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与皇帝年号同名的县,藏着一处鲜为人知的世界遗产!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说起咸丰,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那位清朝内忧外患时期登基的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很多人并不知道,在鄂西的大山间,还有一座叫做咸丰的县城,为什么这座县城会与皇帝年号同名呢?
咸丰县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辖县,地处武陵山东部,鄂西南边陲,扼楚蜀之腹心,为荆南之要地,古有“荆南雄镇”、“楚蜀屏翰”之誉。它位于鄂、湘、黔、渝四省(市)边区结合部,距州府所在地恩施98公里,距重庆市黔江区53公里,所以哪怕是交通便捷的今天,无论从哪来到咸丰,都不太方便。但咸丰县气候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多样,森林覆盖率高,境内陆貌奇特,景观众多,包括黄金洞、四洞峡、唐崖河旅游区、麻柳溪村等,可谓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此外还有一处鲜为人知的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城遗址。
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三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土司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48项世界遗产。
“中国土司遗址”包括湖南永顺土司城遗址、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这三处是相对集中于湘鄂黔交界山区的代表性土司遗址,它们在选址特征、整体布局、功能类型、建筑形式、材料和工艺等方面既展现出当地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色,又表现出显著的土司统治权力象征、民族文化交流和国家认同等土司遗址特有的共性特征,体现了古代中国“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
而今天要说的唐崖土司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唐崖镇,是鄂西土家族著名土司,覃氏世袭。
唐崖土司城遗址背靠玄武山,面临唐崖河,自然风光优美。
唐崖土司始封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鼎盛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废止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共历元、明、清三代381年。
唐崖土司城遗址既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堪称世界级和国家级的文化遗址。
唐崖土司城遗址包括城墙、道路、庙宇、牌坊、墓葬等遗址,首先不要错过的是入口右后方的张王庙。
张王庙因庙内主祀张飞而得名,由两个院落组成,现存石砌围墙,庙内最值得一看的便是两对石人石马。
石人石马是土司覃文瑞夫人田氏(覃鼎之母)、钦依峒主覃杰携子覃文仲为纪念伯父覃柱征缴金峒土司而立,均雕刻于明万历年间。
石马雕凿精细,栩栩如生, 马身鞍、蹬、缰、辔清晰可辨,马身肥壮,但并不高大,可能塑造的正是本地马种。
左侧石人头戴兜鍪,身着盔甲,佩剑抱伞。
右侧石人头部已佚,所着铠甲与左侧无明显差别,但未见佩剑及抱伞,所持道具不明,从对称原则看,有可能塑造的是一位女性。
唐崖土司城址的道路体系由城内的主干道、三纵三横的次干道、数十条巷道,以及城外的几条通道构成。
当这些数百年前的土司城道路完整且原真地呈现在你面前时,踩在厚厚的青苔和落叶,感觉犹如走过600年的历史,特别棒。
除了道路还有城墙,唐崖土司城址四面绝大多数地方都还保留了城墙或城基,东西跨度约700米,南北跨度约670米,围合面积约35公顷。
其中东城墙和南城墙中段保存较好,残存的城垣大都有一米以上,临河一线可达2.5米左右,墙基宽3米左右,东门附近局部厚达7米。
唐崖土司城的城墙基本上为石包土,为形状规整的青砂岩石块干砌,中间为夯土。
在东城墙附近,还有一根长达17米,重约20吨的水红阴沉木,有意思的是,2015年7月5日,唐崖土司城址申遗成功后第二天,这根水红阴沉木因唐崖河涨水而被冲出发现。
唐崖土司城建造使用了大量的石块,这些石块就来自附近的采石场,目前遗迹仍在。
这里的一切基本都是石头建成,包括道路、城墙、桥梁、水井、墓葬等等,这座石桥被称为桥上桥,大概是因为
唐崖土司城址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呢,就是这座石牌坊,这座牌坊是唐崖土司城遗址中最具标志性的建筑遗存,也是衙署区建筑群的起始。
“荆南雄镇”牌坊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是朝廷为表彰第十二代土司覃鼎的战功而立。
牌坊为砂石仿木结构,高7.15米,通宽8.04米,三开间,四根石柱前后有高2.5米的抱鼓石及石狮(现残存一个),看这沧桑的石狮,非常有年代感。
这座牌坊横额中两面分别书写“荆南雄镇”和“楚蜀屏翰”八个阴刻大字。前后均有题记,记录了牌坊的建造缘由、时间。中间枋面雕刻“土王出巡”“哪吒闹海”等题材,两侧枋面雕刻“渔樵耕读、槐荫送子”及麒麟、龙、凤等图案。这些题材多取自汉地,但也有本地变通,例如反应土司生活“土王出巡”等,是汉土艺术结合的产物。
牌坊往上就是衙署区建筑群,不过地面建筑现在已经无存,只留下地基和遗址。
顺着栈道往上走,可以俯瞰整个衙署区建筑群遗址,可见这里也是依山而建,土司宫署位于山坡最高处。
唐崖土司城遗址还有一个重要看点就是墓葬,这里共有土司时期的墓葬12座,这座是其中最为宏大、精美的墓葬,据传是14世纪二代土司的墓。
整座土司墓以石建构,十分精美,其建筑格局及装饰是土司文化的精品之作,代表了这一时期的石雕工艺水平。
在二代土司墓后方左侧,还有一座田氏夫人墓,保存完好。墓前立有石碑和石牌坊,碑面中刻“明显妣诰封武略将军覃太夫人田氏之墓”。
顺着栈道向上,还有一间唐崖土司民族服饰展览馆,可以了解一下当地的服饰特点。
再往山上走,有大片的茶田,还有几座墓葬,没有太多的看点了,赶时间的话可以不用去到山上了。
唐崖土司城址的建筑仍保留有传统土家吊脚楼的风格,遗址自18世纪初废弃后,当地土家人仍居住于此,并建造了一些民居建筑。
城址中还遗存有一些生活设施,这是城墙附近的一处水井。
唐崖土司游客极少,生态保存较好,捡到一串野果,小时候有吃过,你们那里叫做什么呢?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随着大规模改土归流运动,唐崖土司城也随之废弃,朝廷将大田军民大户所及唐崖、龙潭、金峒、西坪各土司地共设一县,经湖广总督奏请雍正皇帝,钦定县名为咸丰县,取“咸庆丰年”之意。
所以咸丰县与咸丰皇帝“撞名”,其实完全是巧合。从雍正十三年设置咸丰县,到咸丰皇帝登基,咸丰县比咸丰皇帝早了116年,正如当地人所说:“先有咸丰县,再有咸丰年。” 咸丰县的来历和土司制度的废止是有关系的,但和一百多年后的咸丰皇帝没有任何关系。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