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件会飞的古玉

良渚人生活在我国江南地区,可能是“羽人”的后代,他们的部落标徽神人兽面纹中神人头戴羽冠就是一个证据。江南地区靠近东海,在古代神话传说中,东海是鸟的国度,有“人面鸟身”之神,与这个神话传说有密切关联的良渚人,正是崇拜鸟的民族。

在良渚文化骨器和玉器中,鸟的形象频频出现,有鸟形立体圆雕,也有雕刻在器物上的鸟纹。良渚人的鸟崇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认为鸟是负载太阳每日东升西落的“飞船”;另一方面他们认为鸟是天地间的信使,是人类与神灵沟通的媒介。

在浙江余杭反山、瑶山的两处良渚文化遗址中,共出土了五件圆雕的玉鸟,这些玉鸟均为扁平器,无凶猛之感,在鸟的腹部均钻有牛鼻状隧孔。其它遗址也出土了类似的器物,其中一件尖喙短尾,呈展翅飞翔状,鸟背中间雕刻有一个鼓状凸起的圆形图案。毫无疑问,这个圆形图案就是太阳的象征。这件玉鸟的出现表明,良渚人是认为太阳的运行是靠鸟的飞翔而实现的。

古代先民对鸟的这种认识在文字记载中也有,《山海经·大荒东经》说:“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鸟。”意思是说,大荒之中有个山谷叫汤谷,汤谷上有棵树叫扶木,一个太阳刚刚返回,另一个太阳便立即出去,都是由三足鸟驮着。三足鸟为何物?我们现在见到的鸟类只有两足,古人则认为还有一种三足神鸟,其职责就是背负太阳运行。

良渚文化出土器物的鸟纹一般都作为辅助纹饰出现,它经常和神人兽面纹组合在一起,一般不占据器物的主要部位。但陈列在上海博物馆的一件鸟纹玉璧和陈列在良渚博物馆的另一件鸟纹玉璧,似乎是例外。这两件玉璧的纹饰几乎一样,自上而下是鸟、杆状物和台阶。专家认为,鸟可以被看作是太阳的化身,中间的杆状物可以看作是《山海经》所说的扶桑树,而下面有台阶的长方体,应该就是祭天的祭台,亦即祭拜太阳的祭台。

因刻有鸟纹的良渚文化器物多为祭祀器和陪葬物,因此鸟纹还有另一种意义,即鸟可把人类的愿望传达给神灵,也可把人死后的灵魂带到极乐世界。不难想象,古代先民在日常生活、劳动之余,仰望天空,看到鸟儿在自由地飞翔,很容易联想到借助于鸟可以与天上的神灵沟通,同时,他们也希望死后也借助于鸟把自己带到天国。于是鸟便被想象成神灵驭使的工具,这一点也可以从《山海经》中得到证实,《山海经》中就有许多关于神灵乘鸟飞翔的记载。

龙石鹰首杖首

龙冠凤紋玉饰

商代玉鸟

商代玉鸟

▲ 商玉雕鸟,《洛阳金村古墓群英》收录

▲ 商 玉鸟

玉凤鸟纹珮

西周玉鸟

黄玉鸭

玉双雀

新石器时期凌家滩文化玉鹰

金代春水玉饰

  凤鸟形双援戈

  玉凤鸟佩

  1976 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鹘攫鹅纹玉佩金元时期   长8.3、宽7.6厘米

玉质青色。圆形环托,正面雕鹘攫天鹅,高高凸起,立体感强。鹘、鹅的羽翼使用大量的短小阴刻线纹。器作者将鹘展翅翻腾攫啄天鹅时凶猛的瞬间动态及天鹅被抓时引颈悲鸣的细微刻画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这类“春水”题材中的精品。

鹘(hú),即隼(sn),又名海东青。叶隆礼《契丹国志》记载:“女真东北与五国为邻,五国之东邻大海,出名鹰,自海东来者,谓之海东青,小而健,能擒鹅鹜,爪白者尤为异,辽人酷爱之,岁岁求之女真,女真至五国,战斗而后得,女真不胜其扰。”

“鹘啄鹅”就是“春水玉”常见的呈现主题。1139年,金熙宗下诏说:“自今四时游猎,春水秋山,冬夏捺钵,并循辽人故事”。春捺钵即“春水”,是指用鹰鹘[g](海东青)捕获天鹅、大雁的狩猎活动,其玉雕作品称为“春水玉”,金代春水玉是写实的。

  1993 年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 63 号墓出土

  玉鸿雁圆形牌饰

  九连墩 1 号墓出土

  玉佩

  玉隼形饰

 滑石鸟

绿松石子母鸽

曲沃晋侯墓地M63出土

殷墟妇好墓出土

洛阳出土

西安东郊出土

殷墟妇好墓出土

弗利尔美术馆藏

大英博物馆藏

殷墟妇好墓出土

扶风出土

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馆藏

明尼阿波利斯博物馆藏

殷墟妇好墓出土

赛克勒美术馆藏

浮山桥北M18出土

赛克勒美术馆藏

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浮山桥北M18出土

殷墟刘家庄出土

辽代玉凤,大英博物馆藏

  青玉鸟形佩

金代  双鹅巾环

  河南省三门峡市北部的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

古玉虫

致力于古玉收藏研究

(0)

相关推荐

  • 发现良渚

    我收藏古玉凡20年,又身居海上,却没有一件良渚玉. 细想原因有二:其一,良渚玉玉质都是地方玉,没有战汉商周漂亮:其二,不熟悉良渚玉,害怕打眼.    这对收藏家是一种遗憾.前不久,良渚遗址申请世界遗产 ...

  • 100件成对的古玉 ,千金不换

    古代成对玉器 其实非常少 成对的玉猪常见 作为财富的象征 主人去世后 左手一只猪右手一只猪 ▣ 西汉·圆雕和田黄玉猪 连云港市博物馆 这对玉猪出土于连云港市海州区,是国内唯一发现的汉代黄玉猪,而且是完 ...

  • 60件清宫旧藏古玉

    玉环托花叶带饰 玉环托花叶带饰,宋,直径6.5cm.清宫旧藏. 作品为白玉制作,表面有褐色斑.圆形,多层次,下层为一圆环,上层镂雕花卉,似为百合,中部两朵花交错,周围饰叶.花,叶上用深.浅两种阴线表现 ...

  • 20余件国宝级汉代高古玉

    陕西关中地区是西汉王朝政权所在地,西汉一代的11座帝陵分布在关中咸阳塬上和西安市东郊,西汉王朝众多的文武百官和皇亲国戚死后,也陪葬在帝陵陵园及其附近,虽然西汉帝陵迄今尚未发掘,但近60年来,在汉长安城 ...

  • 山东近几年难得有几件像样出土高古玉!

    国家文物局有关专家在现场考察纪王崮春秋古墓 考古人员在发掘现场 考古人员在现场清理车马遗骸 现场出土的青铜器 沂水纪王崮天上王城大型春秋古墓发掘现场 "考古中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 ...

  • 这件700万的古玉大老虎 ,绝对是捡漏!

    像这种商代的玉虎 块头大 做工纹饰精美 绝对是古玉中的王者 疫情之下 拍出700万 算是捡了个大漏 不出十年 再现拍场的时候 起码能翻十倍 关键是这种品级的玉虎 没有了 作为兽中之王的老虎 自古以来便 ...

  • 古玉学堂:两件馆藏出土汉代古玉,分析灰皮的特征与鉴定要点!

    一.灰皮形成的机理 从土气到灰皮,从浅层白化到鸡骨白,古玉的变化逐渐递进,程度越来越深.土气是古玉在土壤中受到环境侵蚀,开始出现表面玉分子蜕变,产生灰蒙蒙的视觉效果,雾里看花,不太清晰.土气古玉,盘玩 ...

  • 一次看100多件极品古玉!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古玉 宋至元 玉魚全高13.5公分 長22.8公分.玉質,原為白色.全器為一立雕魔羯,獸首魚身魚尾,眼周有火焰紋,長捲鼻利齒,魚鰭巨大,背上負有二小龍.魔羯為印度傳說神獸,被認為是河 ...

  • 100件圆雕动物玉—— 真正的绝世古玉

    古玉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种类繁多 其中有一种绝世古玉 吸引着古今中外 顶级藏家的眼球 那便是圆雕动物玉 萌萌的造型 温润的手感 绝对是古玉中的王者 东汉 玉辟邪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东汉玉辟邪胸前的&q ...

  • 拍出千万,​100%成交 | 看坂本五郎10件古玉拍有多疯!

    坂本五郎旧藏专拍"不言堂藏玉" 6月7日,在北京古天一春拍中,中国内地首场坂本五郎旧藏专拍"不言堂藏玉"亮相,10件不言堂旧藏玉器吸引了全国各地玉器收藏家的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