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碗茶歌》里被我们忽略的
茶诗新语
(下拉翻页)
♬
♫
♭
♪
♬
♩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 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
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 到头还得苏息否。
卢仝的《七碗茶诗》想必爱茶的人都听说过。这节选于《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的一部分,一千多年来被世人以各种艺术形式加以呈现,有书法,有绘画,有雕刻,更有体会其中玄妙者,以茶入道。
“茶仙”卢仝写这首茶诗的时候,是出于文学家的创作,信笔写来,心之所至,恣意横流,还是出于茶人的体会,真的由茶而深入玄妙呢?这个问题今天的茶人倒是可以嚼一嚼。
一碗喉吻润
茶的基本的功能解渴。这也是我们人最容易体会到的功能。通常只有当我们的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之后,我们才有可能去追寻精神上的需求。所以,《七碗茶歌》在这一点上也是自然而然的。第一碗下去,口上的饥渴解了。
二碗破孤闷
接着喝第二碗的时候,就由茶开始关注到内心的感受了。内心是什么?是孤闷的。当时的社会风气让卢仝深恶痛绝,然而却没有力量去改变。虽然拒绝入仕,对百姓的疾苦却又不能视而不见。然而,当这一碗茶下去,一切的忧愁都不见了,至少说暂时不见了吧。
这让人联想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世人总认为酒可解忧,其实茶亦可解忧!茶的解法是另一个角度,不是掩盖,是涤烦。如果你还认为茶不能解忧,只能说明我们对茶的理解和体悟还不够深刻。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是的,孤闷破了。这么好的东西,我们就停留在这样的“舒服”中去了吗?不再作为?显然不是。作为一个诗人,思想深度总是有的,还有一些需要抒发的吧,需要呈现的吧?
总是想把这种美妙表达出来。想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然而,搜完枯肠,却“唯有文字五千卷”。这五千卷文字都不能表达这种美,这种舒坦,这种淋漓尽致的清净。
唉!搜什么枯肠啊,不搜了,不寻找了。费那个劳什子干什么呢?干脆喝茶吧。这一点其实和“吃茶去”的公案颇为相似。
于是,来了第四碗。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这一碗就把所有的“杂念”放到一边了,专心的去关注茶汤入口之后所带来的感受:身体微微有些发汗了,毛孔开始打开了。同时因为身体上的舒坦,也让心里特别的放松。那些让人不快的事情都顺着这张开的毛孔散了出去。此时,为后文的“清”埋下了伏笔。可以感知的是这个伏笔不是刻意的,来得特别自然,是作为茶人的真实感受。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当杂念、胡乱的思虑去掉之后,我们的才真正地体会到“清”。这里的清是身心同步的。而且是因为身“清”了,所以心也“清”了。这和“心生种种法生,法生种种心生”是同样的道理。
身体清了,心也清了,此时的境界(感受)是愉悦和满足的,同时也是空灵的,所以,第六喝碗下去的时候内外通透,和做神仙的感觉几乎是一样。
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生清风
从第四碗开始出汗,到第五碗第六碗,身体的感觉也是越来越好。此时,真是美妙啊。内外通透,飘飘欲仙。有意思的是,最后一碗,明明是说吃不得也,却也是吃了的。顿觉觉得两腋习习生风。
喝茶至此,美啊,清净啊,这要成仙啦!茶人的感受引发了诗人的喷薄,后面的“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几近胡言乱语,然而,你却会发现这一切都是一气呵成。
不得了,我要成仙了,我要乘风回去!回哪儿呢?回蓬莱山。山上这些神仙啊都司掌着下土(人间),地位是清高的,没有风雨(痛苦)。
然而,你知道吗,那地下的芸芸众生,他们的都命在一线(堕在巅崖)受着苦哪。
这时候茶人、诗人、仙人转身一变,以沧桑世人的面目在滚滚红尘之中朝谏议发问:这些苍生的苦有尽头吗?他们能得到修生养息的机会吗?
诗的末尾的这个反问,极为有力。刚刚还陶醉在茶香里,突然听到惊雷。全诗因为这个反问,立刻拔高了思想价值,茶也因为这样一问,在涤烦功能后面凸显出真实、清醒地面对。
人们从诗里看到了茶的各种功能,有人总结是七大功能,然而卢仝没说的,但是做出来给你看的,就是茶的最大的功能:清头脑。
茶喝起来很好,很美,然而百姓呢?如果能让百姓得以修生养息,可以安生立命,那就更好了。为了这些好茶,多少百姓不得将息。
读到这里,我觉得深深的惭愧。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背后,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付出,多少人在忙碌,占用了多少地球资源。
喝到好茶,惟有感恩,慈悲。
我们只有知道了这个世界的残酷,才能更多的去珍惜,才能更加慈悲、包容和满足。
End
茶友正在阅读
微信名:一如茶香
微信ID:yiruchancha
有浅析 有深读 有知识 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