脑内外科则对患者说,千万不要服阿斯匹林,因为它能导致血管变硬变脆,造成出血。这在中医看来是一件很搞笑的事,血管是布满全身的,难道会一截软一截硬吗?心脑本是一体的,血液更是相通的,心脑有病其它地方也必然有病,怎么可能你治心他治头呢?因此中医不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总是综合辨证整体施治。
中医如何治疗心脏病的呢?
中医治疗心脏病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针灸,二是方剂,其治则都是舒筋活血,调节阴阳寒热的平衡。关于治疗心脏病的方剂,历代经典有很多记载。这里选择两个代表性方剂作一简单介绍。
一、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伤寒论》《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均有记载,是治疗心脏病的主方之一。
方药组成:甘草四两(炙) 桂枝 生姜各三两 麦门冬半升 麻仁半升 人参 阿胶各二两 大枣三十枚 生地黄一斤 (此为汉制)
制备服用方法:上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主治: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虚劳肺痿。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临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缺血、低血压、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
本方是《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其证是由伤寒汗、吐、下或失血后,或杂病阴血不足,阳气不振所致。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加之阳气不振,无力鼓动血脉,脉气不相接续,故脉结代;阴血不足,心体失养,或心阳虚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动悸。治宜滋心阴,养心血,益心气,温心阳,以复脉定悸。
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为君,《名医别录》谓地黄“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配伍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佐以桂枝、生姜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诸厚味滋腻之品得姜、桂则滋而不腻。用法中加清酒煎服,以清酒辛热,可温通血脉,以行药力,是为使药。
方中可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增强养心安神定悸之力,或加龙齿、磁石重镇安神;偏于心气不足者,重用炙甘草、人参;偏于阴血虚者重用生地、麦门冬;心阳偏虚者,易桂枝为肉桂,加附子以增强温心阳之力;阴虚而内热较盛者,易人参为南沙参,并减去桂、姜、枣、酒,酌加知母、黄柏,则滋阴液降虚火之力更强。
禁忌:虚劳肺痿属气阴两伤者,使用本方,是用其益气滋阴而补肺,但对阴伤肺燥较甚者,方中姜、桂、酒减少用量或不用,因为温药毕竟有耗伤阴液之弊,故应慎用。
医案举例:
王某,女,45岁,会计。2017年9月15日就诊。
主述:心悸,短气,脉博时快时慢,胸闷,心口发紧。
查体:体形瘦弱,吸气困难,每四五息辄需伸腰吸气,神疲,饮食及二便正常,舌淡薄,左右关平弱,时有脉结代,尺脉微弱。
处方:桂枝10克、炙甘草12克、党参8克、麻仁8克、川芎6克、茯苓15克、生地30克、生姜4片,大枣3枚、阿胶6克。嘱以300ML米酒合水煎,阿胶烊化,日三服。共三剂。服后诸证全无,至今无复发。
二、栝蒌薤白白酒汤
方出《伤寒论》。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方药组成:栝蒌实一枚(捣) 薤白半斤 白酒七升
制备服用方法: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瓜蒌薤白白酒汤,为理气剂,具有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功效。主治胸痹。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临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二三间瓣闭合不全、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慢性支气管炎等属胸阳不振,痰阻气滞者。胸痹是以胸膺部窒塞疼痛为主的病证,古代亦称“心痛”或“真心痛”。诸阳受气于胸中而转行于背,胸中阳气不振,津液不得输布,津停痰聚,阻碍气机,故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痰阻气滞,肺失宣降,则见喘息,咳唾;阳虚痰凝气滞,故见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本证病机为胸阳不振,痰阻气滞。治以通阳散结,行气祛痰。方中瓜蒌实为君,理气宽胸、涤痰散结,该药擅长利气散结以宽胸,并可稀释软化稠痰以通胸膈痹塞。薤白为臣,通阳散结,行气止痛。因本品辛散苦降,温通滑利,善散阴寒之凝滞,行胸阳之壅结,故为治胸痹之要药。瓜蒌实配伍薤白,既祛痰结,又通阳气,相辅相成,为治疗胸痹的常用对药。佐以白酒,辛散温通,行气活血,既轻扬上行而助药势,又可加强薤白行气通阳之力。若痰浊较甚者,酌加半夏、菖蒲、厚朴等以增强燥湿化痰之效;阳虚寒阻,可加干姜、肉桂、附子以助温阳散寒;气滞较著,见胸满而胀,或兼逆气上冲者,加厚朴、枳实、桂枝以下气除满;兼血瘀,见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者,加丹参、红花、赤芍、川芎以活血祛瘀。本方性偏温燥,若胸痹属于阴虚有热者应忌用。
经本人实践证明,使用该方加减化载,对冠心病、二三间瓣闭合不全等出现器质性病变的心脏病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可使器质性病变得到有效修复。
上述两方为治疗心脏病、心脑系统疾病的基础方,医典记载的各种方剂多由此加减化裁而来。在医疗实践中可结合辨证灵活使用,因证加减化裁。但对于已安装支架或做过瓣膜修复手术及安装起博器者,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