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潜规则无处不在,想要混得如鱼得水,违心也要面对
#农村有什么潜规则#潜规则不是明文规定的,更是无法写进规章制度,但它又是以无形的状态存在的,时时刻刻都在我们左右,我们看不见,但可以感受得到,甚至受其左右,它既是一种共识,又是一种规则,像一块磁铁,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潜规则在各个行业团体内都会存在,当然,在农村这个大集体里,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敢有一丝懈怠!
一
村里人老泉,其实并不老,30出头的年龄,标准的90后,老泉在城里从事装修工作,每天收入300元以上,这在当地四线城市也属于高收入群体了,但老泉的日子过得并不舒坦,媳妇经常跟他吵架,这让他头疼不已。
媳妇闹事并不是因为收入未达到她的期望,相反她对当前的收入非常的满意,那么,她三番五次跟老泉闹腾,又是为了什么呢?
原来,老泉是一位热心青年,村里哪家有红白喜事,无论有没有亲戚关系,都习惯请老泉回来帮忙,特别是老人去世这种白事,更是离不开他的忙前忙后。
村里人都说,在年轻人中,就数老泉懂得多,凡事交给他,都能帮你办得妥妥当当,最关键的是,老泉无论有多忙,只需一个电话,立即就能赶回村子,像白事一忙就是五六天,至少耽误1500元的收入,媳妇不心疼才怪呢!
在村里,这样的事情一年下来应该不少于十次八次,如若那样,那钱还挣不挣了,在城里买房的钱还攒不攒了,未来的美好生活还要不要了?
对于媳妇的阻挠,老泉不为所动,他在被人尊重的同时,乡亲们对老泉也已经形成了依赖,即便是老泉想逃,却也是逃不掉的,因为帮了张三的忙,而推掉了李四的邀请,其结果就是在村子里多了个敌人。
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生活到了一定高度,自己就无法掌控了,即便以损失挣钱为代价,只要赢得大家满意,他的付出也算是值了。
遵循身边的游戏规则,也许这也是潜规则的一种吧!
二
老唐是村里的大总(举办红白喜事所聘管事的人),村里人无论哪家找到他,他都尽心尽力地给予帮助。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他帮邻居们办事,不但分文不收,还随50元礼金,他这到底图个啥呢?
据知情人士透露,他虽然不收费,但事毕之后,东家都会拎两箱牛奶、一箱酒及几碗肉给他送去,按价值算,也差不多有500元的样子。
不过,这并不是问题的核心,核心是他家有三个儿子,每家孩子举办酒席,全村人都过去给礼金,而且数额是他给别人礼金的2-4倍。
如今在农村愿意做大总的少,这才造就了他的地位,当他举办酒席的时候,如若你不愿意去,当你办事的时候,他就会想办法推脱,或者出人不出力,将你搞得费神费钱又费力。
所以,对于这样的潜规则,村民们也都愿意遵守,因为没人愿意因小失大。
三
村里有户人家办白事,周边邻居(没有血缘关系)都过来帮忙,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平日里本就没有红白喜事往来的邻居,一下子就成了亲人,甚至比亲人还亲的人。
他家周边有10户人家,有9户都是没日没夜地操劳,东家深受感动,把这九家邻居当成亲戚给邀请了,而余下那一户人家由于没能用实力帮忙,东家就直接忽略掉了,这让那家邻居深感没有面子,走在村里,就像被人看不起一般。
其实,面子都是自己挣来的,人与人之间,你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回报,而不是一味地索取和不满,在农村互相帮助,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潜规则,谁破坏它,谁就会被村里人抛弃。
农村人并不懂潜规则这个词汇,但对规矩这两个字却是深有感受,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就容易出现出乱子,以上三个案例只是农村潜规则的冰山一角,作为不愿了解农村潜规则的年轻一代,也应该多了解感受才是,这既是人情世故,又是农村风俗文化的传承。
即便有些事情做起来是违心的,但若想在村子里混得如鱼得水,乡村那些约定俗成的潜规则,还是需要多加以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