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飞||“保德”县名考究

“保德”行政区源于“定羌”,而“定羌”之设源于“宪州”。宋淳化四年(公元994年)从宪州(现在属静乐县)分出一部分设定羌军。军是宋代在边疆地区设立的行政区,级别等同于县。景德二年(公元1004年)定羌军改名为“保德军”。之后1000多年历金元明清民国以至于今,行政级别或军或州或县,但是保德之名没有改变。“定羌”的意思很清楚,就是控扼党项羌,也就是控扼西夏政权。所谓“与河西麟州、府州、丰州相表里控制夏人”。保德的意思是什么呢?按照现在通行的解释,“保德”的意思是“民保于城、城保于德”。这个解释源于《保德州志》。《保德州志》卷一建置沿革:“景德二年改保德军(取民保于城、城保于德也)。”原文竖排,括号内10个字是双行小注。这个小注就是通行的解释保德名称的源头。后来有人根据这个注解做成定论:保德就是“民保于城、城保于德”的意思。有的进一步引申说是武治改为文治的意思。这些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1932年,当时县长马藩庶发起续印了《保德州志》,并且还写了一篇序言。序言中明确说明,原来的雕版“失毁不完”,不可使用,于是采用当时已经普遍使用的铅印技术重印了《保德州志》。现在看到的《保德州志》就是民国时期的铅印本,并不是我们经常说的是康乾本。铅印本中的注解“民保于城、城保于德”可能是康乾本原有的,也有可能是铅印时新加的。不管是哪种情况,我们只能从这个注解开始探讨保德名称的原始意义。

“民保于城、城保于德”出处在《春秋·左传·哀公七年、哀公八年》。《春秋·左传》<经>:“哀公七年秋,公伐邾。八月己酉,入邾.”“哀公八年春王正月,吴伐我。”<传>:“(七年)季康子欲伐邾,乃飨大夫以谋之。子服景伯曰:小所以事大,信也。大所以保小,仁也。背大国,不信。伐小国,不仁。民保于城,城保于德,失二德者,危,将焉保?孟孙曰:二三子以为何如?恶贤而逆之?对曰: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今其存者,无数十焉。唯大不字小,小不事大也。知必危,何故不言?鲁德如邾,而以众加之,可乎?不乐而出。……”“(八年)吴人盟而还。”

春秋是鲁国的史书,“经”是春秋的原文,经过了孔子的修订,传有三,即左传、谷梁传、公羊传。“左传”是左丘明的注解。这里记载的是鲁哀公七年至八年发生的关于鲁国攻打邾国的事情。鲁哀公决定攻打邾国,在庙堂议论时,子服景伯说“小国用来侍奉大国的,是信;大国用来保护小国的,是仁。违背大国,这是不信,攻打小国,这是不仁。百姓由城邑来保护,城邑由德行来保护。丢掉了信和仁两种德行,就危险了,还能保护什么?”意思是鲁大邾小,鲁国攻打邾国是不信不仁的行为。不应该违背信和仁这两种高尚的道德去攻打弱小的邾国。但是这个意见并没有被采纳。秋天鲁国按照计划进攻邾国,信和仁没有保护邾国,鲁国的军队很顺利的攻入邾国。这是哀公七年的事情。第二年,哀公八年,邾国的茅夷鸿带了礼物去请求吴国救援,吴王认为有机可乘,答应了茅夷鸿的请求。出征之前吴国内部也进行了一次讨论,有人认为可行,有人认为非礼,有人认为吴国进攻鲁国,齐、晋等国可能救援。讨论归讨论,吴王还是派出军队进攻鲁国。经过互相厮杀,吴军没有攻入鲁国都城,鲁军也没有击退吴国军队,两国只好交换人质后订立盟约,事情也就结束了。这是左传的记载,在公羊传和谷梁传中没有这样的记载。春秋无义战,较量的是实力,鲁国要进攻邾国,尽管不信不仁不德,依然得逞。吴国进攻鲁国,尽管有“非礼”之嫌,依然攻城略地。终究没有攻入鲁国,原因不在谁信谁不信,谁仁谁不仁,谁礼谁不礼,而在双方的实力对比。“城保于德”仅仅是子服景伯的个人议论,事实是鲁哀公没有听从这样的空乏议论照样出兵。“德”既没有保住邾国城池,也没有阻止吴国进攻鲁国的步伐。这样的德又有什么意义呢?

《保德州志》注文认为保德之名源于左传“民保于城、城保于德”,后来又有人把这个注解广而大之,以致成为定论。左传中的“德“既没有保住城池,也没有阻止互相攻杀,实际上对这个德是持否定态度的。注文也好,后来的引申也好,忽略了“民保于城、城保于德”产生的历史背景,把否定的议论重新肯定,形成了不恰当的结论。保德之名不是约定俗成,也不是地方政府确定的,而是由中央政府确定命名的,命名保德是要保住这块地方,不会引用保不住城池这么一个空泛的议论。所以保德之名原始意义不应该是左传的这个话。

保德军是宋景德二年(公元1004年)由原来的定羌军改名设置的。为什么命名保德军?应当在具体历史背景中研究。

宋景德二年,公元1004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对宋朝廷而言非常重大的事情。

第一件,西夏的李继迁死了,儿子李德明继承。982年)李继捧以留后身份入朝宋太宗,以夏、银、绥、宥、静五州之地归宋,但是李继捧的弟弟,年仅十七岁的李继迁不干,自己带着一帮不愿归附的部落人马逃入地斤泽(在内蒙伊金霍洛旗西南)公开反叛。经过二十多年征战,李继迁力量迅速壮大,逐渐成为契丹之外又一个强大的少数族割据政权,基本奠定了西夏政权的基础。李继迁事业正在如日中天,但是在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正月初二中箭死了。老子死了,儿子李德明继位。李继迁非常强势,二十多年不断征战,不仅平复了种族内部,而且不断地向东向西扩张地盘,增大实力。在对宋的关系上,基本上采取了进攻态势。但是他的儿子李德明相对而言要温和的多,李德明继位的第二年就向宋称臣,宋封他为西平王。公元1006年又封他为定难军节度使。李德明在位三十多年,与宋朝的关系基本上是温和的,双方除正常的边境贸易和朝请、颁赐之外没有发生大的战事。李德明继任对宋朝的边防无疑是一件好事。

第二件,宋辽订立了檀渊之盟。在潢河(西拉木伦河)和土河(老哈河)居住的契丹族,大约在唐初形成了部落联盟。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取得了契丹的统治权,916年耶律阿保机建国号契丹。937年改国号为辽。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辽圣宗与萧太后率军大举南下,兵锋直至威虏军、顺安军、定州、保州、瀛州、澶州等地,今天的河北河南烽烟四起。面对辽的大举进攻,寇准力排众议,坚请真宗亲征。十一月,宋真宗渡过黄河,到达澶州北城。辽宋战争进入胶着状态,双方筋疲力尽。于是开始议和。经过几次交涉,十二月立下盟约,政治上各自是独立的主体,名为“兄弟之国”,经济上宋出岁币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给辽,以金钱换取和平。这就是澶渊之盟。不管如何,澶渊之盟实现了辽宋之间的和平共处,还是一件好事情。

强势的李继迁死了,温和的李德明继位,宋辽订立盟约结束了长期的军事对峙,两件事对宋朝廷既是大事情又是好事情,唐、五代以来的两大边防问题终于有了一个新的变化,朝野上下终于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对朝廷是大好事,对保德也是大事情。保德虽然不大,但是战略位置非常重要。黄河天险从东北直下西南,隔黄河就是与西夏对峙的麟、府、丰三洲,如果说麟、府、丰三洲是宋朝对付西夏的楔子,保德就是钉楔子的板块,是麟、府、丰的后方。保德的东北就是虎视眈眈的契丹。保德在,太原以北、黄河以东就在。保德失,夏人东进,或是契丹西进,就可能形成西夏与契丹接壤的态势,这一大块地区就不复在中原政权之手。设置定羌军就是这个意思。景德四年,公元1004年,国家发生了以上所说两件大事,宋朝廷与西夏、契丹(辽)得到了暂时的休息,紧张的热战得到缓和,形成了表面缓和下的冷战态势。为了表示这种缓和,宋朝廷决定对沿边的几个地方改名。《宋史》卷七:真宗景德元年“十二月甲辰,改威虏诸军名。”这次改名涉及七个地方,分别是:威虏军为广倌军(河北徐水西遂城县),静戍军为安肃军(河北徐水),破虏军为信安军(河北霸州信安镇),平戍军为保定军(河北文安县西北),宁边军为永定军(河北蠡县,博野县),定远军为永静军(河北东光),定羌军为保德军(山西保德县),平虏城为肃宁军(河北沧州)。七个地方,六个在河北,只有一个在山西,这就是保德。这次改名有两个特点,一是改名的地方都处在宋与辽夏交界,二是改名的地方原来的名字中含有歧视、蔑视少数族的字样。直接有羌虏字样的四个,间接有戌字样的两个。很明显,这次改名是宋朝廷与辽夏绥靖的结果。

改过来的七个地名,在河北的六个,无非是“保、安、定、宁、静”等希望安定的字样,没有什么微言大义。保德在这一次统一改名名单中,也不应该有什么微言大义。前面我们已经讨论,“民保于城、城保于德”是被左传所否定的议论。命名保德,朝廷希望和其他六个地方一样,保住地方,实现安定,不会引用“民保于城、城保于德”这么一个空泛的议论。

既然如此,保德之名究竟是怎样地呢?问题的歧义在这个“德”字。德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但是保德的“德”没有这个意思,保德的“德”就是“德水”,德水就是黄河。《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史记·封禅书》:“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於是秦更名河曰德水。”这是命名黄河为德水的开始。后世以此作文、作诗者很多,南朝陈徐陵《孝义寺碑》:“昔岱山徙号, 重华著其受终;德水移名,秦人表其嘉运。”《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五·贺圣欢》:“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就是例证。景德四年改定羌军为保德军,其含义同河北其他六个地方一样,就是希望保住地方安定安宁,保德也就是保住黄河的意思,这里没有微言大义,更不会引用被左传所否定的议论,作为命名的理论。作《保德州志》的人想要把保德的名字搞的文雅一点,有据一点,初衷不错,但是方向错了。后世的人反复引用,推而广之,也是由于没有搞清楚保德命名的历史背景而人言而言。

作者简介

郭志飞,山西保德人。长期从事地方史和地方文化研究,主编了大型文化丛书《保德文丛》凡8卷10册,300万字。主要著作有《正史闲说》《王邵诗文集》《府州折氏》《陈奇瑜传》《折太君墓地考证》《林遮峪古遗址考证》等。

特别申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郭志飞||王邵与《王邵诗文集》
*郭志飞||保德林遮峪遗址探究
*郭志飞||保德折太君墓地考证
*郭志飞||高永祥在保德
*郭志飞||晋绥边区二中剧社
*郭志飞||牺盟会在保德
*郭志飞||晋绥二中史略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sczb0972

(0)

相关推荐

  • 周代古国——绞国,起源于东夷,扎根于汉江,楚军围剿月余灭之

    周代古绞国,南宋<路史>载:"(皋陶)有子三人,长伯翳 , 次仲甄 , 季封偃 , 为偃姓. 偃之后,有州.绞. 贰. 轸--"绞氏出自偃姓,为皋陶后裔之国.我们熟知的 ...

  • 晋与契丹幽州之战

    梁晋柏乡之战.魏州之战后,晋军占据河北全境,与后梁军夹黄河对峙.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机乘晋军无力北顾之机,在降将卢文进的劝说下,兴兵攻晋.贞明三年三月,耶律阿保机遣卢文进为前导攻占新州(今河北涿鹿),自率 ...

  • 郭志飞||保德烈士焦克显

    站立二排左四 焦克显 焦克显照片摄于1935年担任保德第一高级小学教师时,站立第二排左起第四是焦克显.这张照片是焦克显同事薛廷茂先生保存下来的.(左五即为薛廷茂)焦克显烈士 1935年于保德马家滩高级 ...

  • 郭志飞||保德人走口外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数次人口大迁徙之一,从明朝中期开始延续到解放后的上世纪五十年代.走西口的主体是山西人.陕西人和河北人,走西口的目的地是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所谓西口指的就 ...

  • 郭志飞||保德林遮峪遗址探究

    堡梁全景 保德林遮峪遗址位于保德县林遮峪村南1.5公里一个叫做堡梁的台地上.台地座东向西,呈东高西低斜坡状.台地西面是由黄河滩底开始的石山陡坡,台地北面.南面是两条很深的自然冲沟,台地东面经一处略微低 ...

  • 郭志飞||保德折太君墓地考证

    <保德州志·卷一>:"折太君墓在州南四十里折窝村."这条记载是关于折太君墓地的最为原始的资料,但是由于没有实证资料,其真实性一直没有得到认可.所以有人就怀疑旧志所记是附 ...

  • 郭志飞||高永祥在保德

    1941年金秋九月,保德县二区驻地桥头村迎来了又一支八路军部队--新军暂编一师三十六团.带领三十六团的是团长高永祥.高永祥,甘肃灵台人,1927年进入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25师73旅当兵,1931年1 ...

  • 郭志飞||牺盟会在保德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郭志飞||浓烟滚滚

    浓烟滚滚 文\郭志飞 1971年8月,我从孙家沟社办高中转入南河沟县办高中.满心以为,县办高中一定比社办高中好得多,最起码有教材吧.到了学校才知道这里也没有教材.读书而没有书,那个年代大概都是这个样子 ...

  • 郭志飞||生死青石沟

    1971年初,几经坎坷,我终于拿到了一张印有"最高指示"字样的七年制学校毕业证.毕业之后怎么办?两条路:一条上高中,一条回村劳动.上高中不考试,而是推荐选拔.推荐选拔,最主要条件是 ...

  • 郭志飞||牛乜子其人

    文/郭志飞 牛乜子不姓牛姓韩,大号"韩廉智".大号尽管儒雅,但是知道大号的人很少,村子里的人无论七.八十岁的老者,还是牙牙学语的小儿,都呼之为"老牛".&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