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膨胀的分类

活性污泥膨胀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丝状菌污泥膨胀(filamentous bulking)和非丝状菌污泥膨胀(non--filamentous bulking)。

1 丝状菌污泥膨胀

活性污泥工艺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它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即污染物的生物化学处理阶段和泥水分离的物理阶段。活性污泥将进入曝气池内污水中所含的有机物、氮和磷等污染物经过生物化学作用而去除。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种类是非常繁多的,包括多种的病毒、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真菌和藻类。在这复杂的生态体系中,细菌的数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其数量可占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总量的95%。首先,维持曝气池内适当的生长环境,保证活性污泥中足够的细菌数量是使活性污泥能够有效的去除有机物和各种营养物质的关键所在。活性污泥中的细菌主要有菌胶团细菌及丝状菌,它们构成了活性污泥的骨架。其次,保持二沉池内良好的泥水分离性能和活性污泥的压缩性能也是保证良好的出水水质的关键所在。

污泥膨胀问题(通常指由丝状菌的过量生长所引起的)是活性污泥工艺运行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根据 Sezgin等提出的丝状菌网架结构说,活性污泥中适当的丝状菌数量对维持活性污泥的絮体结构是非常重要的,活性污泥絮体是由丝状菌形成絮体的骨架,菌胶团细菌等微生物产生的多聚糖附着在其上面,形成了凝胶基质架,胶体物质和其他微生物附着在其上形成。菌胶团细菌和丝状菌之间有一个合适的比例关系,当丝状菌数量适当时,其不但不会影响污泥沉降性能,反而有助于污泥絮体的形成。如果污泥絮体内无丝状菌,污泥絮体则比较松散、脆弱,在曝气池内由于曝气的搅动或缺氧池由于搅拌桨的搅拌等机械冲击作用,很容易分裂成细小而零碎的絮体,虽然此时的絮体具有相当高的界面沉速,但是因为污泥絮体过于分散会造成二沉池出水浑浊,悬浮物浓度增高。但是,如果丝状菌数量过高,就会影响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使污泥沉降速率变慢,压缩性能变差。Palm和 Kappeler都曾指出当丝状菌的含量达到活性污泥微生物总量的1%20%以上时,就足可以引起污泥膨胀。

简言之,丝状菌污泥膨胀就是因丝状菌过量繁殖造成活性污泥沉降速率变慢,压缩性能变差的现象。实际运行中,大部分的污泥膨胀(90%以上)问题都是由于丝状菌的过量增殖引起的。

人们对污泥膨胀现象已经做了大量的连续的研究工作,但是至今对污泥膨胀问题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Eikebloom的调查表明,活性污泥中至少含有30类丝状菌,但是在这些丝状菌中,有些丝状菌并不会引起污泥膨胀,其对污泥的沉降性能并没有负面影响。许多研究者试图通过对活性污泥中的丝状菌进行纯菌分离,鉴定出丝状菌的种类,然后根据丝状菌的生理特点来提出解决污泥膨胀的方法,但是曝气池内的丝状菌通常是由多种组成,通常进行纯菌分离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对许多丝状菌的生理生态特点人们并不是很了解。但是,通过菌种鉴定的方法,可以了解引起膨胀污泥的主要丝状菌种类,由此进一步推测发生污泥膨胀的原因,对于控制污泥膨胀问题还是有帮助。

2 非丝状菌污泥膨胀

有些研究者发现,有时当丝状菌的数量很低,即使使用DGGE(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的方法也检测不出时,也可以发生污泥膨胀现象。通常把这类污泥膨胀归属为非丝状菌污泥膨胀。

非丝状菌污泥膨胀又被称为黏性膨胀( or viscous bulking)或菌胶团膨胀(zoogloea bulking)。非丝状菌膨胀是由于菌胶团细菌大量累积高黏性物质或过量繁殖引起的无丝状菌过量生长的污泥沉降压缩性能变差现象。发生非丝状菌污泥膨胀时,往往会发现污泥中的丝状菌全部消失,曝气池上出现大量黏性泡沫。

在一些情况下,某些微生物(如聚磷菌)可能产生黏性物质形成类似的不规则体。一般来说,菌胶团微生物可形成两种类型的菌落:指型和不定型。如果菌胶团微生物大量存在,胞外黏性物质可使污泥絮体膨胀。严重的情况下,黏性物质可使污泥絮体形成凝胶状物体,产生泡沫和浮渣。田口广曾对非丝状菌性膨胀污泥进行了离心分离,发现活性污泥呈布丁状而且含大量的结合水从被分离的活性污泥中得到黏度极高的黏性物质,对这些黏性物质进行分离,判明这些黏性物质是由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和鼠李糖等糖类组成。而这些黏性物质的持水性很好,如正常活性污泥的结合水约为90%,而非丝状菌性膨胀的活性污泥结合水可高达380%。污泥絮体压缩性能变差,就是因为黏液中吸附了过量的结合水,止了絮体的快速沉降。

引起非丝状菌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有:①废水的成分引起菌胶团菌的过量生长,主要是含有高浓度的脂肪和油酸成分。另外,糖类等碳水化合物含量多的废水中,活性污泥能够很容易地将其生成高黏性多糖类。一般处理生活污水的活性污泥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占可挥发性固体(VSS的15%~20%,发生非丝状菌污泥膨胀后,该比例可高达到90%。②污泥负荷过高或进水中某种营养物质不充分,例如氮缺乏、磷缺乏或痕量元素(如铁缺乏)。③在某些条件下,选择器也会刺激菌胶团菌的过量生长。④在厌氧或缺氧的生物除磷系统,聚磷菌的过量生长,例如 Acinetobacter spp.细菌被胞外多聚物胶合在一起形成大的菌落致使沉降性变差。⑤低温。

目前,专门介绍如何防止和控制非丝状菌污泥膨胀的文献相对较少。Jenkins等1986年曾报道因为营养物质缺乏所引起的黏性污泥膨胀(非丝状菌污泥膨胀)并不能通过以往的控制丝状菌膨胀的方法(如添加聚合物,加氯或投加双氧水)来控制。投加无机、有机混凝剂或黏土助沉的方法是目前最常采用的抑制非丝状菌污泥膨胀的方法。但是,还有研究表明投加无机混凝剂对增强污泥沉淀效果并不明显,而投加一些阳离子高分子混凝剂,虽然可以改善污泥的沉淀性能,但有时会出现当不投加时,污泥膨胀反弹的现象另外,高分子混凝剂价格比较高。van Leeuwen于1988年利用臭氧成功地控制了南非某处理燃料合成废水的活性污泥法中所发生的非丝状菌污泥膨胀。实际运行中,这些方法可能会受到运行费用或场地条件等限制,而且其他物质的加入还可能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

(0)

相关推荐

  • 活性污泥系统的常见异常现象与对策

    活性污泥系统的常见异常现象与对策

  • 推荐收藏丨学会这些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的技巧,从此告别加班!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厂生化系统调试.后期稳定运行和工艺调整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指示作用,通过对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状况进行镜检,可以获得该活性污泥的相关性状信息,对生产运行管理起到一定的辅助参考作用.  活 ...

  • 【水处理必看】污泥膨胀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总结

    什么是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中常见的一种异常现象,是指活性污泥沉降性能恶化,随二沉池出水流失.发生污泥膨胀时,活性污泥SVI值(1g干污泥所占体积,ml/g)超过150时,预示着活性污泥 ...

  • 污泥膨胀的应急管理措施

    每年在这个时间段,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的污水厂容易爆发污泥膨胀,也就是污水厂内俗称的翻泥,主要表现在二沉池活性污泥基本没有泥水分离和沉淀压缩的效果,二沉池内沉淀泥位上升到沉淀池出水三角堰,随水大量流入到后 ...

  • 污水厂应对污泥膨胀的技术管理(下)

    活性污泥膨胀的中篇讨论了活性污泥膨胀中的丝状菌膨胀,在现阶段的污水厂工艺中,针对除磷脱氮工艺进行了选择区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丝状菌的膨胀出现的机率,但是很多污水厂仍然持续的出现污泥膨胀,即使采用 ...

  • 污水厂应对污泥膨胀的技术管理(中)

    对于污水厂来说,污泥膨胀分为两大种类,其中一种是丝状菌膨胀,这一期的公众号就围绕丝状菌膨胀的管理控制来进行污泥膨胀的技术管理探讨. 丝状菌在活性污泥中,是具有良性和劣性的一种特殊的微生物种群,它是负责 ...

  • 污水厂应对污泥膨胀的技术管理(上)

    绝大多数的市政污水厂都是采用的活性污泥法作为主要的污水处理的核心,活性污泥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必要性和优势已经在前面的文章中多次提到了,就不用再展开讨论了,但是活性污泥法在实际运行中,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 ...

  • ​如何应对生化系统「污泥膨胀」现象和影响?

    写在前面: 2021年,水圈学院原创的「高手面对面直播系列③」继续开启,今年首场水圈憋了个大招,这场是由水圈学院特聘讲师-三丰老师带来,交流主题是"污泥膨胀"相关的分享(报名链接在 ...

  • 【干货】污泥膨胀的原因你知道吗?

    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工艺中常见的一种异常现象,是指活性污泥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沉降性能恶化,污泥随二沉池出水流失.发生污泥膨胀以后,流失的污泥会使出水SS超标,如不采取控制措施,污泥继续流失会使曝气池的 ...

  • 污泥膨胀、上浮、解体、老化的解决办法,都在这里了!

    污泥膨胀、上浮、解体、老化的解决办法,都在这里了!

  • 8个字吃透污泥膨胀,识别、调优、控制、灭杀!

    关于污泥膨胀的研究不可谓不多.相关数据显示,仅2020年一年研究污泥膨胀的论文期刊就多达2000+篇. 但其中复杂的数据.晦涩的理论,却让从业者的认知停留在表面,无法做到真正落地.污水处理厂仍然要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