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生存率不足1%!春季预防心梗“偷袭”,这4句话要记牢
春季乍暖还寒的时节是 急性心梗高发期,冷空气是促发心绞痛、心梗等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1
为什么心梗爱在春季“偷袭”?
气温变化无常
天气忽冷忽热, 容易引起血管痉挛。
一些老年人因本身就患有冠心病,气候的骤然变化极易诱发心绞痛,突发心肌梗死。
户外活动多,耗氧量大
气候转暖,人们的户外活动开始增多, 心肌耗氧量也随之增加。
有的人心脏对由静止期到活动期的负荷量耐受性一时不适应,加上有的人对活动量掌握不好, 活动量过大,容易诱发心绞痛或心梗。
流行病诱发心血管病
春季是各种流行性疾病的多发期,容易发生感冒、发烧、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 这些病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
2
防心梗,这4句贴心话且听好
01 心梗症状多,胸痛别忽略!
胸痛的确是心梗发作的常见征兆,不过要注意 “男女有别”。研究发现:
① 男性急性心梗发作:持续前胸剧痛、大汗更为常见;
② 女性急性心梗发作:女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胸痛、大汗等典型症状少于男性,而放射痛、恶心、呕吐、气短、乏力、持续后背痛、持续上腹痛及大、小便失禁更为常见。
③ 老年人急性心梗发作:随着年纪增加,典型心肌梗死症状比例逐渐下降,而 气短、持续上腹痛等不典型症状比例增加。
一般来说,胸痛超过 5分钟,甚至 20分钟还没有缓解 ,就要当心是否为 心梗!
02 “病在心上,疼在别处”!
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是剧烈的胸痛,但约有三成的心梗患者并不会出现“胸痛”的症状,常表现为 上腹部疼痛、牙疼、喉咙疼痛、头晕头痛、颈部疼痛、下肢疼痛、轻度咳嗽和气促等,因症状不典型,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从而耽误治疗。
据统计,约有超过一半的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时并不知道自己可能发生了心梗。所以, 了解这些心梗发生前的预警信号显得尤为重要!
心梗除了典型表现,还可能“病在心上,疼在别处”,这种疼痛叫做 “放射痛”。
● 心源性牙疼:也是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痛点不确定,且疼痛剧烈,止疼药不能缓解。
● 喉咙疼痛:咽部阵发性疼痛,颈部有紧缩感,呼吸不顺,常伴有出汗。
● 颈部疼痛:两侧颈部疼痛,后出现心悸气短。
● 下肢疼痛:下肢剧痛,伴胸闷。
● 咳嗽喘息:发生咳嗽、喘息、易与呼吸系统疾病混淆。
● “无疼痛”心梗:一些高龄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或长期大量吸烟的人群中,神经系统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突发心梗时可能没有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而表现为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03 平时体检,一定要关注好血脂
“ 中国人冠心病死亡率增加77%的原因是由于胆固醇升高所致。在众多危险因素当中,胆固醇指标异常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专家说道。
居民应该定期进行血脂的检查,要及时知晓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以便评估自己患病的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① 20岁以上:每5年至少测量1次血脂。
② 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每年都测血脂。
③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每3-6个月测1次血脂。
04 心梗是个生活病,好的习惯很重要
根据《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建议:
① 饮食要低盐、低脂、低糖。
② 睡前、晨起后, 可以适当喝点水。
③ 拒绝熬夜、压力过大,不利心血管健康。
④ 浓茶、香烟会损伤心血管内皮,造成动脉硬化。
⑤ 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的人,尤其不能暴饮暴食。
⑥ 每天最好有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感到疲劳就调整,别强求。
⑦ 要保持开朗的心境。
3
心梗急救要闯过“三道关”
心梗急救 应牢记两个“120”
及时 拨打120急救电话
把握黄金救治 120分钟
如遇心梗发生,如何自救或者救别人?
记住,这三道急救关。
第一道关,也是最关键的一关。
有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人,出现胸痛等心梗症状,一旦发病就应立刻停止任何活动, 马上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第二道关,是指急救中心迅速出动救护车,将患者快速运往有相关救治能力的医院;
第三道关,则是患者来到医院后,急诊科、心脏科等相关专科医生迅速诊治,争取在发病120分钟内让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
最后再次提醒
一旦发生心梗
一定要先拨打120求救
时间就是生命
专家提醒:千万不要自行就医
分享科普知识
传播健康声音
请将此文分享到朋友圈
让更多人看到并受益
(本文内容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丨赵影思
责编丨韩帅
审核丨黄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