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悬解》卷十二——黄疸病理

内伤杂病

黄疸二十三章

  黄疸者,水旺土湿,外感风邪,湿郁为热,传于膀胱者也。水土合邪,法当利水而燥土,但高低不同,表里攸判。其表在经络,发其汗孔,里在膀胱,利其小便,高在上脘,吐其败浊,低在下脘,下其陈菀。四路清泄,黄疸无余矣。第黄生于土湿,湿原于阳虚,其小便清白,腹满欲利者,是湿寒之黄也。湿热者,黄疸之标证,湿寒者,黄疸之本色也。

湿寒之黄,仲景未尝立法,然痉湿暍中桂、附、术、甘诸方,具在推而扩之,附子、真武、茯苓四逆,亦何非湿寒之法也。读者变通而化裁之,法不可胜用矣。慎勿株守栀子大黄一法,以概寒热无定之黄疸也。 

1 黄疸者,水旺土湿,外感寒闭,湿郁为热,传于膀胱,小便不利,则水无泄路,表闭里湿,湿热外蒸,则遍身发黄,是为黄疸也。师言,外感“风”邪者,即是外寒之义,表阳伤寒也。

  水旺土湿,是为里气也,土湿木陷,必小便不利;外感寒闭,表阳郁热,表闭之热与里虚之湿,内郁苦浊,不能外泄,湿热外蒸,遍身发黄,是为黄疸也。黄疸,仍是内有本气之湿,外有伤寒表闭而郁发也。

2 黄疸者,有湿寒之黄与湿热之黄。湿寒之盛,木郁为黄,本气之外现,此为湿寒之黄;里有湿盛,表有寒闭,则湿郁为热,湿热外蒸,而发黄疸,此为湿热之黄。湿热者,黄疸之标证,湿寒者,黄疸之本气。例如湿病四,湿热与湿寒一理,阳虚则生湿,湿郁其阳,此为湿热,阳虚无热,全是湿寒,湿盛不论湿寒与湿热,俱为阳虚。

3 重点,黄因湿得。湿热湿寒之黄,皆因湿得。

黄疸一

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1 寸口脉浮而缓,缓则为表中于风,是外寒伤闭,缓则为肌肤之痹,此是寒伤表闭,经络凝涩,缓为湿盛,气道壅阻,而见痹痛;此为表闭里壅之痹痛,而非中风历节之麻痹,也就是说此为表闭里湿之痹区别表闭里风之痹。

表闭里湿,湿热内郁,不能外泄,则四肢苦烦;脾色为黄,表闭里湿,湿热不泄而外蒸,瘀热以行,必身发黄。

黄疸二

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抟,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

1 趺阳脉以候三阳,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太阳表闭而内热也,胃热则消谷,紧则为少阴之内寒,寒则不能消谷,食即为满。热则消谷者,是胃热易饥,食而不饱之义,寒则不能消谷者,是脾不能消化,胀满之义。

尺脉之浮者,是太阳表闭,寸口,关上,尺中,三部俱浮之义。风伤于肾者,是寒伤于肾之义。太阳少阴,互为表里,表阳外伤,则少阴内寒,是为伤肾。趺阳脉紧,为寒伤于脾,经阳外伤之寒与阴脏内盛之寒相抟,则脾伤不能磨化,故食谷胀满,胃气不降,甲木失根,则头晕而目眩;谷气陈宿不消,胃中败浊,化生瘀热,此即是趺阳脉紧而数之义。

  胃为阳腑,壅满不降,谷气陈宿不消,久蓄胃中,则酸腐而生瘀热,是为胃中苦浊。浊气下流,若出于溲溺,则瘀热泄矣。而水道梗阻,小便不通,又无外泄之路,阴被内外之寒伤,则瘀热不能内入于脏,因而外入于腑,流于膀胱。膀胱为太阳之腑,皮毛为太阳之经,外感太阳之经热不解,内伤太阳之腑瘀热,蒸于周身,身体尽黄,名曰谷疸。胃腑之湿热,下传膀胱,水土合邪,湿热瘀蒸,则病黄疸。谷疸者,胃热脾寒,谷气不消所致。

2 阴被其寒者,太阴被少阴寒伤,故瘀热不能内入于脏;少阴者,伤太阳之寒而本气之寒盛,故瘀热不能内入于脏。而流膀胱,膀胱湿热,则小便不利。膀胱之腑郁蒸膀胱之经,则遍身发黄。总之,外闭里虚,食谷不化,湿热外蒸也。皮毛不开,小便不利,内外俱感,湿热外蒸,而发黄也。外感与内伤同时俱感而得之。

论;谷疸,脾湿寒与胃腑热也,胃热则善饥而能食,脾寒则不消而壅满。阳旺于阳明,此病若无胃热,则成宿食也。谷气不消,若是汗出,也不成谷疸也。

胃为阳腑,陈宿不消,瘀热酸腐,则成胃伤。(现代各种螺杆菌等,胃溃疡,胃穿孔,肠道之类病,皆胃气不降,胃中苦浊,胃腑邪热而来,皆可从谷疸湿热之理论来论治)

《伤寒金匮》,凡是没有方剂的提纲,都是中医的病理与医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