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道德经成语:大器不能晚成,上善岂能如水,大象无形更错

春秋晚期的老子书《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字里行间闪烁着华夏先人的智慧。然而因为遣词造句太过古远,且一言万端,涵盖万方,尽管古今注家成千上万,译注汗牛充栋,但却千差万别,学者说它是哲学书,兵家说它是兵书,法家说它是权谋术,管理者说它是经营教科书,更多的人说它是修炼术,各执一端,就连对书中成语的解释,也五花八门,令人莫衷一是。

《道德经》

“大器”不是“器”,永远“成”不了

“大器晚成”,出自《道德经》,通常的解释是: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劝慰话术。

这样的解释当然具有正能量。可是老子原意是这样的吗?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41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对于“大器晚成”,几乎无一例外地注解为“最大的器物最后完成”,也成了千百年来人们对不得志者的常用慰藉。诸家注本毫无悬念,出奇地一致。

大器免成

然而,1973年长沙马王堆长沙相利仓墓帛书《老子》甲乙本的出土,轰动了全世界,给传世本《道德经》的传统译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学者们发现,帛书《老子》的与传世本《道德经》有700多处不同,次序编排、文字使用、章旨要义等大相径庭,甚至不少地方出现意思完全相反的说法。

经专家校译、鉴定,甲本字迹古老,早于秦篆,应该是战国末期到西汉之前那段时间的的誊抄件。而乙本文中避讳刘邦、刘恒、刘弗陵等帝王名讳,因此判定,乙本应是西汉初年的誊抄件。而这两种抄件,应该都是当时广为流传的版本。

但无论甲本还是乙本,都早于传世本《道德经》,且文脉清晰,错讹较少,尤其是甲本《老子》时间最早,是世传所见《老子》写本中后人篡改最少,思想最为贯通的版本。

帛书《老子》中对应《道德经》41章的原句比较如下:

《道德经》41章局部和帛书《老子》局部文字对照

老子说“有物昆成,先天地生……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远,远曰反”。在老子的思想概念里,“道”和“大”两个字,都是指“有物昆成”的那个“物”,经文中凡是涉及“道”的都可以等换成“大”。因此,本章中的“大”均指代“道”,所谓“大方无隅”是说“道”那么大的区域找不到边界,“大器免成”就是“道”那么大的“器物”是“天成”的,无须人力所为,“大音希声”是指大道的声音宏阔雷鸣却听不到。

这里的“大象无形”是后人误以为“天象”是笔误,应该也是“大”才是整齐的排比句式,又认为“无刑”是通假字,应该是指“道”的“无形”无状。因此把“天象无刑”改成“大象无形”。

“天象”不是“道”,而是“器”,即国家政令、法律

老子五千言,一个是道论,一个是德论,但是老子揭示宇宙万物产生的机制、源动力与原理,也即宇宙观和自然观,是为治理社会构建的理论支撑,因此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德论”上。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最后都是“法道”。

因此,此处的“天象”指的是国家制定颁布政令、律法要“尊道贵德”,要符合大道精神,薄赋宽民,厚德轻刑,而不要依靠强制的刑罚来威慑民众,这也是老子的一贯思想,比如“邦利器不可以视人”,“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等等,

因此,天象,就是符合天道的“法令”和“道理”,“天象无刑”就是符合天道的法令没有刑罚。在老子看来,那是大治之世,人心淳朴,人人羞于触犯戒条,没必要设置刑罚。刑罚越多,说明邦家越乱,“法物滋章而盗贼多有”。

道法自然,天象无刑

因此,“天象无刑”,是“天”而不是“大”,强调的是人法“天道”;是“”而不是“”,强调的是刑罚。“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形”即是“器”,即是“政令、律法、道理”。

“象刑”也称“画刑”,是古代的一种相对人性化的刑罚,区别于“肉刑”。“象刑”的记载见于文献者多矣,早矣。《虞书》“象以典刑”,即象征性之刑罚。《墨子》有“衣冠,异章服,而民不犯”的记载;“稷下先生”、黄老道学者慎到《慎子·逸文》也有类似说法;同样是稷下先生的大儒荀子在《正论篇》里说:“以为治耶,则人固莫触罪,非独不用肉刑,亦不用象刑矣;”《汉书·元帝纪》:“盖闻唐虞象刑,而民不犯。”说的都是“象刑”之罚,即不伤害人的身体,只以羞辱性的言行给触犯律条者以精神压力或人格打击。

所以,“天象无刑”就是符合天道的法令没有刑罚。这种情景只发生在上古或太平盛世的大治之世,人心淳朴,人人羞于触犯戒条,对天之道心存敬畏,“知不敢,弗敢而已”,因此也没必要设置刑罚。

水若成为“上善”之物,必须经过合乎规律的“治理”

历来都说上善若水,可是,有利就有弊,万物莫不如此,“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就是说,是非、善恶、福祸、阴阳、吉凶都是对立又统一的,一方不存在,另一方则失去了存在的依据。这是老子自己说的,而且这种对立统一是永恒不变的。

那么为何他却说“上善若水”呢?他不知道有水利就有水害吗?作为柱下史,他不知道洪水猛兽的可怕吗?后人在注解这句话时,也只看到了水善的一面,就像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一样,各持一端。而且荀子也借孔子之言,论述水的“九德”,后人不问三七二十一,也跟着言善、论善,却不知走向了老子“水论”思想的反面。就像程颐说的那样:“老子之言窃弄阖辟者也”,就是说老子在玩文字游戏。

上善治水

原来,帛书《老子》里说的是“上善治水”,所谓“治水”就是“无为”之为(不是”無为“,无和無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汉字),也就是顺因水性而”治“的水,才是善的。

比如大禹的父亲鲧采取围堵的办法,违反了水性趋下的规律,当水达到一定的高位时,定会决堤而出,造成水灾。而大禹总结经验,变堵为疏,这才叫“顺其自然”,才能变水患为水利,这种做法才是“至善”的,因为它符合道法自然的法则。

所以老子云“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水之善,是因为人们顺因水性,让它“有静”,所以能够趋利避害,而不再狂暴肆虐而利益万物。

两千多年来,出于学术之争和注解者政治立场或个人偏好的原因,出现了各有倾向的版本,给后人造成理解上的障碍,《道德经》只是当时传世本的一种,而《道德经》却是偏于修炼和宗教方面的思想,给人造成了老子就是一个“隐君子”“修行者”的错觉。

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上善治水”的成功案例

浙江大学肖刚教授认为,在帛书面世之前的2000多年,“传世至今的《道德经》造成了极为重大的传承损失,其残存的思想智慧,只是原著的凤毛麟角”,不仅造成原著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巨大科学成就被彻底销毁了,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主题也是完全相悖的。

类似于“大器晚成”“上善若水”之类的错谬很多,短短300多句的《道德经》,700多处被删改,许多重要思想被阉割,很多重要概念被篡改,导致后人没法窥见老子思想原貌。

比如“无为”,本是回到“万物之始”状态下的作为(无,是定义万物之始那种状态的),有防患未然之意。如同大医治未病,在病发之前的防治是无为,大病在身时的医治那叫“有为”。西汉时期改成“無为”后,完全变成什么也不做却什么也做好了。再比如“将欲拾之,必古张之”系列句式,本来是说事物“将要如何,之前必定如何”的事物发展规律,却被理解为“要想怎么样,必先怎么样”的行为方式,难怪朱熹说老子是阴谋家,心最毒。

帛书《老子》中的“无”不能写成“無”

还有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功成身退”成语,老子的原意是做成事而不居功自傲,泰然处之,不以为有功,却被当做干成一件事就退隐,并常常以道商鼻祖范蠡泛舟五湖为例。如果是这样,谁没做成几件事,都得退隐江湖吗?显然不是老子的思想。

另外还有“不争”的思想,“仁”“善”的思想,完全背离老子原意,曲解了老子,妖魔化了老子。帛书的出土和不断被接受,一定会还原一个真实的老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