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光山、商城余氏源流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光山、商城余氏源流

民间口述历史,代代相传,最不能忘记的是祖宗。小时候常听父亲讲,我这一支余姓来自江西,祖上有位名人是金刚台“余少保”。长大后才明白,“少保”是官名(虚职),为从一品,余少保名余思铭,少保一职为死后皇帝加封,因其生前为从三品,不可能直接加封到从一品。或说余少保乃余思铭之父余普清者,认为“因其子有功加封少保”。--这种说法不可信,因为以余思铭从三品之职而加封其父从一品,说不过去,况且“无功不受禄”,后来跟朱元璋打天下的是余思铭而不是余普清。而且余普清死后只追赠正三品虚职。

金刚台在商城县,为光州重镇、大别名山。宋嘉熙元年(1237)因兵乱,光州治所曾移徙金刚台。元朝在金刚台设达鲁花赤,驻兵数百。

2017年清明节前夕,4月3日,商城县余集镇余氏宗祠长茅余氏“荟萃堂”举行隆重开祠庆典及颁谱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余氏宗亲共5000余人参加庆典。“荟萃堂”三字为余秋雨手书,并送“弘扬祖德 敦亲睦族”书法作品一幅以示祝贺。余集镇余氏宗祠分前殿、中殿和后殿三进,后殿内有一联:“普清祖迁大别山大鹏展翅辅明主威镇四海 思铭公守金刚台金戈飞骑佐元璋定鼎九州”。

据明嘉靖《商城县志》、清嘉庆《商城县城》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商城县地名志》载:余普清祖籍江西饶州府瓦屑坝,元朝至正五年(1345)四十六岁中进士,授平章。时见国政不纲,辞官归隐。率族人迁湖北省,后再迁商城县金刚台西北孤山北麓山谷中的清龙寺安营扎寨。随从余氏迁来的还有外姓杨、黄、张、李等。元末1351年爆发白莲教、红巾军起义。余普清及其长子余思铭组织义军积极响应,攻占金刚台,赶走达鲁花赤,一时从者万人。元朝多次派军队围剿,最多一次派兵数万,山寨被攻破,后又被余思铭率义军夺回。1358年余思铭率队归附安丰(今安徽寿县)徐寿辉部,1364年归附朱元璋,奉令赴汴京从胡大海。洪武十一年(1378)诏征西蕃,病卒于途,封葬于商城县隆门里(后改名余家集,今余集镇),长子余亨袭其官任宁夏指挥使佥事。妻胡氏生七子,亨、庆、端、高、瑞、元、贞。此兄弟七人后裔,分别迁徙鄂、豫、皖三省十一县市。故余普清、余思铭为鄂豫皖大别山区余姓之祖宗.,源出长茅余氏。

元末战乱导致人口大量减少。从1351年爆发农民起义到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战争已经打了十八年,但并未平息,朱元璋建国后仍南征北战,又经过十多年才统一全国,前后战乱时间达三十多年。

洪武年间发生两次大的人口迁徙,一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二是“江西填湖广”。伴随这些官方强制移民的,是余思铭的几个儿子也分别向河南、湖北和安徽移民。离商城县最近的光山县余姓自然多是余思铭的后裔。少年时我曾见过一次宗谱,记不得祖上是余思铭七子中的哪一位了。

据《中华余氏总谱》记载,在宋代,余良植(字才卿)、余彦功(字成初)、余彦广(字国才)三人曾先后出任光山县知县。但这三人在光山县留下后裔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古人都是归老或归葬故里,很少在为官之乡定居并留下后裔。另据福建揭阳县余氏宗谱记载,有一支余氏从福建迁移到光山城关居住,并留下后裔,不详。

新县尚未成立时,1929年至1930年间统计,光山县共有余姓五支派系,分别居于浒湾(今属新县)、千斤余店(今属新县)、余家新祠(麻栗树坡余家响塘)、五岳、寨河余畈。当时五支派曾进行过一次合谱,但只有三支参加签字,分别是余家新祠、五岳、余店。1995年新、光两县余氏再次合谱成功,所有支系并为一派,签字的各支包括:光山余家新祠、光山五岳、新县千斤余店、新县浒湾、光山寨河余畈、新县泗店余畈余河、光山泼河余庙、光山泼河何尔冲。我父系这一支原属新县浒湾支系。

1995年新光两县新修宗谱谱首,保留了原谱的《余氏宗谱创修总序》《余氏宗谱序》《例言》《家训》《家规》《谱派序》《祠堂冬至祭文》《祠堂序》《墓图序》等文章,一些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有的未收入,有的作了修改后收入新谱。虽然如此,但后世仍可窥视原家谱的全貌。新续谱的主要内容有:《续修余氏宗谱序一、序二》《原谱简介》《例言》《家训》《新修谱派字样》《谱派演变小引》《余氏源流探考》《人物录》《载二公支下田定密言世系》《载二公后裔迁徙地名表》《编后记》。我并未得见宗谱,但据此可知,新光二县余姓源自余思铭七子中的两个儿子。

余普清、余思铭系江西武陵(宁)长茅良公的后裔,元末因兵乱(原谱称元初有讹)由武宁迁至商城县。后裔又继迁光山县(1933年析出新县)各地,六百多年中已椒衍二十多代子孙。民国二十九年光山县余姓人数已达三万余人。余姓为新县排名第九大姓氏。

寻访迁商城新县的余启章

余启章 生父良时

大约于清朝乾隆年间从湖北省兴国州永城里官路口(现在地址湖北省大冶市金湖办事处四斗粮村海螺山下余村)迁移河南省商城县宴家冲(现在地址大约是新县周家河余家冲一带)

有知道大约地址的信息和地址的宗亲请跟帖留言或联系本人

寻字派

妙道见金木,学善际家之。

世正宗大有,福国自隆熙。

仕成功业远,文运天开奇。

玉明春光发,德敬臻祥宜。

祖籍在江西余干或武宁一带,1358年左右有江西迁入湖北黄陂,在清朝有之字辈迁入河南,现在是熙字派,如有与此字派相关的请跟帖或联系!

原河南布政使余炳焘世系表

1、禹--2、罕--3、正心--4、如松--5、日新--6、克正--7、复古--8、璧星--9、良乡--10、可立--11、一诚--12、培桂--13、种德--14、通海-- 15、文正--16、日章--17、尚炯--18、进之--19、乐生--20、文成--21、日方--22、桃夭--23、从古--24、讠忠--25、芫--26、石塘--27、冈陵--28、大柳--29、汪固--30、坎--31、土自之--32、酉守均--33、济--34、玄伸-- 35、子明--36、大业--37兴国--38洪浩--39、由余--40、幺克父--41、德卫--42、越--43、汶--44、廷宾--45、尧--46、植--47、春--48、良--49、遇--50、邦--51、檀--52、无颇--53、仁瞻(迁丹阳)--54、纯--55、美--56、法--57、蝉(迁遂安)--58、肇--59、讽--60、默--61、钅共--62、大韶--63、旭--64、寿--65、原显(字光大,迁珠水社)--66、略--67、敬让--68、文昌--69、世玉--70、钦(迁蓝田)--71、庆仁--72、文康--73、汝玉--74、日辉--75、义明--76、端--77、鹄(端公五子,又名同)--78、珙--79、匡应--80、达--81、防--82、仲寻--83、安(迁山东寿光)--84、服--85、几--86、会-- 87、天佑--88、森--89、洪(迁宁波鄞西望春乡)--90、英--91、舜--92、诚--93、光之(迁绍兴潘坊坞)--94、槐--95、庆元--96、亨一-一97、子陵(迁冢斜)--98、贤--99、福员--100、永潮--101、滨--102、国士--103、钲--104、一昆鸟--105、宗儒--106、伯龙--107、文彦--108、元襄力--109|、炳焘

注:红色为一字.

此世系表为求证而已,希各位宗亲提出质疑见解,特别是80代达公后的世系.

余氏世系进了这网站后发现流派较多,特别是在由公之前,由公至钦公中间,钦公之后也有不同流派,主流是良公派.余氏人物多不见正传,所有流派的特点就是把余氏几个上正史的人物进行衔接,无从考证.因此想把天下余氏串为一家,大家能明世系,知远近几乎是不可能.只能根据各自流派相近进行靠接,因此我们现在主要探究钦公以后的世系情况.

我们家谱中与芳山交集的是仁瞻公至端公六子分迁,他们是三子永公,我们是五子同公。这一段世系基本是一致的,这以后不同到情有可原,可是仁瞻公以前的世系竟是各派各表。我们同公(鹄公)支下的,家谱代表是《蓝田余氏统宗世谱》和休宁县余村《新安余氏世系谱像》,二者表述基本一致。我个人总倾向于蓝田派,毕竟人家还是留在根据地。

河南信阳长台关余氏

清乾隆年间编修过一次记载的是 明初 从江西南昌府新建迁到信阳长台关

1.余谟

2.余进升(1594-1674)字失忘 号溪袭 以子贵例封将军 生于明万历甲午二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亥时 卒于康熙甲寅十三年十月初一戌时 享年八十一 葬长台关西祖茔有合墓碑 浩封勇敢将军正四品 应加奉国将军护军正二品 五子 至下七代文字辈204人 希孔(一门1-23) 希贤(二门24-81) 延俊(三门无后) 希圣(四门82-176) 希闵 (五门177-204)

3.余希圣(1625-1699)字孔修 生于明天启乙丑五年七月二十日辰时 卒于康熙乙卯三十八年闰七月二十一日吉时 享年七十有五 葬余家印台上 向西南 子四 仪 伦 倜 仁

4.余伦 (1655-1733)字序生 生于顺治十二年五月初六日子时 卒于雍正十一年七月十五日午时 享年七十有九 葬祖茔下亥己向 子六 管 珏 琮 瑚 玳 瑁

5.余瑁 (1698-1777)字东侯 生于康熙戊寅三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亥时 卒于乾隆丁酉四十二年五月初八日寅时 携第三子居吴家店南板桥 因葬店西南黄家塘 夫人陈氏 子三 大椿 大纲 大鉴

6.余大鉴 (1739-1787)字龙勋 太学生 生于乾隆己未四年六月 卒于乾隆丁未五十二年 夫人聂氏 子四 克俊 克娴 克柽 克学

7.余克学( 1778-?)子四 心衡 心泰 心解 心盼

8.余心泰(1808?-?)子三 文义147 文圃- 文德148

9.余文德 文字辈148/204(1848?-?)子四 思恭 思敬 思元 思安

10.余思敬(1880?-?)夫陈氏 子一 瞻运

11.余瞻运 (1905?-1937?)夫张氏 子一 祈振

12.余祈振(1933-2007)夫鲁氏 子五 世义 世勇 世刚 世强- 世杰

我是江西南昌新建县余氏,不知道是从南昌新建的哪里迁到河南信阳的?

河南项城余家营余氏族谱

河南项城余家营余氏族谱

宗支源流

项城市高寺余家营其始祖余元选,约生于顺治年间,康熙年间从江西带着三个儿子来河南避难。据传当时江西老家也是官宦之家,只因长子打抱不平伤了地痞流氓的命,吃了大官司,乡宦通信才逃出。

班辈字派

应连师范裕显洋,世德卓成乃永昌。岚玉前程福泽广,光辉勇跃同天长。

家族世系

来祖,余元选(生三子):长子,佚名,潢川下路奔罗山。二子,佚名,高寺落脚后,到范集西南落户小余营 。三子,余子展

余子展(生三子):长子,佚名。二子,佚名。三子,余梦桂。

余梦桂:子,余荣祖(太学生,生七子)

余荣祖(生七子):长子,佚名。二子余烽修。三四五六子,佚名。七子,余烽运

余烽修:子,余克重

余克重(生三子):长子,余应升。二子,余朝升(六品衔)。三子,余晋升

应字辈余朝升(生二子):余连绶。次子,余连萼(进士三品衔)

连字辈余连绶:子,余师铭(南阳府学正,六品衔)

师字辈余师铭(生八子):长二三子,佚名。四子,余家骧。五子,余家骢。六子,余家骥。七子,余家骆。八子,余家骅,字步衢。

范字辈余家骅(生六子,三女):前妻,余张氏生长女,余国瑛,婿赵本善。长子,余国璋,媳江云珍。后妻,李芳衢生次子余国玺,媳杨桂英。三子余国琳,媳杨荣枝。次女余国珍,婿胡建国。三女余金花,婿罗长康。四子余国龙,媳赵香丽。五子余国鹏,媳刘丽。六子余庆刚,媳赵淑贞。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定远乡春秋村张河组 有余姓居住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山店乡畔店村 有余姓居住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山店乡鸡笼村 有余姓居住

据说我的先辈是从河南信阳罗山县迁徙至浙江湖州,太平天国时期曾祖父的父亲(光字辈)兄弟二人迁徙到安徽芜湖,不知是否和你同支

我是河南邓州裴营乡

我们当地余氏家族是一个大家族,始祖宗三系明洪武二年由河南固始县西关厢迁邓北大埠口(现大王集),从始祖宗三自明洪武二年迁邓北已637 年,延续24代,由当初始祖宗三之孙的兄弟三人(分别居住邓州裴营乡余大庙、大余营、和小余营)如今发展到两万余人,包括迁出的同祖成员,这是2002年前对两省(河南、湖北)四县(邓州、镇平、内乡、湖北老河口)的不完全统计。通过以往的碑文在我村查询到我这辈人是迁道此的20世人,我下面还有四辈人,目前我们村是八世同村。从十九世-----三十八世的辈份起是由当地清朝时期的奇才庞振坤所续,共续20辈。泽(得)、乐、焕、增、锦;海、桂、炳、培、钟;河、树、照、坤、锡;鸿、榜、燃、均、铭。其中(德和泽)不分,意思是同一辈份。在这20辈之前的后两辈是汉、清。从这20辈的宗续辈份中看,是由天干地支和金木水火土结合而生成的,有一定的学问。

河南省南阳市陆营镇下范营村余氏溯源

陆营镇下范营村余氏溯源

在铺黄缀绿的白河西岸,在磨山、羊山余脉的南头,座落着一个美丽富饶的农家村寨,它就是南阳市卧龙区陆营镇的下范营村。该村由下范营、上元寺、稍庄三个自然村组成,有人口四千多人,其中余姓约有400多人。

木有本,水有源,人类有祖先。“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寻根问祖,究本溯源,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是许多南阳人梦寐以求的夙愿。下范营的余文甫,尽管只有四十多岁的年纪,目前从事建筑工作,家庭经济条件不算宽裕,但他却是一个家族事务的热心人。早在二十几年前,文甫就东奔西跑,收集余氏谱牒及支系资料,收集余氏先人的轶闻遗事,以期与各地宗亲汇聚一堂,缅怀先祖恩德,共商族务大事。他嘱笔者写成此文,算是对祖宗的一种告慰,也表达了与族人联谊的企盼。

下范营的余姓从何而来待考。

据碑文记载,明朝中期,始祖坟在上元寺南边。上元寺位于今跃进四渠东岸。宋至和元年(1054年)建兴国寺,明朝又称上元寺,是一处香火旺盛的风水宝地。在寺旁建墓地,余氏当有远见卓识。

下范营距上元寺很近,从始祖之后,其子孙的坟莹也有埋在此处的,形成了墓园。

碑文记载的一世祖叫余化龙,字腾蛟,曾在李自成军队中任过职。这是因为,明朝末年,朝廷统治黑暗,黎民涂炭,官逼民反,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南阳就有白石、鲁和尚等在叶县、舞阳一带举义兵,进攻宛城。南阳人郭四、侯驭民、郭三海聚众起义,被明总兵左良玉镇压。邓州农民张三崇、张显吾聚众起义,与张献忠部会合后,共破邓州城,杀知州孙泽盛、同知薛应龄等。叶县刘保儿、新野张白虎、舞阳杨四聚众起义,对抗官府,旋遭镇压。崇祯十一年八月,马进忠、罗汝才等13家农民起义军聚会南阳。十二年,南阳府属地发生蝗灾、旱灾,民大饥。十三年又遭特大旱灾,五个月未下雨,民大饥,人相食。在这种情况下,李自成的部队从陕南入南阳后,很短时间就发展到一万多人。南阳不少民众都参加了义军。余化龙也于此时加入到李自成的军队中。

余化龙自幼学武,勇力过人,善使刀枪,乐于扶贫行善,在乡邻中有较高的威信。加入闯王的部队后,他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当上了小头目。参加了义军两度攻破南阳的战斗,看到了义军杀末代唐王朱聿镆于城西麒麟岗上及杀总兵猛如虎、虎大威、知府邱懋素等壮烈场面。义军到襄阳后他留守南阳,死后葬在下范营,后世祭祀的香火不断。

二世祖余昆、余仑二人。

三世祖余兆春、余兆秋。(迁入南召县,失去联系。)

四世祖长门余仙。

五世祖余克昌(清康熙时期)。

六世祖余海、余潮(无后)

七世祖余长青。

八世祖长门余林迁入田荒。李庄,绝后,次子余茂一支发展成为一个大家族。

九世祖兄弟4人,余天发、余天祥、余天顺、余天池。文甫是属于三门余天顺这一支系的。余天顺赊玉皇庙土地十八亩,勤奋耕耘,家境渐好。

十世祖余亮,生于乾隆年间,妻张氏。

十一世祖长门余万仓妻范氏、邬氏。次子万年,妻庄氏、王氏。文甫是万年的后人。

十二世兄弟三人,长义、次仁、三栋。余仁传承如下。

十三世心乐(继于余义)配蔡氏,心成配乔、李氏,心善配张氏,心光配陈氏。心光支系如下。

十四世长治平,配肖氏。次治太,配李氏。

十五世明云配姚氏;明付,配邢氏;明举配王氏。

十六世,明举生五子,文宝配罗氏,文停配周氏,文亮配聂氏,文甫配范氏,文典配方氏。

文甫子学谦,为十七世。

治平后裔:明云生遂文、文成、文进、文志;明付生文贵、文臣。

余天顺长孙万仓的支系如下:

十二代:余和、余安、余贵。

三代:心魁(继于和)、心平、心敬、心田、心正。

十四代:治惠、治恩、治国、治芒、治湾(迁曲沃)、国和、国顺、国永(迁哈尔滨)、国太(迁马山口)。

十五代:明礼、明德、明甫、明道、明池、明林、明海、明贵、明永、明富(迁曲沃)、明照、明信、明成、明龙。

十六代:文祥、文彦、文喜、文庆、文 、文宾、文钦、文和、文良、文科、文章、文安、文学、文强、文朝、文来。

万年后裔余义支系如下:心乐、治安、明仁绝。

余仁支系心成后裔如下:治全、治富、治武、明魁。心善支系如下:治长、治文、治德、明合、明洲、文焕、文照、文中、文彩、文群。

余栋后裔如下:心太、心傅、治秋、治亮(继于心傅)、治芳、明祥、明荣、明先、新芳、文芳、文汇、新德、新举、新科、文革、文旭、文华、文波。

余天发、天祥、天池、化礼的后裔待整理。

余氏在公元一九九三年立的宗谱宗派是:

心治明文学 林中更茂盛

光德照汉景 进传冠树正

振兴同思惠 尚怀定崇庆

高庭承太宗 世风周春龙

余文甫告诉笔者:“人人都有祖,人不可忘祖。论起家史,祖先为谁,来自何方,属于何门何辈,一定要把来龙云脉搞清楚。正因为如此,谱牒的整理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繁杂的工作,有待于族人齐心协力,共同行动,积极提供各种信息和资料,序昭穆,考世系,收宗族,明世次,别亲疏,使人不忘乎本末,并加强联谊,把余氏的孝道文明,敬宗爱族精神弘扬开来。”

我是河南邓州裴营乡

我们当地余氏家族是一个大家族,始祖宗三系明洪武二年由河南固始县西关厢迁邓北大埠口(现大王集),从始祖宗三自明洪武二年迁邓北已637 年,延续24代,由当初始祖宗三之孙的兄弟三人(分别居住邓州裴营乡余大庙、大余营、和小余营)如今发展到两万余人,包括迁出的同祖成员,这是2002年前对两省(河南、湖北)四县(邓州、镇平、内乡、湖北老河口)的不完全统计。通过以往的碑文在我村查询到我这辈人是迁道此的20世人,我下面还有四辈人,目前我们村是八世同村。从十九世-----三十八世的辈份起是由当地清朝时期的奇才庞振坤所续,共续20辈。泽(得)、乐、焕、增、锦;海、桂、炳、培、钟;河、树、照、坤、锡;鸿、榜、燃、均、铭。其中(德和泽)不分,意思是同一辈份。在这20辈之前的后两辈是汉、清。从这20辈的宗续辈份中看,是由天干地支和金木水火土结合而生成的,有一定的学问。

一、六安余学铭

(0)

相关推荐

  • 淳安余氏:狮城泮南余氏

    存谱 1.<遂安西涧泮南余氏族谱> 三卷,(清)余之顒纂修.清康熙维新堂刻本,三册.书名据目录题.版心题西涧泮南余氏宗谱.谱序题重修泮南余氏族谱.国家图书馆藏. 2.<泮南余氏宗谱& ...

  • 淳安余氏:左口瑶村(远公支)

    存谱 1.<瑶坡余氏宗谱> 八卷,首一卷(清)余佩铨等纂修.清光绪十年(1884)木活字本,八册.书名据书衣.版心题.卷首知县李诗序,卷一旧序.旧跋.詠公复姓状表.诰敕.祖像.萝蔓旧址图. ...

  • 【百姓家谱】走进柏社乡柏树下村余氏

    走进柏社乡柏树下村余氏 查得马涧镇穆澄源村宗谱,该宗谱名为<兰溪余氏宗谱>,主修:余翁仁,宗族堂名:永泰堂.版本为民国丙戌年(1946年)永泰堂木活字本.本谱始修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 ...

  • 信阳江南移民后裔寻亲—罗山张氏、光山余氏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本号专注挖掘与记录豫南风土人情.历史人文.个人原创,亦欢迎来稿.交流.微信:37096414 光山余氏 ▲  先世祖系可能是河南光山县砖桥,只记得塆叫 余家大凹.祖 ...

  • 淳安余氏:下姜(讷公支)

    存谱<临淮余氏宗谱> 藏下姜窄尔村.民国九年庚申瑞德堂集,余济爆等修,五册.其中四册版心题名<化峰余氏宗谱>,卷目题名<续修化峰余氏宗谱>.卷一新旧序,凡例,复姓表 ...

  • 淳安余氏:松林(宋京)(万璧公二)

    松林余氏存谱 1.<遂安萝蔓余氏族谱> (赤川口) 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余世楷等纂修.清道光三年(1823)余世美堂木活字本,三册.存卷首,卷一至四.七.八.卷末.书名据版心.目录 ...

  • 淳安余氏:下洲(万荣公一)

    下洲余氏存谱 1.<遂安萝蔓世家下洲余氏族谱> (清)余诰主修,余明宣等编修.清道光二年至三年(1822-1823)尚忠堂木活字本,二 册.存卷一.五.书名据卷端题,版心题下洲余氏宗谱. ...

  • 饶佐奇:中华饶氏之源流

    源流,水源和水流,比喻事物的起源和发展.本文叙述饶姓祖源的起源.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饶姓及祖源必有其因. 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的延续,标志着祖宗的来源.而每一种姓氏有其 ...

  • 湖南余氏源流

    湖南余氏源流 湖南余氏源流 - 长沙谷塘余氏 始祖振公,明初自江西南昌府丰城县徙居长沙省垣黄道门内,历五世至爵公,字蒂锡,号阶斋,明嘉靖间置业善邑一都双塘冲.邱家冲及罗塘冲.至九世衍为四房:学益.学葱 ...

  • 台山余氏源流

    余氏之始祖究在何方?据查阅余氏源流史籍及有关资料,得知有多种说法:①说是文王苗裔由余有功于国,声名大振,卒后,子孙遂以祖名为姓,此乃余氏之始(见<余绍贤堂族谱>及有关余氏源流史料).②说是 ...

  • 楚黄迁陕余氏源流

    楚黄迁陕余氏源流 我族始祖余铭,原籍江西饶州人,后来因为平定元朝祸乱而受封於明太祖,封得门户百余户,并驻足在齐安镇.於是游览湖山胜景,在驻足的源头旁边居住下来,当时因为刚刚升迁到这里,秉承新天子的恩泽 ...

  • 河南商城余氏

    河南商城余氏 (一)余思铭是商城隆门里人,即今天余集人士.清志记载余思铭为江西人落籍商城,暂以明志为主.余思铭生于元未天下大乱之时,各地义军风涌云涌,余思铭乘机占据金刚台,扯旗造反: (二)经历坎坷, ...

  • 余氏源流

    余氏源流 余氏源流 余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五十一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一.尋根溯源余姓來源有四:1.春秋時秦由余之後.據<風俗通>所載,余姓為「由余之後,世居 ...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八里畈镇神留桥村丁李湾村

     丁李湾村现有500多人居住,多为李姓.史料记载,这个古村始于元末明初,以清代乾隆年间最盛,当时田地7万多亩,房屋600多间,有"李氏庄园"之称.这个村旅游开发已到位,来往的人很多 ...

  • 下邳余氏源流考

    下邳者,居今江苏省睢宁县境内城北25公里处.邳者,丕邑也,亦即广大之邑也.其地东临淮海,西接彭城,南滨泗水,北距琅琊.山雄水秀,物华天宝.前人有诗颂曰:"沂武交流泗水通,岠山独秀耸长空.地见 ...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二批)河南省—-— 信阳市新县周河乡毛铺村楼上楼下村

    老家隔壁便是新县古村毛铺.从糟塘坳下行,或沿土门关上行,皆可抵达毛铺.毛铺无毛,彭姓居多.走进楼上.楼下组,一派明清豫南古建群映入眼帘,使人感慨时光易老,两个朝代宛如几页书,就这样一翻而过.然而,这里 ...

  • 余氏迁徙光山原因初考

    自我余氏得姓以来,已经历2600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后裔枝繁叶茂,或避乱.或出仕.或谋生,蕃衍支分于各地生息发展.光山县余氏自何时何地何因迁徙而来?本文意在抛砖引玉,对余氏迁徙光山县的原因做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