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度优先的认知方式,能让你收获多样性红利
全文共3.2千字,阅读时间约7分钟。
前两年很流行「斜杠青年」——从事多个行业,个人介绍中有不同职业,头衔喜欢用「/」,比如:作家/插画师/摄影师。
最近一些斜杠青年导师又建议读者在一个领域内深耕,要专精,不要再做斜杠了。
多元化和专业化是每个人成长中都遇到的问题,究竟追求认知的宽度还是思想的深度呢?
一个捣糨糊的说法,也是正确的废话,就是看情况——根据个人条件,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一段时间内追求宽度,一段时间内追求深度。
最近我将这个问题想清楚了,本文不捣糨糊,给你一套有效的参考策略,让你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即:
宽度优先
追求多样性
寻找关联
建构「山」型认知体系
怎样快速登顶富士山
先宽还是先深的问题,可以通过一个形象的登山隐喻来说明:
假设我们要探索一块很大的区域,这个区域有很多山峰,我们的目的是快速登上最高的山峰,比如日本的富士山。
你没有地图,也不知道哪座是富士山,怎样才能快速登顶呢?有两种不同的上山方式。
人往高处走
第一种是不管它是不是富士山,只有站得高才能看的远,爬高一点就可以看见那座山更高了。
于是从最近的一座山开始往上爬,一边爬一边观察,发现周围有比脚下这座高的,折下山,去爬更高的那座,如此往返,总能登上最高的富士山。
这其实就是计算机编程中的深度优先算法。这种方法往往会浪费资源,只有当起点恰巧在富士山脚下时,会以最快,最节约资源的方式达成目标。我们这里有多个山峰,这个几率就很小,只能靠运气。
深度优先还有一点不足是——会陷入局部最优。如果每次都要比当下高度大一点,你就不会往下走,被困在任何一个山顶。
计算机算法中会通过增加一个随机量,允许下一步的高度比当前低,就能解决这个困境。
人当然不会那么笨,知道往下走,但精力毕竟有限,你爬上一个比较高的山峰,风光秀丽,也有点累了,就不愿再下山寻找更高的山峰——你忘记了出发的目的。
宽度优先法
另一种方式就是先不登高,而是走走转转,看看哪座有可能是富士山,然后认定一座山往上爬。这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宽度优先算法。
宽度优先也不完美。因为你探索出的不一定就是富士山。跟前面一样,如果沿路景色不错,你可能会被路边的野花野草迷住,忘记你的最终目的是登上最高峰,毕竟往上爬要比探索更费力。
这两种登山方式,如果不限资源,不限时间,在理论上任何一种方式都可以登上山顶。但实际上,资源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哪一种更可行呢?
宽度优先让你更有动力
两个策略,各有优劣。深度优先在开始时,每一步看似都有进展,都在向目标靠近,其实做的是无用功,还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非富士山的山顶上。
局部最优会成为继续前行的包袱,你可能会想,好不容易爬这么高,虽然不是最高的,但也是一个不错的位置。你就不愿下山探寻更高的山峰。
宽度优先前期是兜兜转转,看上去做的是跟最终目标没关系的事,但当你将整个地形探索完,画出一份地形图后,就增加了找到最高山峰的机会,就不再随机的盲目登高。
在心态上,由于你了解地形,认识了登上最高峰的难度,你会更乐观。当你登上一座山峰后,发现不是最高的,你对失败更宽容,你也不气馁,愿意做更多尝试。
只要你不放弃,就跟唐僧带着四徒弟西天取经一样,有了坚定的信念,会拒绝女儿国国王的好意,一路向西,取得真经。
更重要的是,宽度优先的探索方式增加了多样性,而多样性是有红利的。
多样性红利
多样性红利通俗来说就是:
三个臭皮匠,好过一个诸葛亮
斯特科·佩奇有本书叫《多样性红利》,详细解释了这个道理。我直接引用书中两个结论:
群体能力 = 平均个人能力+多样性
多样性 > 能力
书里谈的是组织中个体的多样性,实质是个体的多样性带来了思维方式的多样性,认知的多样性。
你通过增加认知宽度,增加多样性,一个人活成了一个队伍,就会用多个视角看问题,而书中有个「学者定理」:
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存在一个能让答案一目了然,脱颖而出的视角。
这跟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同样的道理,多元视角利于解决问题,总有一个视角要比其他视角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一个从工程角度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切换到市场视角,答案可能会一目了然。所以,多样性大于能力。
佩奇认为要发挥多样性优势,这个问题要满足四个条件:
1)问题得足够难,难到无法用单一视角解决
回到爬山隐喻,如果你有一张地图标出了最高峰,你也有能力登上山顶,就不需要探索,也不需要特别视角,直奔富士山往上爬就行了。
所以问题要难到单一视角无法解决,才有多样性发挥的空间。
2)群体中的每个人,必须有一定的能力
每一个思维模型,每一种视角,都能实现其相应功能,没有混日子的。
3)群体中的每个人都有跟别人不一样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解决问题时,使用的每个模型要跟其他不一样,跨度越大,越有可能提供不同的,脱颖而出的视角。就像乔布斯在设计电脑时,将早年掌握的美术字体融合进来。
4)群体规模必须足够大
只有规模足够大,才能发挥多样性的超加性——两个视角加起来,有利于解决新的问题。2个视角,就有一对连接。而5个视角,就有5×4/2=10个连接,那么10个视角,就有10×9/2=45个连接。
芒格说要掌握100个思维模型,是因为只有在一定规模基础上,才可产生大量的 lollapalooza效应。
寻找关联可将宽度转化为深度
到这里,有朋友可能会问,朋友圈的一些「学习爱好者」,每天都在学,还挺杂——比如有法律思维,产品思维,医学通识。
可读他们写的文章,跟他们聊天时,没发现他们有什么特别角度,思考好像也不深刻。那么追求宽度能训练出深度的思维,有助于看到事物本质吗?
答案是肯定的。
朋友圈的这位学习爱好者学的虽然很宽,但他没有做后续,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工作——寻找知识之间的关联。
没有结构,零散的,隔离的知识点用处不大,而要看透本质,需要大量点连成复杂的知识网络作支撑。
换句话说,如果你尝试寻找这些知识间的关系,你就能将宽度优势转化为深度能力。
我举过一个关于熵的例子:
熵——热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第一次碰到,我将它放入自己的卡片盒。虽然记下了,但我对熵的理解还很肤浅,也将它的使用限定在热力学范围内。
随后,我又学到了信息熵——用来量化度量信息,信息熵越大,不确定性越高。跟热力学中熵好像有关系,对熵有了更深的理解。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在《心流》中学到了精神熵——描述内心失序的现象。至此,对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一天,我发现儿子的玩具,他妈两天不给他收拾,就乱成一团,这个现象可以解释成玩具熵。
我并没有刻意去钻研「熵」的深度,但这些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的概念凑在一起后,宽度转化成了深度,让我对「熵」的理解变深刻,变灵活了。
再比如,这里有28张狗狗照片,你可以试着找它们的关系,不同的特征,相同的特征,尝试寻找一个分类方式为它们分类。
做完这个练习后,你对狗的认识是不是变深刻了?
这就是模式识别——在真实的情境中收集大量数据和实例,从这些数据的细微差别中找到规律,发现「模式」,而模式就是深层的特征反映。
而我们要获得多样性红利的途径就是——宽先于深,博优于专。
特别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将认知的宽度转化为深度的方式更有优势。
回到开头斜杠观点,错不在斜杠,关键要看斜杠两端的技能是否可协同。数学家跳拉丁舞没优势,但数学家研究物理就有优势。
建构「山」型认知体系
通过宽度优先,追求多样性,关联知识点,建构「山」型的认知体系,能让我们更快的提升认知水平。就像王云五所说:
为学当如群山式,一峰突起众峰环
最下面一横是通识与基本技能,有一个精深的专业(最高峰),同时也有多个协同专业(山头)。我们就可以在不同山峰间寻找相似性,通过嫁接,重组,迁移得到更多机会。
同时,这个结构也有强的适应力,是反脆弱的,即使最高的山峰遭到毁灭性打击,你还可以转移到第二,第三高地继续发展。
欢迎扫码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拓展你的认知宽度,建构你的「山」型认知体系。
大辉新书《直面不确定性》已上市,是能加宽你知识面的一本书。点击下方链接在当当网购买。
前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