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抗癌一哥”:到底有多惨,才可以拿来“卖”?

继罗尔之后,被称为B站“抗癌一哥”的up主“虎子的后半生”,再一次陷入了“卖惨”的舆论风波之中。记得在罗尔事件时,我曾先后写过两篇文章——《罗尔事件:是非之上 还有慈悲》、《罗一笑没能站住,你的良知能不能站住?》,当时我曾谈到一个观点,“我们当然希望,穷人和病人不靠新闻和故事也能不至绝望,但这需要人性与社会制度的慢慢健全。如果暂时还不能做到,能讲故事的就先讲故事吧,至少他们的需求,要先被听见看见。”

但“讲故事”还是要有两个前提,一是真实,这是基于事实层面的;一是真诚,这是基于态度层面的。

对照这两个标准,我们再来看“虎子的后半生”所讲的故事,虽然并非虚构,但却有失于诚。或者说,他在B站上营造的“凄凄惨惨戚戚”的抗癌人设,和在“大众点评”上展现的花天酒地的消费形象,确实会在公众心中造成撕裂感和不信任感,这也就难怪会引来公众的质疑。

但是,比起“虎子”在“悲情叙事”上的缺项,一些自媒体发文指责他“靠肺癌卖惨月入十万”、“两年内共打卡过 500 多个高端消费场所”、“拥有豪车豪宅”……就明显是缺德了,他们非但不比“虎子”高尚,甚至更为可耻。

通过《新京报》等权威媒体的报道,以及多家医院的证实,“虎子”确为癌症晚期患者;至于所谓的“高端消费”,其实更多是大众点评的“霸王餐”中奖,虽然大众点评官方账号回应称,该用户2019年全年霸王餐中奖次数为个位,但“虎子”出示的账号记录显示,自2017年5月起至今,他其中一个手机账号的中奖记录共为44次,包括2019年的9次,也就是网站官方所说的“个位数”,而他在直播中也实际展示,两个账号中奖记录加起来确有80多次之多,还有一些可能是出于虚荣,只有打卡没有消费的;所谓“三亚百万豪宅”,只不过是建筑面积80多平米的二手房;至于商铺,有的已经转让,有的已经倒闭;至于宝马车,也是生病前贷款买的,是最便宜的一款总价20万出头,“车卖了也没多少钱,加上看病、接送孩子还用得到”,而且现在已经“准备卖了”;至于靠自媒体“卖惨”月入10万更谈不上,“B站上每个月收入在几千元不等,最低大概2000元,最高比如5月有6000元”……

从这些事实来看,“虎子”可能没有我们想象或期待中的那么惨,或者他讲述的故事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每个人对于自己处境的认知,与旁观者的视角和理解总是不同的。更何况,谁也不希望因为生病,而让自己的家庭跌入谷底,想尽一切办法缓解这坠落的速度,纵有失格之处,也是人之常情。

至于说他是“卖惨”,那么我想问的是:“惨,到底可不可以卖?”或者说“到底有多惨,才可以卖?”

在我看来,如果卖的确实是自己的“惨”,还是无可指摘的,毕竟,这是他们在悲惨世界中能抓住的唯一救命稻草了。

至于“到底有多惨,才可以卖”,我觉得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价值认知和行为方式,有的人哪怕再惨,也不肯向人求助,这是他的自尊;有的人稍遇危难,就要发声求援,这是他的脆弱;有的人看见乞丐,就会心软给钱,这是他的善良;有的人见人倒在路边,也会远远躲开,这是他的自保……

这些本都没有什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你不能因为你承受痛苦或感知痛苦的心理阈值过高,就去苛责别人不该“卖惨”或者不该帮助“卖惨”,就像你看到一个人落到水中,非要等他淹透了才肯去救或者才肯让别人去救,那么,你虽不杀伯仁,伯仁却是因你而死。你可以不锦上添花,但请不要雪上加霜。

我最烦的就是,一些从不奉献爱心的人,却最爱指责别人消费爱心;一些喜欢消费别人悲惨的人,却偏偏要去指责别人卖惨。

人啊,可以有私心,但不可以有恶意。   

小说家茨威格说:“每个人在别人面前都在演戏,可是谁也没有欺骗谁。”但演戏的人,如果能多一些真诚;看戏的人,如果能多一些善良,台上台下,就会皆大欢喜。

没有君子,不养艺人,这是“大实话”。

也许,你还可以看看——

罗尔事件:是非之上 还有慈悲

罗一笑没能站住,你的良知能不能站住?

《我不是药神》:看得见他人痛苦的人间,才有希望啊!

乔任梁之死:你只看到SM或抑郁,却没看到死亡和痛苦

妈妈割肝救子 爸爸放弃妻儿:是谁出的题这么难,到处找不到正确答案

“江山给你们,朕玩够了,拜拜”,那个患癌女孩离去的样子,真的好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