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Job!

(希望你们点开来听,这首歌在这段日子,我几乎单曲循环的在听。

它于我而言,就是求职奋斗的歌曲,从共鸣到鼓励到振奋到finally)

Hey!Job!

听说上海上个月下了23天的雨,算了算基本囊括了我的工作时间,但是对雨其实没太大感觉。

当你对生活的别处倾注了足够的注意力或者是热情,就会淡化你对其他事物的感受力。我本不喜欢雨,但当不在意时,就谈不上喜怒哀乐。

多数人都以为我还在北京,不知道我在上海的梅雨日子里的种种,茫然无措,喜极而泣,终归平静。

今天想聊聊这段路,这段稀疏平常、心路崎岖、不值一提的路。

5月12日回上海前,我在天津/山东两地远程找工作。那时候并不能确定会留上海,在心里也总是来来回回,只知道这是眼下要走好的路。

期间,我接到过3个笔试/面试的邀约,分别为JL/ZY/YK

其中最喜欢JL,从气场到业务领域,但因为3月份就通知了二面,而当时疫情正严,学校迟迟不让归,天津管束也较严,自己也没有胆量和魄力,直接租个房子去隔离14天。JL表示很理解,愿意帮助我协调时间。

但后来,机会也是因为时间被搁浅,“我们在这期间找到了其他合适的人”。毋庸置疑,没有任何人有义务等一个没有做好准备的人。

第二个是ZY,也需要笔试面试都在所里,于是不了了之。

最后是YK,笔试及远程面试后被通知去业务拓展部面,因为对第一年的实务学习有执念,挂了电话就已经想好了拒绝。

这期间,我只体会到找工作的艰难,疫情期间大家都一样的说辞从头至尾都没有说服过我自己。

我体会到非法本找工作的难是在实地来到上海之后。

我的求职渠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法律求职公众号

职问公众号

超律志公众号

BOSS直聘app

智联招聘app

七七八八的求职群,双选会

为我操心过的一二人

……

上述渠道,就我个人而言,如果单纯靠自己,我比较倾向于公众号/智联/所谓七七八八的群。直接将简历投入需求方的邮箱,相对具有即时性。若仅寻求实习岗位,智联招聘回复率还是较高的。

当然,倘若你有人脉,那可能不会像我这样碰撞与辛苦。否则听到他人公考落水,通过熟人找到了工作机会,就也不要艳羡。其实没有这种担保,也许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和更自由的空间。

没什么诀窍,就是在有选择基础的前提下疯狂的投。选择基础无非是地点/业务领域/薪金待遇。这三个条件的重要性在我心里也是逐级降低的。地点没什么变通,就是上海。业务领域围绕着商事浮动,薪金待遇对我来说是最次要的,当然也不是毫无底线的。

然后也陆陆续续收到了6个邀约。每一次,既是双向选择,也是试错过程。

第一个机会来自Boss直聘。万事开头难,诺大的JS国际大厦里,等一个不存在的人。求职一出手,就遇骗简历。总之经验教训就是即便在企查查等能查到的律所/公司,也要看经营地是不是有出入,规模是不是20-99,薪金是不是较高,交流过程是不是含糊其辞,没说两句就要你的简历然后说你来面试吧。如果上述条件同时符合,那么请你保持警惕。

但也不是Boss直聘上的都不靠谱,后期我最执念的那份邀约也是从Boss直聘上发出的。

当天又去了第二个所(ZH),这个所就属于比较老牌传统类型,合伙人不怎么做商事业务。即便在气场上,都能感受到我与环境氛围的格格不入。加上工资真的太低,我们都默契的没有选择彼此。

开始的不利,以及始终无法定力在上海的心,使得我那段时间非常煎熬。会有各种现在想来不值一提的想法跑到脑子里,埋怨自己“折腾”,犹疑,自信锐减……

直到有一个带仲字的律所出现(HZ),从领域到薪金都是比较契合,我表现得也算从容自信,但画风一转以薪金更多为由表达期待我做业务拓展,主要集中在自由贸易领域的合作商谈。我表达不排斥,但希望实习律师期间可以接触到案子,多学习业务知识。

等到它通过智联招聘给我发二面通知的时候,我都已经在现在的律所里工作两周了。从HZ开始,这条路上似乎和我买的向日葵一样,陆陆续续来了自己很喜欢的机会。比如HTXH/ZH/JD

面试过程中最喜欢的是HTXH,喜欢老板的性别/做事风格和整个气场,和之前接触的喜欢的老板风格也类似。人生大概也是如此,往往越喜欢,越是不得。

尽管其工作性质要在前期付出更多的舟车劳顿,我也没有一丝犹豫。也因为太喜欢,面试时就会显得拘谨和不自然。最后老板说,“尽管……但你是非法本出身”而不出意外的拒绝了我。这也是最强烈的一次感受到这个行业对非法本的“成见”。尽管理解,但也深知自己没有足够努力和优秀而得以冲破这层隔阂。

也没有什么意难平,因为我觉得找工作也是看缘分的,我希望能遇到一个对我的能力或背景在一开始没有过多担忧的老板,这也许对我们双方来说,都没有什么需要证明自己的过多负累。但尽管如此,HTXH的这个律师,我还是很喜欢他本人。

我终于几乎在最难挨的阶段,拿到了两个offer。最后从业务领域和锻炼指数层面选择了现在心仪的这个。工作近满一个月了,更多的还是感慨和庆幸。

我始终还是个,热爱工作的人啊。

择业的开端,其实就是咬紧牙关。

咬紧牙关,尽可能坚持自己的选择倾向;

咬紧牙关,尽可能抱着吃苦学习的意向;

咬紧牙关,尽可能既看重它又看清它。

尘埃落定差不多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但在这条路上往前走的时候,每一天几乎都有新的压力,新的思绪,新的释然。

因为求职本身既是一个人的事又不是一个人的事。但无论如何,辗转到上海,谢谢一个人的争气,谢谢两个人的支持,谢谢一颗蛋的咬紧牙关。还要感谢赏识,感谢怀疑,感谢理解。

哪怕有一个字走进你的心坎

都是我们的共鸣

绿色海绵Time

微信号 : uniqueld0110

新浪微博:@GGGreenSpong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