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选择收藏建盏?如何看待建盏的所谓“瑕疵”?
古陶瓷收藏中,有句俗语“瓷器毛了边,不值一文钱”,然而这句话却不能简单套用在建盏身上。明清瓷器烧制工艺成熟,一般都是批量生产,瓷器之间差别不明显,最重要的区分标准就是品相。宋元以及之前的高古陶瓷,比如建盏这种艺术成就比较高的瓷器却不适用这句话。原因也很简单,烧制难度高,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建窑,作品多样化到极致的窑口,可以说烧制每一只建盏都独一无二。当然,质量是随机的,瑕疵的概率与建盏的质量成正比。
每一只优秀的建盏都是在大量废品上面产生的,越是品质高的建盏,烧成的概率越小,从大量的实物和图片中也不难看出这一点,完美的建盏真的是可遇不可求。不论是收藏什么品类,首要因素就是美感和艺术。但对于“美”,每个人的着重点又不一样,也可以说审美不同。而器物的内涵往往比较容易被忽视,内涵源于历和史文化,建盏自然兼具美感与盛誉,这也很多人开始选择建盏。因为原料和工艺的特殊性,所以决定了建盏的超低成品率。对于真正的纯天然制盏,一定出现周期性重大瑕疵的问题,这个是无法绕开的。
建盏或多或少都有玄釉,古人的审美观把这种认为是古朴自然、人为无法控制的美,也俗称“釉泪“。而且建盏的“釉泪”美不胜收,也是很多盏友所追求的。开片是建盏的一种自然现象,匠人掌握了开片的规律后,还将开片釉作为一种特殊的瓷器装饰。对于建盏,开片随机,有的是烧成就出现了,有的则是在使用建盏中出现,这些都算是正常现象。如果靠近建盏仔细看,会发现一些建盏的釉面上有细孔,很多盏友对此都有疑问,这些小孔是瑕疵吗?事实上,建盏的烧制过程,决定成品中会出现小孔。
众所周知,建盏胎土用的是含铁量高的粘土,古今有才华的工匠都不可能完全消除表面的小孔。但是这些匠人已经尽量使毛孔尽可能减少。所以这种小孔很正常,不影响美观和正常使用。好多盏友玩盏,就为了看建盏的变化,希望建盏能够赶快养出彩。但养盏如烧盏,结果固然重要,最好不要一味为了追求所谓的七彩,就放弃了养盏的过程。选可养之盏、用可养盏之茶、再加一个简单的方法,剩下的交给时间就行了,千万不要心急。
建盏烧制所使用的是原矿釉,材质为天然所取,胎土也是当地特有的。斑纹的形成是釉与胎体双重的结果。因此,两者无论哪一方面出现了不平衡因素,都必然会造成釉面和色彩变化,建盏釉色烧成范围较窄,高低1℃斑纹都会出现变化,如此窄的临界点,当然更容易不均匀。建盏烧制成品率低,难点多,一般瑕疵品都是当场砸掉,不会直接流入到市场,这些全部砸掉的瑕疵品都算在成本中。再厉害的建盏工艺师,都没法保证其成品率。所以,如果在意建盏的品质,就尊重建盏的价格,一分价钱一分货,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