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僧寒山青年时期考辩(二)
六、最后的努力与解脱
(一)、胥吏寒山。
自德宗贞元十七年(801),至宪宗李纯八年(813),从18岁到30岁的寒山一直为铨选而努力,寒山寄于希望的每一个“下一次”,皆因贪腐之风照旧,最终寒山仍被吏部挡在了门外。寒山极度失落、悲愤而又无处诉说。对于当时的朝政,同时代的元稹《叙诗寄乐天书》回忆此时言:“时贞元十年已後,德宗皇帝春秋高,理务因人,最不欲文法吏生天下罪过。外阃节将,动十馀年不许朝觐,死於其地不易者十八九。……朝廷大臣,以谨慎不言为朴雅,以时进见者,不过一二亲信,直臣义士,往往抑塞”〔22〕。与寒山同时的徐凝(813在世),因没有拜谒诸显贵,竟不成名。南归前作诗辞别侍郎韩愈:“一生所遇惟元白,天下无人重布衣。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抨击了当时只重名望,不重真才实学的社会现象。寒山和他们受挫的原因基本是一样的(徐凝后至天台访寒山,可能此时就有交往)。
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辁选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然后才得以踏进官场(入流)〔23〕。
隋唐时期,因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过渡,正式形成了相互间存在着有机联系的流内、流外两大职官系统,所谓流外官,简单地说就是流内九品以外的职官。唐代数量众多的流外官若令史、书令史、府、史、亭长、掌固、典事、谒者、楷书手等等,广泛设置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中,担负着重要的行政职能。流外铨对象:“谓六品已下、九品已上子及州县佐吏。若庶人参流外选者,本州量其所堪,送尚书省。”流外铨选标准不同于流内铨的“身、言、书、判”四条:“凡择流外职有三:一曰书、二曰计、三曰时务”,即以书法、会计与实际工作能力为择选标准,并且流外铨对三条要求同流内铨先试书、判,再察身、言即四条并重也不同,不是求全责备,“三事中,有一优长,则在叙限”〔24〕。
寒山此时亦寄希望于流外入流的这条路。于是在宪宗元和六年(811),就以进士的身份到山东找到了一个胥吏的角色。凭着自己所学,案牍卷宗之类当然不算什么难事,他很快地就能单独处理事务了。更是因为书法遒美,判词优长,言辞辩正,得体中正讨得了长官的欢心。
做为政府的低级官吏,因为身处底层,最能感受到劳苦大众的喜怒哀乐。更因为寒山从小生活在农村,了解底层人们的生活。自己所学的也是仁者爱人,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德,实行仁政才能收拢民心,为民从政,察民疾苦,这应该是每一位为官者最起码的准则。
“夫物有所用,用之各有宜。用之若失所,一缺复一亏。
圆凿而方枘,哀哉空尔为。骅骝将捕鼠,不及跛猫儿[45]”。
“国以人为本,犹如树因地。地厚树扶疏,地薄树憔悴。
不得露其根,枝枯子先坠。决陂以取鱼,是取一期利[225]。”
“新谷尚未熟,旧谷今已无。就贷一斗许,门外立踟蹰。
夫出教问妇,妇出遣问夫。悭惜不救乏,财多为累愚[126]。”
庶民的疾苦靠官府去解救,但是长官们关心的并非如此。当他看到官长们对于民事的敷衍塞责,官场上的互相勾结,政务上的利益驱动,他感到不能接受。他以正直之心对上进行建言,但得到的是对他的建言嗤之以鼻,冷脸相对。进而便是斥责、警告。这就是官场的通病。
“常闻国大臣,朱紫簪缨禄。富贵百千般,贪荣不知辱。
奴马满宅舍,金银盈帑屋。痴福暂时扶,埋头作地狱。
忽死万事休,男女当头哭。不知有祸殃,前路何疾速。
家破冷飕飕,食无一粒粟。冻饿苦凄凄,良由不觉触[242]”。残酷的现实,黑暗贪腐的官场让寒山既感到无奈,又感到迷茫,这使他渐渐对官场感到失望,甚至对继续参加铨选也没有了当初的热心。于是在宪宗元和七年(812)毅然决然的辞职了。
元非隐逸士,自号山林人。仕鲁蒙帻帛,且爱裹疏巾。
道有巢许操,耻为尧舜臣。猕猴罩帽子,学人避风尘[281]。
本来一心想“学得文武艺,售与帝王家”来报效国家的寒山,在处处碰壁和感到自己“不合时宜”而心灰意冷的寒山,对自己多年来的努力产生了怀疑,剩下的只有自我嘲笑了。
拾得见到他的这首诗,还和了他一首:
猕猴尚教得,人何不愤发。前车既落坑,后车须改辙。
若也不知此,恐君恶合杀。此来是夜叉,变即成菩萨[18],以鼓励寒山兄奋起。这当然是后话了。
(二)、想以军功入仕的寒山
此时寒山对出仕并没有绝望。走流外入流不行,当时走军功再出仕亦是一条途径。寒山认为,既然文职官场腐败腌臜,那么弃笔从戎,金戈铁马,抗击匈奴这应是为国为民大丈夫之所为。听说自己的好兄弟拾得现在游历至荆州暂住。于是便沿运河一直向荆州走去,想着与拾得兄弟会和后再作商议。
寒山诗:“忆昔遇逢处,人间逐胜游。乐山登万仞,爱水泛千舟。送客琵琶谷,携琴鹦鹉洲。焉知松树下,抱膝冷飕飕[178]”。拾得诗:“少年学书剑,叱驭到荆州。闻伐匈奴尽,婆娑无处游。归来翠岩下,席草玩清流。壮士志未骋,猕猴骑土牛[拾得29]”。荆州即是寒山与拾得二人久别后又“遇逢”之处。这当然是寒山与拾得归隐之后写的诗了,但抒发的正是他们当年二人久别重逢而又一同游历时的情境。
寒山在荆州听说现在战事已经结束,通过军功踏进官场这最后的希望也瞬间破灭了。
首先想科考出仕,后又想流外入流,再又想走军功出仕,这些希望破灭之后的寒山,经过一番挣扎,反倒有些清醒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念,与小时候的修道和在学堂对道教接触的经历在他的心中慢慢复活,他开始向往隐士的清净和精神的解脱。
从世俗的泥潭中挣扎出来的寒山这时感到了放下仕途争竞的轻松和愉悦。再加上与拾得兄弟重逢的快乐很快驱走了他心中的阴霾。寒山这时可能就想寻找隐居之地,所以荆州周边地区的胜地留下了他两人的足迹。
(三)、寒山拾得归隐
此时,寒山对朝廷的吏治已经彻底失望了,对继续参加科考也失去了热情。自称“元非隐逸士,自号山林人”的寒山,正在逐渐实现着由士子而隐逸士的转变。归隐,这时成了寒山必须认真思索的今后去向的一件大事。荆州属战略要地,琵琶谷也好,鹦鹉洲也好,虽然风景秀丽,山川景胜,但少不了的是喧嚣,其周边虽有不少盛景,终归属红尘热恼。这时拾得说出在京城曾遇到天台的丰干和尚之事。二人随即商定了今后的隐居之地——天台山〔25〕。
经过唐中期五六十年以来的变乱,藩镇割据的局面已根深蒂固。唐宪宗李纯继位后,开始对割据的藩镇开展一系列战争,先后降服了西川,夏绥,镇海等节度使。特别是元和十二年(818年)十月,李愬雪夜袭蔡州成功,破城俘元济,十一月,吴元济被斩于长安,统一的局面暂时有所加强(这已是寒山隐居之后的事了)。但所面临的官僚队伍是一支贪污成风、冗员众多、素质不良、办事效率低下的队伍。依靠这样一支队伍,要改革朝政、平服藩镇、实现国家的中兴是不可能的。这时,宪宗对官僚队伍的整饬仅限于中央及中央所能有效控制的地区,而且即使在隶属于唐中央的许多地方官府中,基层的吏治如何,中央也难以进行十分有效的监督。
宪宗李纯元和七年(812),寒山与拾得离开荆州后,回到家里和家人告别后便走上了隐居之路。历代《顺德府志》、《任县志》记载曰:寒山、拾得,世宪宗时,在天台国清寺。又于任县之东乡修炼。
何以长惆怅,人生似朝菌。那堪数十年,亲旧凋落尽。
以此思自哀,哀情不可忍。奈何当奈何,托体归山隐[251]。
这首诗就写出了寒山在科考落选、胥吏辞职、军功无望后立意归隐山林时的无奈心情。
宪宗李纯元和八年(813),寒山与拾得二人沿运河转长江顺流而下路过苏州,在此“敷茅以居”。不久到达天台山。拾得本意愿意与寒山兄长一起到国清寺,但寒山见到当时很多人为了谋生才进入寺院,进入寺院后还是想法子贪财贪名,于是一心找一个清静之地,于是就隐居于寒石山的寒岩,拾得一人归入国清寺为僧〔26〕。
唐代的隐居者,有的是真隐者,有的则是假隐者。真隐者是为了借此修炼自己的心性,假隐者则是为了曲线取士。有名的“终南捷径”就来自于此时。
《新唐书·卢藏用传》载:卢藏用始隐於终南山中,中宗朝累居要职。有道士司马承祯者,睿宗迎至京,将还,藏用指终南山谓之曰:“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在远!”承祯徐答曰:“以仆所观,乃仕宦捷径耳”。藏用有惭色。意思是说:卢藏用想入朝作官又作不成,于是就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以退为进,借此得到很大的名声,终于达到了作官的目的,故曰“终南捷径”。如果隐居在远离京城的山野之间,僻静之处,则很难达到这个目的。
寒山的隐居是看透世事险恶,痛感于亲人离散,想隐居以摆脱世事的纠葛烦恼,所以他选择了远离长安,远离尘世的天台山。
寒山出生于安史之乱20年之后的德宗李适建中三年(783)。在隐居前的三十年间,寒山曾:“一为书剑客,三遇圣明君[7]”。即自德宗李适建中三年(783)出生,经顺宗李诵,至宪宗李纯,三十年历三代君主。真正对他的命运带来重大转折的正是在唐宪宗李纯年间。而这个时期正是唐王朝逐渐走向没落的时候。
寒山这首诗,历来被寒山研究的专家们所忽略,这首诗说的是隐居前30年即作为“书剑客”所生活的年代。有唐以来,在相邻三位君主的统治与更替中,只有德宗历顺宗至宪宗是30年间经历了三代君主更替。其他所谓的“寒山生活年代”毫无疑问都不符合这个条件。
结语:寒山:“出生三十年,尝游千万里。今日归寒山,枕流兼洗耳[诗302]”。在他归隐之前的30年中,既有快乐无忧的童年时期,亦有勤奋读书自信奋发的少年时期,最使他难以忘记的是几经奋争而出仕希望破灭的青年时期。
寒山是位伟大的诗人,因为他给唐代诗坛送去了一股清新的春风;他是中国白话文的先驱,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胡适、郑振铎等人给他戴上了“白话文学先行者”的桂冠;他认识到修道不能净化人的心灵之后,转身成为一名虔诚的清修者,他用诗来教化百姓,传播净化人们心灵的药石,他的伟大还在于历代传说的他与拾得的兄弟情义,他们呵呵笑对人生,使之成为了人间和合、和谐的象征,还在于在东南亚,在日本,在美国,在欧洲,它的受欢迎程度,远在我们所公认的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之上。他的诗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不但影响了而且还将继续影响今后的数代人。
参考文献:
〔1〕刘洋:首都师范大学硕士(专门史指导教师:阎守诚),《唐代黄河、长江流域的水患与蝗灾》[D/OL]山西大学出版社 1996年。邹逸麟《椿庐史地论稿》[M],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5-05。
〔2〕明成化至民国《顺德府志》《任县志》都有基本相同的记载:“双峯(蓬)头在县东三十五里,元有二峯(蓬)头童来此建庵修行,名为寒山拾得,未久飞升而去,遗址存”,或“寒山、拾得,出世宪宗时,在天台国清寺。又于任县之东乡修炼,因名其村曰双蓬头。有诗集行世。”崇祯年间孟氏族谱序有“寒山拾得飞升处”一说。清道光二十二年双蓬头邑庠生赵自得墓碑:“明永乐二年自江南迁居于任之程尔寨,三世迁于故仙里”(即双蓬头)。《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任县综合卷》《哈哈二仙》[P]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 - 12。
〔3〕本文所引用寒山拾得诗统一为中华书局《寒山诗集》序号。
〔4〕程憬著 顾颉刚整理 陈泳超编订《中国古代神话研究》《文学史研究丛书》“自序”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1-01
〔5〕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甫嵩朱俊列传》[M]第六十一。中华书局,1965-05
〔6〕《新唐书·选举志上》。
〔7〕参见〔2〕
〔8〕以姚广孝《寒山寺重兴记》、《顺德府志》记载(“元和中”即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去天台,寒山诗记30岁隐居),以此前推得出。
〔9〕《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 / 2000-7 。第二卷《魏晋南北朝隋唐》第五章:14岁入官学,6-7岁接受私塾启蒙教育。
〔10〕《颜子家训·勉学》曰:“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焉”。《太平御览》卷六一一引虞溥《江表传》曰“张紘事父至孝。居贫躬耕稼,带经而锄。孜孜汲汲,以夜继日。至于弱冠,无不穷览”。
〔11〕《唐律疏议》卷九《职制上》。
〔12〕《新唐书·选举志上》。
〔13〕《新唐书·选举志下》《第三十四》。
〔14〕张晓雄《唐德宗与凌烟阁功臣画像》湖北师院学报(社科版)第四期2009。
〔15〕《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 / 2000-7 。》第二卷《魏晋南北朝隋唐》,第449页。
〔16〕王勋成《王维进士及第与出生年月考》《文史哲》2003年第2期(总第275期)
〔17〕林纾《韩文研究法》:贞元十七年三月,韩愈通过吏部铨选,秋末冬初被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中站区档案信息网:34岁时,已小有文名的韩愈在第四次吏部铨选中顺利通过,来到首都长安,任职国子监四门博士(正七品)。韩愈(768-824),以此计算此次铨选在801年。
〔18〕《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 / 2000-7 。第二卷《魏晋南北朝隋唐》,第449页。《新唐志》第三十五《选举志下》
〔19〕项楚《寒山诗注》引《后汉书·赵壹传》载《刺世疾邪赋》299页。
〔20〕沈昀《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一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
〔21〕金陵晚报,“唐德宗李适聚敛无度”。2012年04月25日版。
〔22〕(唐)元稹《叙诗寄乐天书》孙安邦,孙韩钺解评,三晋出版社2008-6-1
〔23〕林纾《韩文研究法》《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 第4期 8-12页
〔24〕吴宗国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03月〔23〕《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
〔25〕宋释赞宁(约905~996)所撰《宋高僧传》卷十九系云。
〔26〕姚广孝《寒山寺重兴记》。明成化版-民国间《顺德府志》、《任县志》数则记载:“双蓬头,相传寒山、拾得修炼于此,又在天台山,俗称和合二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