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半夏泻心汤治疗妊娠恶阻验案 -- 马氏妇科

高楚楚

初诊:2015年4月2日。伍某某,37岁。因“停经13周,恶心欲吐50天”就诊。

患者现停经13周,50天前开始出现恶心欲吐症状,现每天约呕吐3~4次,泛酸明显,曾注射奥美拉唑针1次,未见好转。嗳气不多,口苦,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中医诊断:妊娠恶阻。

治法:调理肝脾,和胃止呕。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味。

半夏9g  黄芩6g  干姜6g  党参15g  炙甘草6g  黄连3g  大枣4枚  吴萸(水泡7次)2g  炒粳米30g  苏梗10g  瓦楞子30g,5剂。

二诊:2015年4月7日。症状较前明显好转,呕吐减少,泛酸减轻,舌脉如上。

方药:中药守上方4剂。

三诊:2015年4月11日。泛酸除,呕吐基本控制,日吐1~2次,嗳气,口涩。

方药:中药守上方加蔻仁(杵冲)5g,5剂。

按语:张景岳曰:“妊娠之妇女,恶心呕吐,胀满不食,谓之恶阻。”或为脾胃气虚,或者内有积滞,当辨其虚实。该患者恶心呕吐五十天,泛酸明显,偶有嗳气,口苦,未见烦闷胀满,乏力困倦等症状,此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木乘脾土所致,虚实夹杂。治以调和肝脾,抑酸止呕为法。张仲景《伤寒论》之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之痞证。半夏乃健脾气化痰滞之主药,干姜守而不走,护脾土散寒邪;黄芩、黄连苦而燥湿,参、枣、草固护脾土,谓辛开苦降,寒热平调,补泻兼施之名方。马老师用吴萸汤泡七次,去其毒性,取疏肝理气之效。米仁祛湿健脾,苏梗理气安胎,瓦楞子抑酸止呕,全方以补为先,兼燥湿理气,抑酸止呕,充分体现了中医的治疗特色。而奥美拉唑之类的质子泵抑制剂,原理是抑制胃酸分泌,“治标而难治本”,故其效不佳。5剂后症状好转,守方治疗以善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