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战役考辨:这一仗不是“惨胜”,而是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的战役

1948年6月爆发的豫东战役,共歼敌9万余人。关于这一仗的战略意义,军史战史均给予相当高的评价。

然而,也有一些同志对这场战役认识存在偏颇,甚至认为是“惨胜”。主要基于:一是国民党将这场战役称之为“中原大捷”,黄百韬等人更是因这场战役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二是我在此次战役中伤亡较大,共2万5千余人,甚至是孟良崮战役伤亡人数的两倍;三是我战役收局时,由于多路敌人尾追而至,我有数百名伤员及掩护人员被俘。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中央军委是如何评价这场战役的:“庆祝你们继开封胜利之后,在豫东歼灭蒋敌区寿年兵团、黄百韬兵团等部5万余人的伟大胜利”。中央军委评价一场战役时,很少用到“伟大”两字。毛泽东也兴奋地说:“解放战争好像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

毛泽东的评价,是一种形象的比喻。但这个比喻内涵极深、定位极高:以豫东战役为标志,解放战争“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过,真正迎来了战略转折。

帅克以为,豫东战役不仅创造了国民党第一个省会城市被攻克,国民党军第一个兵团司令被生俘,解放战争爆发以来我一次战役歼敌最多等多个第一记录,还有着更深一层的战略意义和影响。直白点说,豫东战役是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的一场战役。

其一,经过豫东战役,我南线战局彻底改观了。

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和华野“七月分兵”后,一年来的中原战局态势是,敌我基本上呈拉锯战。双方攻防基本上达到了一个饱和点。从我方角度讲,自孟良崮战役后,一直没有打一个较大规模的歼灭战,从而一举打开南线战局。

豫东战役恰好将这一个“死扣”解开。由于该战役吸引了国民党军中原地区几乎全部的机动力量向豫东战场云集,包括战力最强的邱清泉兵团、胡琏兵团和战力较强的黄百韬兵团,这给中原两翼造成了很大空虚。在这种战略态势下,不仅豫东战役本身大胜,还直接附带催生了另外三个战役:

——刘邓乘胡琏的第18军北援豫东战场,敌第15绥区部队陷于孤立的有利时机,乘机发起襄樊战役,一举攻克襄阳、樊城等城,歼敌2万余人,俘敌绥区司令康泽以下官兵1万7千余人。

——山东兵团许世友、谭震林部,乘敌整编第25师驰援豫东战场之际,乘势发起兖州战役。原本上,黄百韬的整编25师自徐州北解兖州之围。但豫东战场告急,蒋介石令黄赶往豫东战场“救火”。山东兵团乘机攻取兖州,此役共歼敌3.8万余人。

——苏北兵团韦国清部,则乘势攻克了陇海路新安镇海州段之房街、阿湖、城头等据点。接着又攻克淮河中心区的涟水、众兴、宿迁等重要城镇,歼敌近万。

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豫东战役连同催生的三个战役,使南线战局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产生连带效应,从而一举被我彻底打开。

其二,经过豫东战役,国民党军彻底被打怕了。

对于打豫东战役这样的硬仗、恶仗、险仗,一般人是绝不敢下决心的。刘伯承就曾说过:“这样的仗我是不敢下决心打的”。同样,国民党更是意想不到我军敢于同他们这样大打、强打、狠打。

豫东战役过后,国民党召开专门会议进行检讨。他们认为,此次豫东会战,“共军表现特异的有3点:敢集中主力作大规模之会战决战;敢攻袭大据点;对战场要点敢作顽强固守,反复争夺”。

豫东战役我虽总体上处于劣势,但却敢于会战决战,这种开端和震慑对国民党军来说,特别是一线指挥将领来说,实在是太可怕了。这种骨子里的真正忌惮那才是真的忌惮。这种忌惮与战后黄百韬等人得到的青天白日勋章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简单梳理一下解放战争南线战场上的战局脉落也不难发现:七战七捷后,国民党军1个旅基本上不敢单独出来活动;孟良崮战役后,1个整编师不敢单独出来活动;豫东战役后,1个兵团也不敢轻易单独出来活动了。

这一点,济南战役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面对王耀武十多万大军被歼,济南城被攻克,敌徐州增援集团就是不敢前来,只是象征性地做个出兵的样子便草草收兵。

看来,国民党军真的是被彻底打怕了。

其三,经过豫东战役,我战斗士气彻底激活了。

在部队士气上,我军一向高于国民党军。但勿庸讳言,我军也有过低谷。比如华野自“七月分兵”后,进入鲁西南的陈唐、叶陶5个纵队“打得极为艰苦,在敌人重兵进攻下,部队频繁转移,一直受敌人尾追,未能摆脱被动”。而留在内线的4个纵队打了南麻、临朐战役,因为“轻敌等主客观原因,也打成了消耗战,部队士气大受影响”。

后来,华野虽然也打了沙土集那样的胜仗,士气有所好转。但依然并未恢复到孟良崮战役时的水平。通常,部队的士气除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靠打胜仗来激发,这是硬道理。

豫东战役后,与国民党军被打怕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军的士气彻底激活了,彻底上了一个新台阶。之后的济南战役涌现出的“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等便是很好的注解。

而我军士气一旦彻底激发,革命英雄主义一旦彻底上来,那将是无坚不摧,那将是所向披靡。

其四,经过豫东战役,我决战时机彻底成熟了。

豫东战役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容易被人忽视。那就是此役把战役规模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个高度就是,我对国民党军的决战时机彻底成熟了。

有人说,豫东战役之后,国民党军再也没有能力对我发动战略进攻,或者说根本也不敢发动战略进攻。那么从相反的角度来讲,不正也说明我军发动战略决战的时机条件都成熟了吗?

有人说,没有豫东战役就没有后来的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帅克认为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符合南线战局递进发展的客观事实的。

十分有意思的是,豫东战役,敌我在中原均集中了最大可能投入的兵力,这与后来的淮海战役如出一辙。甚至,从兵力规模对比来讲,豫东战役的20万对25万,与淮海战役的60万对80万的比例相差无几;从战役阶段来讲,豫东战役是两个阶段,如果歼击黄百韬兵团也算一个阶段的话,算是三个阶段也无不可;从战法运用上来讲,豫东战役也是频繁转换兵力,多个战场同时鏖战,主攻与打援综合一体......后来的淮海决战很多战局发展与豫东战役何其相像。

某种程度上说,豫东战役简直就是淮海战役的一次预演。

近十年来,一直有不甘心的果粉、不满现状整天幻想穿越回民国当少爷、小姐、阔太太的精神小资们幻想:如果当时淮海战役一开始就是杜聿明率先向山东解放区进攻,而不是被蒋介石拖着飞到东北去“救火”,历史就会怎样怎样,“兴许,国军就能打乱粟裕计划,收复济南、泰安……”我只想说,看看历史事实就会发现,济南战役时杜聿明就在徐州,为什么最终没敢到山东主动进攻粟裕?济南丢了,支撑点没了反而敢主动进攻粟裕了?不怕孤军深入被断后路?杜聿明是怎么想的不清楚,反正邱清泉是死活不敢那样做的,拳头不管伸出多远,屁股始终不敢离开徐州。

为什么嚣张的邱疯子会这样?因为实在是被豫东战役打怕了,对惯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动辄以几十万、上百万大军打几万红军思维的国民党军将领来说,对方强大到让他们使尽全力也对付不了,自己攻也攻不动、守也守不住还被对方一口一个军、一口一个兵团成建制吃掉时,那种内心深处早就怀有却死活不承认的恐惧就会成几何级数无限放大,最后军心士气彻底崩溃,如同山崩河决无法收拾。这一切具体的肇始,就是豫东战役。

战役的评价是它的战略结果,其次才是战术效应。伤亡比固然重要,还是要让位于以上两个因素的。比如苏德战争,仅仅看伤亡比,到1945年,苏军都吃亏,难道我们说是德国战胜了苏联?

对豫东战役的评价,仅从敌我双方高层的总结就能看出道理。毛主席说,解放战争就是爬坡,豫东以后。最难的地方过去了。国民党总结,从这一战后,共军敢于大兵团会战,敢于在要点防守不退,敢于反复争夺。这些都预示着战争即将从相持阶段进入主力决战阶段。而豫东战役的胜利,大大激发了我军战而胜之的信心和决心。

豫东战役的最后一战,不但把黄百韬打得焦头烂额😓,而且让邱清泉不寒而栗,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后来华野部队撤退的时候,黄百韬和邱清泉都是一动不动,既不敢出击又不敢与华野部队纠缠,目送华野部队安全撤退了,(^_^)

豫战后期太危险了:黄伯韬拍马杀进,差点打开区寿年包围缺口。幸而华野将士的英勇堵住了并将黄反包围。宋时轮打阻击也是顶呱呱的,将邱清泉死死钉在桃林岗,不让其靠近区寿年。最后胡链的到来才使得粟裕不得不撤兵。假如许士友拖住黄伯韬,区寿年必被全歼。同样中野堵住胡链,黃伯韬也会提前被歼。那淮海战役就提前了。壮哉,粟裕!真战神也!

第三阶段不狠打,走开走不开都难说。粟裕采取的是狠打造势,快撤走人策略。不如此果断出击,让黄伯韬看出破绽,想走都走不了。

(0)

相关推荐

  • 鏖战华东(十七):战略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上)

    引言: 济南战役的枪炮声尚未停息,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己经在考虑下一场战役了. 国民党增援济南的邱清泉兵团.黄百韬兵团.李弥兵团,担心粟裕的"围点打援"一直畏缩不前,使华 ...

  • 1948年11月,双堆集战役中,决战时刻...

    1948年11月,双堆集战役中,决战时刻,陈士榘将军的3个纵队却按兵不动,刘帅大怒道:再不上中野就没了! 1948年11月,为了消灭江苏北部的国民党,夺取徐州,粟裕发动了小淮海战役,但后来随着战争局势 ...

  • 淮海战役始末

    淮海战役简介 淮海战役是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而且可以说是其中的关键所在.而解放军以60万正规军与40万民兵打80万的国民党军,最后以少胜多,因此也被许多人评价为不可思议的奇迹. 淮海战 ...

  • 【豫东战役:为何国共双方均称大捷?】

    1948年4月,粟裕第三次"斗胆直陈"改变中央跃进江南战略,建议留江北打大歼灭仗.5月,中央招粟裕亲赴城南庄答辩后,中央采纳了粟裕"暂不过江"的建议,但同时给粟 ...

  • 关键的豫东战役,国共双方都宣称大捷,这在...

    关键的豫东战役,国共双方都宣称大捷,这在双方数十年兵戎相交的历史中是绝无仅有的一桩奇事.那到底谁赢了? 和同一时期取得全胜的兖州战役和襄樊战役相比,豫东战役调动了华野最精华的力量,集中20多万兵力打残 ...

  • 豫东战役中,国共双方到底谁取得了胜利?为何两边都在庆祝大捷

    欢迎阅读文青史话第62期.了解军事的朋友会知道,战争是不存在平局的.尽管在朝鲜战争中,美军事后并不承认自己的失败,而以中美两国最后重新回到三八线将其归结为一场平局,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不论是在军事. ...

  • 黄百韬战死沙场之前,已经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爆发.在淮海战役的第一阶段,第七兵团司令黄百韬被围困在碾庄,黄百韬突围无果,最终战死沙场.关于黄百韬的死亡,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黄百韬是被击毙的:另一种说黄百韬是举枪自 ...

  • 解放战争中的这几次“无间道”,直接改变了整个战争的进程

    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蒋介石的几百万军队,堪称中国战争史上空前壮丽的史诗. 关于蒋介石失败的原因,研究出来的资料汗牛充栋,但是,军事上的失利无疑是最直接的原因,尤其是几次&quo ...

  • 十大瓷厂567瓷,“厂瓷”的若干问题考辨

    厂瓷,也就是瓷器收藏圈的"厂货",它指的是上世纪十大瓷厂生产的瓷器.厂瓷的收藏,自上世纪就已经开始了,尤其是各大瓷厂的仿古瓷,流向了全世界,世界各地不乏收藏者. 最近几年,随着清三 ...

  • “燕亳”与“燕亳邦”考辨

    <文物春秋>2014年5期 西周时期,周人在谈到周朝的境域时说:"及武王克商--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左传>昭公九年).其中肃慎为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 ...

  • 台北国图馆藏《影北宋本伤寒论》作伪者考辨

    游文仁 苏奕彰 杨守敬 影北宋本伤寒论[摘要]<影北宋本伤寒论>是杨守敬出使日本所获得的一部手抄本.杨氏虽认为是影宋本,但已被确认是剪贴伪造的,有学者甚至认定是杨氏所伪造,并且推断了影抄本 ...

  • “实境山水画”与“实景山水画”考辨——有关中国古代山水画概念术语的思考

    "实境山水画"与"实景山水画"考辨--有关中国古代山水画概念术语的思考 文:杜娟 博士,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副主任.教授. [内容摘要]本文所提出的&q ...

  • 徐江伟:契丹王族来源地考辨

    契丹王族来源地考辨 [内容摘要]契丹辽国雄踞中国北方二百多年,一直被认为是土生土长的东胡系游牧民族所创建的,在族源上,从没有人提出过怀疑.但<辽史>记载的契丹语人名.物名.俗称等与蒙古语相 ...

  • “窜三苗于三危”考辨

    景生魁 一."三苗"是神农氏的后裔 传说中的神农氏,比黄帝轩辕氏早五百年.神农氏后裔分四支,就是所谓的"四岳"."四岳"是共工的重孙,他们和 ...

  • 龙伟业丨《九家集注杜诗》版本疑点考辨——兼论“聚珍本”说的产生背景

    <九家集注杜诗>版本疑点考辨 --兼论"聚珍本"说的产生背景 龙伟业 龙伟业,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研究方向:杜诗学.唐宋文学. 内容摘要:<九家集注杜诗>版 ...

  • 【首发】梅兰芳与程砚秋的“三次”对台竞争史实考辨(下)

    摘要:梅兰芳与程砚秋是京剧界公认的两位艺术大师,也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熠耀菊坛的两颗巨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随着程砚秋在京剧界地位迅速飞升,与梅兰芳逐渐产生了一种很微妙的竞争关系.多年以来,许多书籍. ...

  • 孙利政丨《新唐书》人名疑误考辨六则

    <新唐书>人名疑误考辨六则 孙利政 孙利政,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武秀成教授. 摘  要:<新唐书>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文献,通过考察其史源或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