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僧寒山隐居地及时间考
内容提要:史料大多记载唐诗僧寒山隐居于天台寒石山的寒岩,因记载的大而化之,缺乏对隐居地的详细描述,故有论者提出寒山曾在“翠屏山”隐居三十年后才迁移到寒岩。亦有论者根据对寒山诗的研究,提出了寒山曾经三移隐居之地,具体是村落——岩下——重岩中。文章通过调查和论证,得出了寒山于元和中隐居后,一直居住在寒石山的寒岩,寒山生活在公元783--891年间的结论。
关键词:寒山隐居地时间 元和年寒石山
史料大多记载唐诗僧寒山隐居于天台寒石山的寒岩。因记载的大而化之,缺乏对隐居地的详细描述,故有论者提出寒山曾在“翠屏山”隐居三十年后才迁移到寒岩。亦有论者根据对寒山诗的研究,提出了寒山曾经三移隐居之地,具体是村落——岩下——重岩中,或者是他自道的“我住在乡村”、“家住绿岩下”和“重岩我卜居”三个阶段。认为这是寒山南迁后的一个完整过程。
现根据有关史料与寒山诗及天台当地寒山研究者们的研究成果对此进行探讨。
一、 寒山隐居时间问题
有关寒山的生平,因为两篇序言(闾丘序与徐灵府序)记载的用词不一,及《宋高僧传》“赞宁之叙寒、拾,则纯取于闾丘之序。”虽传后系曰:“按封干先天中游遨京室。知闾丘寒山拾得俱睿宗朝人也。奈何宣师高僧传中闾丘武臣也。是唐初人。闾丘序记三人不言年代使人闷焉。……又大沩祐公于宪宗朝遇寒山子诣其泐潭。仍逢拾得于国清。知三人是唐季叶时犹存。夫封干也天台没而京兆出。寒拾也先天在而元和逢。为年寿弥长耶。为隐显不恒耶”。知赞宁亦疑其序言不实,而不肯诵言其伪,乃以隐显不恒巧为回护〔1〕。所以,余嘉锡其后指出:“如必考其实,与其信闾丘之伪序,毋宁信光庭之《拾遗》,以光庭所记之徐灵府,年月出处皆有可考,与寒山正相先后,不似僧徒所托之闾丘胤,时代事迹无不抵牾荒谬也。《提要》以为就文论文,不必深考其实。苟于寒山及光庭之文留心细读,又何尝不可考哉。”〔2〕
寒山诗〔3〕[7]是我们内证寒山生平的一个重要节点。诗曰:
一为书剑客,三遇圣明君。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
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今日既老矣,馀生不足云。
这里的“遇”《广韵》注:不期而会也。《说文》:逢也。崔注:“遇者,不期而会。”汉典:“相逢,会面,碰到”。这里应理解为寒山三十岁前做为“书剑客”游学、参加科考及四五次铨选期间,经历过三位君主的更替(而非三次见到君主)。这些重要线索,为确定其生平年份指明了限制条件。
寒山这首诗,在寒山研究中,历来被专家们所忽略。但细读此诗则大有意味。这首诗说的就是寒山隐居前30年间即作为“书剑客”期间所生活的年代。项楚先生在《寒山子诗注》中对此诗注释引以下典故:《汉武帝故事》〔4〕:颜驷“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美而臣貌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又《论衡·逢遇篇》:“昔有周人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啼于道者。人或问之,'或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所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君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又年老,是以未尝一遇。’”卢照邻《释疾文》“先朝好吏,予方学于孔墨;今上好法,予晚受予老庄;彼圆凿而方纳,吾知龃龉而无当。”亦皆与颜驷事类似,用以解释寒山归隐前作为“书剑客”的三十年间“三遇圣明君”的“三遇”之意。查有唐以来近300年间,在相邻三位君主的统治与更替中,只有德宗历顺宗至宪宗是30年间经历了三代君主更替,且是安史之乱后相对恢复平定的年代,符合寒山出外游学、参加科考并“三遇圣明君”的诗意。其他所谓的“寒山生活年代”毫无疑问都不符合这个条件。
支持这一结论的有如下几条记载:
1、明·姚广孝《苏州府枫桥寒山寺重兴记》曰:“……唐元和中,有寒山子者,不测人也。冠桦皮冠,著木履,被蓝褛衣,掣疯掣颠,笑歌自若,来此缚茆以居。”
2、叶昌炽著《姑苏志》虽说:“相传寒山拾得尝止此,故名。不可考也。”然叶是以“六家源流,又要旨之各异。儒墨各一,是非牛李(此志“后序”)”及闾丘序与《仙传拾遗》“传闻异词,灵踪傥(艹易),不可得考。”但《百城烟水》“吴县寒山寺”条载:“相传寒山曾止此。”《寒山寺志》《志寺》程德全募修《寒山寺启》亦载:“在唐元和间,有寒山子仙迹之异,乃著此名。”故此几则记载亦为重要参考。
3、宋释赞宁《宋高僧传》系:“又大沩祐公于宪宗朝遇寒山子诣其泐潭。仍逢拾得于国清。知三人是唐季叶时犹存。”余嘉锡认为:“如念常之比,所言灵祐之遇寒、拾,其必有所据矣。”〔5〕
4、被称为“编年纪载”的元·释念常《佛祖通载》载:“元和十三年……时寒山子者。不知其氏族乡里。隐于台州唐兴县寒岩。”〔6〕
5、明成化版《顺德府志》:“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贤菩萨,出世唐宪宗时,在天台国清寺,又于任县之东乡修炼。”〔7〕
6、明隆庆本《任县志》:“一名寒山,一名拾得,具修炼之县之东陲,后而悟道超升,有笑呵呵诗章传世,后人遂以此名村。”村名“双蓬头”下注:“一名寒山,一名拾得,具修炼之县之东陲,后而悟道超升,有笑呵呵诗章传世,后人遂以此名村。”〔8〕
7、乾隆十五年《顺德府志》记载:“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贤菩萨。出世宪宗时,在天台国清寺。又于任县之东乡修炼,因名其村曰双蓬头。有诗集行世”。〔9〕
8、任县天台寺(现名大和合寺)《直隶顺德府任县双蓬头重修天台寺碑记》中记载:“兹任邑东二仙里,旧有天台寺一所。夫天台者山名也。……所可异者,伽蓝诸佛,他寺所同。而和合二仙,此地所独。……独异其跣足蓬头,相顾而笑,忽而见真于斯,忽而脱形于斯。峣峣其傲岸自异,不欲与众僧为伍耶。仰金仙之化身,忽隐忽现,如俗所谓普度世人耶。果尔,则和合一殿,诚堪与诸殿并峙,而碑之撰文,何容已也”等语。”
以上几条地方志记载了寒山拾得归隐地“天台”、为纪念他们所改村名“二仙里”、二仙形象及寒山诗等资料。
9、任县双蓬头村韩姓人家称,从祖辈历代流传下来的说法寒山是他们的“先人”。所以韩家至今仍然供奉着寒山的牌位,上写着“供奉先人之神位”。
据韩鹏先生考证:〔10〕“春秋时期吴国修建的大运河“邗沟”,也读作“干沟”、“渠水”、“韩沟”、“寒沟”、“韩江”或“寒江”等。”“夏代寒浞,是开封古陈留炎帝、逢伯明(陵)氏族的后裔,逢伯明氏族居住在开封逢泽之地。寒浞居住在开封古陈留炎帝帝都空桑附近的“韩岗”之上,族人以“韩”、“寒”为姓,曾篡夺夏朝王位,使夏朝中断了40年。“韩岗”之“岗”,为高起的土阜山丘,所以“韩岗”也称“韩山”、“寒山”。“韩”姓氏族在此山上建造祭祀先祖的寺庙,故称“韩山寺”、“寒山寺”。“韩”姓后裔也多以“寒山”,或“韩山”命名自称,如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僧“寒山子”、元末河北栾城红巾军领袖“韩山童”等。”所以,离家之前的“韩山”离家后称为“寒山”也就不足为奇了。
11、寒山隐居地的天台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冬季较温暖,一月平均气温5ºC,年平均气温16.8ºC,平原、丘陵、高山地区的温差为5-6ºC。天台山平均海拔500米。寒石山高度只有不到200米,〔11〕按常识高度每升高100米温度则下降0.6ºC,所以这里不可能产生高寒气候。
2012年召开了《两岸研讨唐代气候研讨会》。据2012年05月18日11:25新华网《唐代曾有极端气候危机》介绍:长期从事唐代历史研究的逢甲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院长廖美玉表示:她从史书中整理出唐代曾发生2月东海结冰、3月浙江大雪、5月大寒、9月雨雪、11月暖如仲春等极端气候现象。这些气候现象的发生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她说,由于唐代气温上升了2摄氏度,气候的变暖让北方农作物盛产,成为太平盛世产生的原因之一。但8世纪中叶气候转寒,造成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压力增加,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而以古鉴今,古今都面临“正负2℃”的严重气候异常现象及危机处理。
逢甲大学中文系主任李宝玲则表示:历史上记载的气候变异目前看来是循环进行的,气候变暖后因太阳能量变弱,紧接着就会进入冰河期,许多诗人都曾在作品中提及当时的气候异常现象。
按气候学家张德二的研究〔12〕:“唐朝灭亡前的最后30年……气候开始由温暖转而冷湿,寒冬和雨灾相继到来,有时春秋两季也出现霜雪冻坏庄稼的现象。”
这一气候由温暖而湿冷的变化,在历史上确有多处记载。如:
僖宗“皇帝位于柩前,八月,皇帝释服。册圣母王氏为皇太后。河南大水,自七月雨不止,至释服后方霁。”二年“七月辛丑朔。丙午夜,西北方赤气,如绛虹竟天。贼将尚让攻宜君砦,雨雪盈尺,甚寒,贼兵冻死者十二三。”“太原诸山桃杏有花实。”“光启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是月,朱玫爱将王行瑜受密诏,自凤州率众还长安。辛酉,行瑜斩朱玫及其党与数百人,纵兵大掠。是冬苦寒,九衢积雪,兵入之夜,寒冽尤剧,民吏剽剥之后,僵冻而死蔽地。”〔13〕
“永泰元年二月甲子夜,雷电震烈。三月,降霜为木冰。辛亥,大风拔木。”“大历二年三月辛亥夜,京师大风发屋。十一月,纷雾如雪,草木冰。”“贞元二年正月,大雨雪,平地深尺馀。雪上有黄色,状如浮埃。”“长安四年九月后,霖雨并雪,凡阴一百五十馀日,至神龙元年正月五日,诛二张,孝和反正,方晴霁。”〔14〕
“貞元二年正月。大雨雪。平地深尺余。雪上有黄黑色。状如浮埃。”“贞元十二年十二月。大雪。平地二尺。竹多死。环国王所献犀牛。甚珍爱之。是冬冻死。“中和二年其年九月。太原上言。诸山桃杏有花结实。其年十月。西北无云而雷鸣。天狗堕。”〔15〕
由此推测,以下四首寒山诗[9]:“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诗[31]“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诗[307]:“寒山寒,冰锁石。藏山青,现雪白”、诗[67]“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烟。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此有沉迷客,窥窥不见天”应该是写于“唐朝灭亡前的最后30年”这一寒冷期。按寒山隐居的“元和中(813年)说”推断(相传寒山在世108年或120年,诗[197]亦曰“老病残年百有馀”),寒山应生于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去世于昭宗大顺二(891)年,17年后唐灭亡。气候冷湿的变化正是发生在寒山晚年这个时期。
12、汪祖民教授《寒山子研究》〔16〕与韩鹏、郭书学《开封、苏州两地传统文化的趋同性研究》〔17〕都指出:“《国清寺志》还记载:“他(寒山子)生活在公元约734至871年之间,其中在天台生活了70多年。”
如寒山“元和中”隐居,则生活于783—891年间。这两位学者根据《国清寺志》的研究结果,都涵盖了寒山“元和中”隐居这一结论。
13、有关寒山在元和末与沩山灵祐、赵州和尚、诗人徐凝相遇的史实及徐灵府在会昌三年(843)至大中七年(853)之间对寒山诗进行结集(即寒山“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60岁时在天台“十余年忽不复见”回故里期间)的考证,我在《唐诗僧寒山生卒年新考证》〔18〕与《唐诗僧寒山生卒年考证》〔19〕中已经论及,在此不再赘言。
14、寒山诗[291]:“我见人转经,依他言语会。口转心不转,心口相违背。心真无委曲,不作诸缠盖。但且自省躬,莫觅他替代。”转经属于密宗的一种仪式。周琦先生在《论寒山子诗所反映的唐代江南民俗》〔20〕中进行专门研究指出:“唐贞元二十一年(805),日本天台宗创始人最澄在天台山求法期间,曾专门至越州(今绍兴)隆兴寺从顺晓学习密宗,顺晓授以密宗灌顶仪式、密宗法文、图样、道具等,这是浙江佛教有密宗传授的最早记载。”贞元二十一年即元和元年,这也是寒山于元和及之后活动于天台的证据。
15、寒山的寂灭时间。一般按照闾丘序所说:“(寒山)入穴而去,其穴自合,莫可追之。其拾得,迹沉无所”即为寒山寂灭时间。此极不可信,所以,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卷二十》以此为“诬妄之言也。”陈耆卿《嘉定赤城志》载:“闾邱遽作礼。二人云:丰干饶舌耶!遂握手出门而去。其后寒山隐寒石山。拾得隐祥云峰。遗迹可考。独丰干不知所终。”〔21〕此条记载较闾丘序详实多矣。虽亦无寒山寂灭时间的记载,亦足以说明由闾丘序引出之寒山“贞观说”及“入穴”而灭说之不可信。
由以上依据,我们完全可以得出寒山在他做为书剑客的30年间历经德宗、顺宗至宪宗三代君主更替,期间“四五选”而不得官,失望之余于“唐元和中”隐居于天台寒岩的结论。
二、寒山归隐地点问题
因为寒山归隐地记载描述的“差异”(实是角度不同),导致在寒山生平研究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解读。一是认为寒山归隐之后,在寒岩住了七十多年,并终老于寒岩。二是认为寒山南迁天台后曾经三移其地,即他自道的住在乡村、住绿岩下和住在寒岩三个阶段。或寒山归隐初期在翠屏山或“绿岩”“农隐三十年”或“几年以后”,才最终迁移到寒岩隐居。
1、寒山诗中描述的所隐之岩洞。查《寒山子诗集》中有天台、寒山(道)、重岩、寒岩及物象、(寒岩)岩前及岩下、岩、绿岩、岩岫、东岩、中岩等词句的诗共计65首。其中以“寒山”自称的10首,用作山名的23首;有寒明岩、重岩及其物象一词的21首;其他有天台一词的8首,有东岩一词的1首,有中岩一词的1首,这几条皆为写山景而用,而非对隐居岩洞的描述。
另外诗[16]有“绿岩”一词的1首:
家住绿岩下,庭芜更不芟。新藤垂缭绕,古石竖巉岩。
山果猕猴摘,池鱼白鹭衔。仙书一两卷,树下读喃喃。
按史学界公认的寒山“由儒而道,由道而佛,由佛而禅”的人生过程来看,此诗是寒山初离家修道时所作。诗中寒山自述“家住绿岩下”,由“绿岩”之景“新藤”、“山果”,可知“绿岩”一说,实为寒山对寒岩在不同气候下不同描述所致。所以,项楚先生在《寒山诗注》中注曰:“绿岩:指寒岩,亦称翠岩。”〔22〕所以,寒山在“绿岩”“农隐”一说是不成立的。
2、据《太平广记》卷五十五引杜光庭著《仙传拾遗》卷四:“寒山子”条:“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其山深邃,当暑有雪,亦名寒岩,因自号寒山子。”伪序闾丘胤撰《寒山子诗集序》虽然不可靠,但亦记载着“详夫寒山子者,不知何许人也,自古老见之,皆谓贫人风狂之士。隐居天台唐兴县西七十里,号为寒岩”。此两序说的是同一个地方无疑,都是说寒山隐居在寒岩。
3、有关“翠屏”的资料
浙江大学讲师何善蒙先生引用清张联元《天台山全志》及徐灵府《天台山记》史料进行考证后提出:“翠屏山在天台有二:南翠屏和北翠屏。并认为寒山初期隐居地为北翠屏。“寒山在北翠屏有妻、有子,过着简单的农家生活。……三十年后……寒山子开始归隐寒石山寒岩”。〔23〕
张联元《天台山全志》云“翠屏岩在天台南(应是北)二十五里,有龙湫。”
徐灵府《天台山记》曰“天台观在唐兴县北十八里,桐柏山西南瀑布岩下。旧《图经》云:吴主孙权为葛仙公所创,最居形胜,北沿王真君坛,东北连丹霞洞,西北抛翠屏岩。故孙兴公《天台山赋》云:'搏壁立之翠屏。’即此岩也。……(王真君坛)殿前有石泉,……自殿西北下山三百步,即至三井。……自三井西上一峰约二里,有僧院名佛窟院,今道元观是也。前枕翠屏岩,北连桐柏大山,翠屏岩与仙坛,狭径瀑布,双峙霄降,半隐云表。”
《嘉定赤城志》〔24〕卷第二十一山水门三曰:“翠屏岩在县南(北。见徐灵府《天台山记》)二十五里。孙绰赋所谓抟壁立之翠屏。”
以上几则史料皆介绍的是位于天台北今人称谓北翠屏之翠屏岩或翠屏山,史料中则称“翠屏岩”、“翠屏”。
历史上将“翠屏”称为“山”的,见《仙传拾遗》及许尚枢先生《天台山名胜古迹》的介绍。《仙传拾遗》卷四:“寒山子”条:“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其山深邃,当暑有雪,亦名寒岩,因自号寒山子。”许尚枢先生《天台山名胜古迹》的介绍:“寒石山……因悬崖峭壁高矗如屏风,隐现于翠微之中,故又名翠屏山。”〔25〕由此可说明寒山初期隐居之地的“翠屏山”为当地今人称谓“南翠屏”的“翠屏山”,即寒石山及寒岩。
4、《嘉定赤城志》〔26〕记载“寒石山,在县西北(应为西南〔27〕)七十里。寒山子尝居之,今呼为寒岩。前有盘石曰宴坐。”并引寒山诗云: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庭除何所有,白云抱幽石。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穷。溪长石磊磊,涧阔草蒙蒙。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谁能超世累,共坐白云中。”“明岩在县西北(应为西南见注〔27〕)七十里,旧名暗岩。周显德中更今名。岩前峭壁屹立,亦号幽石。……其北扪萝而下至重岩盘石品列即三隐啸咏之地。常有光如月,号石月。寒山子诗所谓: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是也。”此条记载亦说明寒山隐居于寒岩、明岩之处。
4、下面是当地两位学者论著对此相关的文字:
许尚枢先生《天台山名胜古迹》〔28〕介绍:“寒石山……因悬崖峭壁高矗如屏风,隐现于翠微之中,故又名翠屏山。包括寒岩、明岩、十里铁甲龙诸景,面积共约10余km2。唐代白话诗人寒山子久居于此。……寒岩在寒石山的西南,与东面的明岩向背而处。合称两岩。……(明岩)北面狮峰有洞岈然。洞角原有一个小洞,据说与寒岩相通。相传是寒山子所养的金猫来往其间。后湮塞,留下一个'金猫影’,洞左侧有岩柱高数十米顶部有两个球状风化物,即《徐霞客游记》所称'岩外一特石,上岐立如两人,僧指为寒山、拾得云。’中有一洞,昔有光如月,俗称'石月’,为寒山子酷暑坐禅之处。……亦即'重岩我卜居’中的'重岩’”。
徐永恩先生《天台山和合文化通论》〔29〕说:“天台山为总名,其主要山脉有华顶、赤城、桐柏、琼台双阙、寒岩明岩、苍山、天柱、大雷、宝华、千佛、瀑布等山。……寒山几经辗转……来到天台县西70里的寒石山、寒岩山隐居起来。……'寒山’为'寒石山’与'寒岩山’之简称。”明释传灯《天台山方外志》云:“寒岩山,在县西南七十里三十六都,前有磐石曰:宴坐。峰上有石室,旧名抚石洞,后米公芾题曰:潜真。……洞左有小砖塔,是寒山子蝉蜕处。寒山就卜居在'鸟道绝人迹’'白云抱幽石’'叠嶂不知重’的重岩下。”
从以上几条记载和当地学者的论著我们可知道,“寒岩”又名“绿岩”、“重岩”。因悬崖峭壁高矗如屏风,隐现于翠微之中,故又名翠屏山。“寒石山”今呼为“寒岩”,与其同一座山的“明岩”在此山的东面,原名“暗岩”,后改今名“明岩”。
项楚先生的《寒山子诗注》前言说:“一位研究者对他的生平做了这样的推断……到了天台山便在寒岩也叫做翠屏山的山间住了下来,于是由贫子而成了寒山子。”这里也说的是“寒岩也叫翠屏山”。
故寒石山、寒岩山、(历史上的)翠屏山、寒山为同山异名。寒岩、绿岩、重岩、抚石洞、潜真洞为同洞异名。明岩、暗岩、石月为同洞异名。所以,寒山的隐居地只有寒石山的寒岩、明岩两个岩洞,并未在其他处。
三、寒山诗中的有关诗句
寒山隐居之后所居地,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寒山诗:
1、“何以长惆怅,人生似朝菌。那堪数十年,亲旧凋落尽。
以此思自哀,哀情不可忍。奈何当奈何,托体归山隐。”[251]
“出生三十年,尝游千万里。行江青草合,入塞红尘起。
炼药空求仙,读书兼咏史。今日归寒山,枕流兼洗耳。”[302]
上两首诗是说,寒山选择到天台“归山隐”之后就直接“归寒山”隐居;
2、“欲得安身处,寒山可长保。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
下有斑白人,喃喃读黄老。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20]
此诗是说寒山隐居之初的十年左右期间,一直居住在“可长保”的寒山(寒岩);
3、“忆得二十年,徐步国清归。国清寺中人,尽道寒山痴。
痴人何用疑,疑不解寻思。我尚自不识,是伊争得知。
低头不用问,问得复何为。有人来骂我,分明了了知。
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275]
“惯居幽隐处,乍向国清中。时访丰干老,仍来看拾公。
独回上寒岩,无人话合同。寻究无源水,源穷水不穷。”[40]
此两首诗说的是寒山隐居后二十年以来,一直居住在寒岩。与丰干、拾得相来往之后便“独回上寒岩”的经历;
4、“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昨来访亲友,太半入黄泉。
渐减如残烛,长流似逝川。今朝对孤影,不觉泪双悬。”[49]
此诗说的是寒山归隐“三十年”来,一直住在寒山(寒岩)。
从以上寒山诗可以看出,寒山隐居之初及十年左右甚或前三十年间,一直居住在寒石山的寒岩一带。所以,认为寒山“南迁天台后曾经三移其地。即寒山归隐“三个阶段”之说,只是因为对寒山诗的误读而已。
项楚先生在《寒山诗注》〔30〕中指出:“有些寒山诗并非自述诗,在使用这些材料的时候,应该采取慎重的态度。因为这些诗作所描写的内容,是否全都是诗人本人的亲身经历,还有待证明。”
台湾逢甲大学叶珠红教授说:“寒山之真实姓名,自唐至清,均无人考证出。近人考证之寒山姓名有四说:言寒山乃牛头二祖'释智岩’(吴其昱)、国清寺僧宝德道翘([日]大田悌藏)、杨坚之侄杨温(严振飞)、庞任运(易中达),四说均为非。”〔31〕寒山诗“文字易解,秘意难会。”所以,崔小敬教授指出:“近现代以来,研究者从《太平广记》的有关记载、闾丘胤序、《天台山国清禅寺三隐集记》、僧传、灯录、语录等外部资料及寒山诗的内证入手,对寒山的生活年代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考证,但结果仍然没有得到统一。……虽众说纷纭,但经过学者的努力,初唐基本被排除,研究者更多倾向于寒山是中唐或者晚唐时人。”〔32〕所以,寒山子的生平还有待于各位专家学者继续考证。本人不揣浅陋以抛砖引玉耳。
四、结论
由以上论述我们可知道,寒山于元和中隐居以后,一直隐居于寒石山的寒岩,直至终老。寒山的生活年代即由“元和中”前退三十年,根据传说在世108年,其生卒年份应该是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唐昭宗大顺二年(891)。
参考文献:
〔1〕项楚《寒山诗注》附录二序跋、序录:引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卷二十》[M/OL],中华书局出版.北京2000年..964—975。
〔2〕见〔1〕
〔3〕本文所引寒山诗均为新华书局《寒山子诗集》序号。
〔4〕项楚《寒山诗注》[M/OL]7首注..中华书局出版.北京2000年.35-36
〔5〕宋释赞宁《宋高僧传》[M]系卷第十九“感通篇”第六之二“唐天台山封干师传(木赣师寒山子拾得)”。中华书局本.北京.1987.8.483-486。
〔6〕元·释念常《佛祖通载》[M/OL]卷第十五·唐丙戌(三)。中国文史出版社.北京.2014.
〔7〕《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二一零号。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民国五十八年。明成化版《顺德府志·仙释》卷十: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贤菩萨,出世唐宪宗时,在天台国清寺,又于任县之东乡修炼。
〔8〕《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二一零号。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民国五十八年。明隆庆本《任县志》村名双蓬头下有注:“一名寒山,一名拾得,具修炼之县之东陲,后而悟道超升,有笑呵呵诗章传世,后人遂以此名村。”
〔9〕《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二一零号。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民国五十八年。乾隆十五年《顺德府志·杂事》记载:“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贤菩萨。出世宪宗时,在天台国清寺。又于任县之东乡修炼,因名其村曰双蓬头。有诗集行世”。
〔10〕韩 鹏、郭书学《开封、苏州两地传统文化的趋同性研究》《第九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 苏州,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出版.2015.9 .494。
〔11〕许尚枢《天台山名胜古迹》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67.
〔12〕朱士光、王元林《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历史地理》第8辑《第四纪研究》1998年1期;蓝勇《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百度文库。人文社科哲学/历史。
〔13〕《旧唐书》卷十九下·本纪·第十九下·僖宗。
〔14〕《旧唐书》卷三十七志第十七.
〔15〕《唐会要卷四十四》。
〔16〕汪祖民教授《寒山子研究》《第三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OL]苏州,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出版.2008.3 .256。
〔17〕韩 鹏、郭书学《开封、苏州两地传统文化的趋同性研究》《第九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 苏州,寒山寺文化研究院出版.2015.9 .494。
〔18〕见拙作《唐诗僧寒山生卒年新考证》[C/OL]《第十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汇编》苏州。寒山寺文化研究院。2018.10.202-204.
〔19〕见拙作《唐诗僧寒山生卒年考证》[C/OL]《邢台学院学报》2017年第二期。邢台。2017.6.2-11.
《第四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中周琦先生在《论寒山子诗所反映的唐代江南民俗》
〔20〕周琦先生《论寒山子诗所反映的唐代江南民俗》《第四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10。645-646.
〔21〕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三十四--卷三十六“人物门”。
〔22〕项楚《寒山诗注》[M/OL].中华书局出版.北京2000年.45.
〔23〕何善蒙《从无名者到嬉皮士:中外文学交流的一个典型》《第四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10.674-675.
〔24〕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第二十一·山水门三·山·天台
〔25〕许尚枢《天台山名胜古迹》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160-161.
〔26〕见注24.
〔27〕当地学者许尚枢《地名在寒山子研究中的价值》《第四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10.691.
〔28〕许尚枢《天台山名胜古迹》“天台山文化综述”.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14页。
〔29〕徐永恩《天台山和合文化通论》中国文化出版社2015.6.155-158
〔30〕项楚《寒山诗注》[M/OL].中华书局出版.北京2000年.“前言”5页
〔31〕叶珠红《谈“风人体”—以寒山诗为例》第四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10.9.注6.113。叶摘自叶珠红《寒山子异名考》《暨大电子杂志》第37期2006年2月。”
〔32〕崔小敬《寒山研究的现状与未来》第四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10.9.649—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