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有一句俗语: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但比犯错更可怕的是,凡事都习惯逃避抱怨,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率军队从华容道脱险,曹操来到一处空地,突然痛哭流涕。部下不解纷纷问曹操:丞相面对百万敌军时都不露一丝惧色,况且如今我们已经脱险,您为何如此悲伤呢?没想到曹操脱口而出:没有其他的原因,我只是在哭我那早死的谋士郭嘉啊,如果郭嘉还活着的话,我绝对不会这样惨败。可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真正原因和谋士无关,而是曹操自己的决策失误。赤壁之战前,曹操军粮充足,手下谋士众多,一时之间骄傲自满,不听忠言,最后惨败。曹操如此聪明,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很多人反复失败的原因是,每一次陷入绝境时都习惯抱怨其他人,而不是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人生真正的悲哀,不是未曾经历千山万水,而是明白太晚。如果一开始墓中人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再着手做出改变,结局或许大有不同。“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每一次犯错都是成长的机会,从失败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避免悲剧再次上演。 相反长期迷恋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唯我独尊的带来的好处,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
大意为小人总觉得自己没有错,而君子常常反省自己的过错。越优秀的人对自己要求越高,所以常常会反省自我,相反越无能的人往往难以做到自省,总是喜欢挑剔别人的错。曾国藩的一生,都在践行自省二字,即便到了晚年他也会在日记中反思自己的不足。原为喜庆之事,结果曾国藩出言不慎,弄得场面十分尴尬。当天他在日记中说:“如果以后再出言不逊,就让神明惩罚我吧,应当时时刻刻以今天的经历提醒自己,说话要谨慎。”画家黄永玉曾给自己朋友剧作家曹禺写过一封信,他在信中愤慨的说道:“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为势位所误.....”当曹禺看到这些信时,并没有生气,而是反思自己的问题,并将这封信装裱起来,时刻警示自己。曾国藩和曹禺在自己的领域内,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这些光环并没有让他们骄傲自满,习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让他们的品性和成绩都得到升华。一个人即便有出众的能力和才华,但如果不常自省,终究做不出一番成绩。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人与人之间的最大的差距不是犯错与否,而是意识到自己犯错后,能否做到自省。有天魏征跟唐太宗在朝堂上争论地十分激烈,唐太宗忍无可忍,挥袖而去,魏征却抓住唐太宗的袖子,非要他听完自己的谏言。到了后宫,唐太宗生气地对长孙皇后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魏征!”没想到长孙皇后立马着正式礼服,对唐太宗行大礼,并说:“只有英明的君王,才有正直的大臣,魏征这样正直,恰好说明了皇上的英明,我这是在向皇上祝贺!”唐太宗听完这番话,恍然大悟,从此经常自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斩杀张蕴古和卢祖尚之后,他心中十分懊悔,二人虽有罪,但不至于非死不可。几经思量之后,唐太宗对大臣说:“我觉得死刑是最重的刑罚,应当设置三次复奏才好。”这一举措在当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可以说贞观之治的盛景和他的善于自省息息相关。无论是治国还是做人,前进的道路总是充满芜杂,自傲和固执会让人在众多道路中迷失方向。人生最大的难题不是无法认清人心 ,而是难以认清自己。 一个习惯挑剔别人,却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注定无法撑起漫长的一生。愿你我都能常自省,勤自勉,一路奋进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哲学君,来源:哲学人生网(ID:zxrsnet)哲学人生网,数百万人关注的微信大号,反思人生的问题,感悟生活的哲理,追求心灵的自由,享受智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