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李玫瑾:家有青春期的孩子,爸爸为什么要更努力?

孩子对待世界的方式,和父亲有着紧密的联系。

父亲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李玫瑾教授曾说:

“六岁前妈妈为主,青春期父亲为主。”

当孩子到了青春期,他们最需要的不是妈妈温柔的包容和照顾,而是需要一股更为强大的力量,约束和支撑他们快速成长。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他象征着力量、勇敢、果断、坚毅,天然代表着一种独立性、规则感与责任感。

在孩子进入青春期时,父亲的一言一行,都决定了他们成长的基调。

父亲的威严

决定孩子做人的底线

人类行为学研究表明,劳改所里80%的“少年犯”,成长中,都缺少父亲的关注。

他们要么不和父亲生活在一起,要么得不到父亲的爱。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父亲不仅仅只是一个身份,更是一股道德约束的力量,为孩子划出一条做人的底线。

曾经看过一个新闻:

在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个10岁的男孩因为在校车上欺负同学,被司机赶下车。

作为惩罚,他3天内都不被允许再坐校车上学。

这件事情被父亲知道以后,父亲并没有打骂孩子,也没有跟学校求情,更没有自己开车送孩子上学。

他命令儿子,连续一周都自己跑步上学。

而父亲每天都开着车,跟在孩子后面。就算外面下着雨,他也不让孩子上车。

父亲说:“他开始有欺凌的行为,我不能容忍,绝不宽恕!”

于是,这个犯了错的孩子,只得背着书包,徒步跑到将近2公里外的学校上学。

一周的惩罚结束后,孩子不仅没有再欺负同学,甚至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在明事理和不懂事之间来回摆荡。

一个错误的行为,如果没有人加以劝阻,长此以往就会变成一个定时炸弹。

而母亲因为天生柔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容易心软、溺爱,管控力度不大。

只有在掌控一切的爸爸面前,孩子才会又敬又怕,会不自觉收敛自己的坏脾气。

正如弗洛伊德曾说的:

“孩子眼中的父亲是集法律、约束力、威严、权力于一身的超人。”

因为父亲会从规矩出发,对孩子的破坏性和攻击性进行压制。

这个过程里,父亲能用他绝对的威严,约束孩子错误的行为,塑造孩子的三观。

所以孩子青春期的阶段,爸爸的角色非常关键。

父亲的见识

决定孩子的成长方向

网上看到网友的故事。

他上高三的时候,学习成绩比较一般。

爸爸想给他报几个补习班,希望这能让他的成绩提高一点,哪怕以后上不了本科,起码考个好一点的大专。

他却不愿意,因为他觉得读大专就是混日子,浪费钱,还不如直接出来工作,好歹能混一些经验。

所以他特别拽地跟爸爸说:“等我读个大专出来,别人都有几年工作经验了,到时候我要学历没学历,要经验没经验,工作都找不到。”

只有初中学历的爸爸,没有嘲讽他,而是帮他向学校请了几天假,带着他去自己工作的地方。

那是一个工厂,爸爸的日常工作就是负责将流水线上的东西都打包好。

第一天,他觉得爸爸的工作好简单,只是机械性地重复几个简单的动作。

可是第二天、第三天一直这样,他有点受不了了。

第四天的时候,爸爸什么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拍拍他的肩膀,告诉他:“去吧,上学要迟到了。”

那是他第一次清晰感知到,原来自己可以选择走更好的路。

于是,他回到学校,开始认真学习,最后顺利考上一所不错的本科院校。

现在,他在一个大公司实习,跟着一群很厉害的前辈,看到更大的世界。

记得著名心理学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

“父亲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

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他们准备去接触更广阔的世界时,相比于母亲,父亲能提供的信息会更多。

前段时间有一个新闻。

14岁的男孩不想上学了,爸爸辞职陪他游中国。

父子二人自驾房车,从丹东东港出发,到洛阳、西安等地体验生活。

50天的旅程,爸爸带孩子去到更远的地方,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旅程结束,回到家以后,曾经厌学的孩子说:

就算学习很苦,我也会逼着自己吃这个苦。”

一次旅行,改变了孩子的人生观。

父亲的眼界和格局,丈量着孩子未来的人生尺度。

他给予孩子榜样、视野、信念和内在力量,让孩子看得更远。

他更是青春期孩子成长路上的指路牌,在孩子迷茫的时候,给孩子指明方向。

父亲的言行

决定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有调查统计结果表示:

有50%的大学生认为父亲的形象、爱好和兴趣对自己的影响比较大。

有60%的大学生认为父亲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是其榜样的作用和坚强的性格。

有30%的学生认为父亲的一言一行影响着自己的成长,甚至认为自己就是父亲的翻版。

孩子的青春期需要父亲,因为他们需要从父亲身上学到接人待物的方式,需要模仿父亲的行为使自己变得稳重。

知乎上有一个网友说,正是因为父亲的一言一行,才让他学会做人。

有一次吃晚饭,他顺手让母亲帮他盛饭,自己则是继续夹菜吃。

坐在一边安静吃饭的父亲突然非常严厉地喝止,说:“妈妈特地停下来帮你去盛饭,你却吃个不停,这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当时正值青春叛逆期的他,不以为然,回了一句:“有啥大不了的,以后我也会喊老婆帮我盛饭。”

结果父亲不仅骂了他一顿,还揍了他一顿,让他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写一份检讨。

从那以后,他明白了对于他人的任何付出都要充分尊重。

还有一次,他不小心弄坏别人的书。

因为死要面子,不仅不道歉,还出言不逊,说那个同学就和那本书一样垃圾。

于是两个人打了起来,最后喊了家长过来。

父亲没有当众打他骂他,二话不说就同学和家长弯腰道歉。

回到家,父亲问他为什么做错事情不道歉,他说:“大老爷们,道歉多怂啊!”

父亲说:

“你觉得死要面子就表示自己很厉害吗?做人最难也最应该学会的,是做错事,敢于承担。”

从那以后,他渐渐知道什么才是一个人该有的担当。

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说过:

“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

父亲是青春期孩子成长路上的指路牌,在迷茫时给孩子指明方向;又像是指南针,把偏航的孩子及时拉回正轨。

也可以说,父亲是孩子的教科书,是孩子的引路人。

当好一个爸爸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爸爸对于孩子而言却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助力。

下面7个建议,适合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亲。

 01 

要关注孩子最好的朋友及其相关家庭背景
我们要让孩子有朋友,但又不能让他跟不好的朋友同流合污。
经常收到一些家长的留言说,很担心孩子的交友问题。
孩子喜欢的朋友,家长往往不看好,但有时候一干涉,就会引起孩子强烈的反感。
其实,择友观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这样。
将心比心,当有人对我们的好朋友指指点点,我们也会很不舒服。
所以,不要急于否定孩子的朋友。
当孩子与对方成为朋友时,孩子会非常认可对方身上的某些特点,或者孩子自己身上也有同样的特点,如果我们开口便指责那些朋友如何不好,其实就相当于在指责自己的孩子本身,或者让孩子感受到不信任,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我们可以静下心来,了解一下孩子喜欢交怎样的朋友,看重朋友哪一点。
也可以欢迎孩子的朋友来家里做客,从侧面感受他们的性格特点、家庭教养。
这样比一味地制止要管用得多,也为我们打开了另一个了解孩子的窗口,发现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

 02 

要给孩子信任,减少不必要的唠叨
孩子青春期时,你一定要注意,不要唠叨,你的唠叨只会让他离你越来越远。
话要说,一两句足够了。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可以从现在开始,要记得少讲多听。
做好我们该做的后勤保障工作之后,面对孩子的一些“异常”举动,不必太过激动,将其视为洪水猛兽。
台湾有位专家曾讲过一种有效的沟通方法——重复语尾法,就是重复孩子说的最后一句话。
这样首先向孩子表明了,爸爸妈妈有在好好听你说话,让孩子看到一个接纳的态度,他才会敞开心扉,减少很多误会。

 03

为孩子的善良、成功、负责表现出骄傲
我们夸孩子不能只是以学习多好作为评判,而是看孩子是否懂事,我生病的时候他怎么照顾我,孩子在班里是不是做了一件对别人有帮助的事。
教育的前提,是认同与跟随。
如果他不认同你,你就没办法教育他。而想获得孩子的认同,你首先要认同你的孩子。
还记得火遍全国的《家有儿女》吗?
剧中的爸爸夏东海,面对家里的三个孩子,都能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缺点,因材施教。
尤其是对“学习不好、满嘴跑火车”的刘星,夏东海没有像刘梅那样打击他、说教他,而是找到刘星的闪光点,认可他、鼓励他。
刘梅埋怨刘星功课差劲、排名倒数,但夏东海能看到刘星的优势学科:
而且,刘星在班级里很受同学欢迎,在“同学评语”里是优秀,说明孩子的为人处世能力并不差。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并不是只有成绩好才能让父母骄傲。
所以我们能看到,即使是最调皮的刘星,也很愿意听夏东海的话,父子二人毫无隔阂。

 04 

从孩子的态度中,发现自己教育方式的问题
当孩子对你不尊重的时候,你一定有不自重的表现。
有的父母爱得没有节制,他今天对你不尊重,明天出去对老者也不尊重,他以后有苦头吃。
教育类节目《圆桌派》的一段视频曾上了热搜。
视频中,嘉宾窦文涛提到一个现象:有些孩子过早地有了攀比心,比如经常说别的小朋友家有什么样的房子,有多好的车......
话题一出,长期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李玫瑾教授一针见血:这话不是小孩的,这话一定是孩子听了大人的。
紧接着,李玫瑾教授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
孩子的表现,折射出父母的水准。
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三流的父母当保姆,二流的父母当教练,一流的父母当榜样。
父母的言谈举止,就是一本贯穿孩子一生的教科书。
如果这本书里充满了努力和奋斗,那么孩子便能学着勇敢拼搏;
如果这本书里遍布着消极和懈怠,又如何激发孩子的正能量?

 05 

要关注孩子的兴趣
尽可能与他共同感兴趣
找到孩子的兴趣点,也是找到他未来的职业所向。
热播电视剧《小欢喜》中,英子从小就喜欢天文,她立志要考上南京大学,实现自己的天文梦。
但母亲宋倩规定她只能考北大清华,执着的英子心态崩溃,甚至想到了自杀。
所幸剧中给了一个圆满结局,母女两个历经痛苦的纠结、不断地沟通,英子终于获得妈妈的同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理想的学校,在热爱的专业上如鱼得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关注孩子的兴趣,其实是在帮助孩子认识自身的价值,也是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孩子喜欢,并愿意为之努力,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06 

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同事一样尊重对待
有个妈妈偷看了孩子的日记,我问她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同事在办公桌放一本日记你会翻看吗?
她说不会。
那你为什么看孩子的日记?她说我想了解她的心理。
但孩子已经长大了,她需要有一个独立的心理空间了。
你不能这样去了解她的心理,而是要尊重她,不要动涉及她隐私的东西。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金伯利・肖内特认为:

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对隐私权的重视,超过他一生中的任何一个时期,包括成年期,如果你觉得隐私对自己很重要,那么它对孩子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父母。

此前就发生过初中女孩因父母偷看日记而离家出走的事件,不禁让人捏一把冷汗。
很多时候,孩子隐藏的并不是什么大秘密,而是寻求一份尊重和认同感。
我们越不择手段地探究,反而把孩子推得更远,逼迫他们给心门上锁。

 07 

父母要改变教育模式
早年你可以说快写作业去,走我们上学去。到这个阶段不要这样了。
告诉孩子,你现在长大了,有一些事要自己做,需要帮助时你就说话,你如果不说的话,我不管,你要自己管自己。
而家长则要暗中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只是表面上开始放手。
孩子正处于追求自我、向往独立的时候,“入侵感”会让他们如临大敌。
前不久,一名14岁少年发现父亲要给他房间里安监控,一气之下报警。
可即使是当着民警的面儿,那位父亲依然觉得自己没有做错,口口声声都是“我为什么不能监视你,我这是为了你好!”
少年情绪激动,怒目圆睁,看向父亲的眼神,如同看向一个敌人。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
要求孩子按照你的想法来,对孩子是一种侵略甚至毁灭。孩子的创造力,来自于“我选择”。
我们不能再像孩子小时候那样,为他们包办一切,决定一切。
适当放手,才是这个阶段应该掌握的教育技能。
陪伴和留白,从来就不矛盾,二者是相互成就的。
《奇葩说》曾有一个辩题:如果可以一键为孩子定制完美人生,你会按下按钮吗?
陈铭的观点令人印象深刻:
如果我们让孩子按照我们所认为的完美成长,我们是在雕刻他,而不是像园丁一样的培养他。
很多时候,我们想要的完美,对孩子来说只是一个痛苦的模具。
将他们视为独立的个体,守护着他们的成长,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
让我们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调整教育方式,陪孩子一起迎接生命的新阶段,度过一个安全而精彩的青春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