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症,明症,擦亮内针人眼目

1

识症,治疗的开始、下手处

在黄帝内针的运用中,识症、找症可以说是内针学人的一项基本本领。黄帝内针要求“走出疾病”,从症入手。症是身体最直接的表达与呈现,是内针人的耳目,是我们的下手处。

对于很多初学者而言,初步了解和明析了内针理法,再通过治症法则就能进一步去进行诊治。诊和治,这里我们的“诊”(诊断)主要就是“六经辩症”,即症所在的位置的六经经络,是阳明?太阳?还是厥阴?等等。这是第一步。如果在识症这一步不明,含糊其辞,会直接影响后面的求同气、下针的笃定、导引等等,进而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有很多学人会问这个病怎么扎,这个问题应该扎哪个穴位,这都是不明就理的,这样的思维来学用内针一开始就错了。我们得转变思路,要回归到身体,关注身体的感觉,找不舒服,也就是找症。症是指一切酸、麻、沉、胀、痒、痛、凉、热、或感不适。这里说到“回归”,也就是要从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这一系列的疾病名相里跳出来。我们看病,但我们不执着于病,一定是从身体的感觉出发,也就是让患者此时此刻就开始觉知自己的身体,明白当下的生命状态。这个过程就已经是治疗的开始了。

2

痛症的处理

都说痛症是践行内针很好的一个入门,一来因为它好定位,患者会说出自己哪里痛,这个“痛”就是我们要找的症,很直接,这个“哪里”就是在帮我们定位,也很直观。定位有了,六经就能辨出来了,接下来的也就顺理成章。但看似简单,我们也马虎不得,还是老老实实一步一步来,不可急于求成、理所应当。痛症的识症除了疼痛位置(定位),还应该有疼痛程度及因此相关的活动范围和幅度变化、疼痛时间等,必要时还可以检查肌肉的松紧软硬状态,以及和健侧的对比情况。知常,还得察“不常”。问诊、望诊、切诊(触/摸)的了了分明,便于医者的诊治,也是和患者建立同气和链接的过程,其中也是在帮患者回归自身去明白和感受当下

举个例子,近日治疗一位膝关节术后双膝痛症的阿姨,简单问诊后得知具体疼痛位置在内膝眼直下大概3公分的地方,这个位置明确,就在太阴经的中焦,右膝更甚,我心里想着针对这个症的治疗可取左手(下症上治、左症右治)太阴中焦处的阿是穴。但我并没有马上去取针治疗,而是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诊查。阿姨这个膝痛的情况是坐着躺着不疼,走路疼,走路时因疼痛感加剧脚不敢用力接触地面,故显得跛行。上楼和下蹲时加重,上楼需有人扶或有物支撑,下蹲到1/3时疼痛难忍。膝盖肿,疼痛处有淤青,肤温偏高。我还询问了一些身体其他情况一并诊治。刚开始针上后,阿姨自己还感觉不到变化,这时候对于初学针的人可能就会无助和怀疑了,不是针下痛减吗,不是立竿见影吗?是的,同气相求,感而遂通,应该呈现的结果是这样的。但我们治疗的人,人有千秋,实际应对起来也是不同的。面对这位患者,我根据她走路姿势和下蹲幅度的变化(其实还有很多:触痛感减轻、肤温较前降低等),可以明确知道治疗已经起效了,这时候只要坚定信心,然后和患者做个有效沟通,让她再去明白和感受,我又用了法则第四条“阴阳倒换求”在太阴上焦阿是下针,导引,就有了明显变化。后面几天每次治疗都这样,从审症识症开始,变化也是从不能用力到能用一点力再到能正常走路、上下楼及下蹲都没问题。

这是一个膝痛的案例,如果下次遇上一个膝盖同部位凉/热/发沉/麻/痒/皮肤异常……其实处理起来都是一样的,因为都是“症”,定位都是太阴中焦,只不过是症的表现形式、身体的表达方式不一样而已。

3

高血压糖尿病怎么调?

很多人会问高血压高血糖怎么治?这个也是找症,随症治之

比如上面案例中这个阿姨她就有高血压,有一天针前测血压高达180/100mmHg,但她没有什么感觉,我按膝痛的症给她扎上,同时她睡眠不太好,一晚上起夜小便2-3次,起夜后再睡着就很慢。睡眠和小便我又取了厥阴经和少阴经。留针45分钟后,再测血压已经降到了143/88 mmHg。

在问诊时,我们往往还会询问患者的饮食、睡眠、二便,看面色、望眼神,有时候会观患者的呼吸是否顺畅、够深长......这些都是在察异常,特别是患者自己也会忽略或者习以为常的异常状态,这都是症,都是我们处理疾病的下手处。面对高血压是这样,低血压也一样,高血糖、高血脂甚至胆囊炎、肾结石、肿瘤等等都是一样。

4

睡眠、饮食、二便

上面提到一个睡眠问题,还有很多学人对失眠这种定位起来比较抽象的症难以把握,觉得无从下手。这个问题《黄帝内针》一书P99-100有说到:不好定位的症可以通过定性来抉择,比如失眠的本质就是一个“阳不入阴”的过程(睡觉:“阳入于阴则寐”),治疗起来就从阴引阳,这从阴引阳也很灵活,可以从厥阴从太阴从少阴。如果说从定位的角度来看失眠,也不是就一定不可以定下来。我们可以这样考虑,相信大家都不同程度或者某一时段有过失眠的感受,很多人描述失眠:我睡不着、感觉脑袋一片空白、脑子里总是会浮现很多东西……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抓“脑袋里”这个关键词,说到这里是不是能有一点定位的思路了呢,厥阴经“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与颠”,也就是说从内里直上入头顶的厥阴就是我们可以定位出来的经络。失眠还有容易醒的情况,醒是不是下意识的眼睛就睁开了,这就是偏离常的状态,正常应该晚上睡着了,安然闭眼。所以透出“眼目”这个异常我们又能定位到如上所提的“连目系”的厥阴经。而且可以定位出这是厥阴的上焦。还有的人失眠睡不好,晚上总是想起来小便,真正去厕所又便不出多少,这样的情况还可以考虑定位到解小便的这个前阴上。

二便,前后二阴的问题,不管是便秘、腹泻、大便不成形、大便干硬、痔疮、脱肛,或是小便淋漓不尽、尿频、尿急、尿痛、尿血等,还是月经、男科问题,依然可以看做是症的不同表现形式、身体的表达方式不一样,症所在的六经却是一样的,按内针理法处理起来也是一样的。厥阴经在下绕二阴,可以考虑,任脉、督脉到二阴也可以考虑,若连带有小腹的不适,那必然还会考虑少阴。

饮食问题,有“饮”和“食”,吃饭不香、没有胃口、口渴、水入则吐......。上面谈了“出”的问题,二便经血的症直接考虑“出口”的经络同气,同理,饮食则考虑“入口”的经络。厥阴经在上环口唇,可以考虑厥阴,“面口合谷收”,口/嘴的问题自然也可以考虑阳明。果胃口不好是因为吃一点就饱胀不想再吃,或者该吃的时候肚子却不觉得饿,那这个症在中腹胃脘,考虑阳明中焦同气。如果小孩无法具体描述的话,可以看看舌苔、闻口气、摸摸肚子等帮助辩症。

5

全身的问题如何辩症?

全身的问题,全身或者大面积的症如何处理?针对单个的症、涉及经络少的症好辩症处理,对于“大而广”的症好像就相对茫然、感觉无从下手了。其实全身的问题可以看做是由一个一个的症、一条经一条经络的症叠加组合而成,所以处理起来识症的时候就从其中一个地方入手,再到下一个地方就可以了。

比如汗症,出汗多的问题,我们一般从出汗最严重最明显,或最先出汗的地方入手。很多人会说病人就是全身出汗啊,但仔细诊来,全身出汗,或者说全身上下每个地方均匀出汗的还真是极其少。如果我们问了病人哪个位置出汗最明显,病人也说不清楚的时候,我们可以意向性的再一次询问:身上更明显还是四肢?前胸更明显还是后背?头上更多还是颈项更多?等,以此来帮助患者明白,我们也能更确切地找到一个便捷突破口。或者患者就诊当下就在出汗,我看见对方额头汗涔涔的样子,我可能就会先来一针阳明(面额),再观察,再出的汗就不一样的,汗珠子细了小了,慢慢的就收了,其他地方可能也就随之收了,或者还有某个地方依然明显出汗的,我们再来对症下针。当然,也许他下次还出汗,但这个汗能不能越来越少,能不能越来越没有那么容易就出多了?这都是变化,都在调中,调到以平为期。

再说说乏力、全身无力,乍一看这个症貌似也是无从下手的,但细细品来还是可以分出一二三的。如果说气短/呼吸浅短、抬腿无力、抬胳膊无力、颈肩沉重困、眼睛睁不开、说话没力……面对这些症是不是就比较好入手了呢?那这些症未尝不就是乏力的具体表现呢?气短,如果深吸气一口都只能到胸口,或者就感觉气憋在胸部了,那毫无疑问“心胸内关谋”就是我们要找的同气。抬腿无力,我们可以自己抬腿试试,哪里在用力?用力的地方又是哪条经络?这样不就又可以把这个症的六经确定下来了。其他地方以此类推。眼睛睁不开、说话无力,这就定位到了目、口的位置上,“面口合谷收”和在上环口唇的厥阴经都是可以考虑的。

这里提供了辩症思路,当然也不是说所有无力的患者都要这样用,也可能不用全上就已经解决了问题,还得因人而异,看医患的相应。这样的思路,对其他问题同样适用,比如中风后遗症的康复。

中医可以异病同治,也可以同病异治,因为所有的都是随症治之,以平为期。明了理法,症虽有千种万种,但万变不离其宗。重在“明”,这个“明”,可以通过看书—文字传承,可以通过亲临师教—口耳传承,通过师父、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与之相应,再去谈针用针又会是不一样的感受。

作者-- 苏泽英

苏泽英,毕业于云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首届学子,黄帝内针传承人杨真海先生跟师弟子,黄帝内针课程助教,内针公益行讲师。

辑/硕硕

核/内针审稿组

(0)

相关推荐

  •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5针,2针缓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 5年,右膝后方紧绷不适,太阳经气中焦.下焦不利,取左手太阳经小海.后溪,先后针1针,一针一导引,2针即缓解.黄帝内针,走出疾病,走出穴位,处处从阴阳感通与经络三焦同气入手,针 ...

  • 致内针人的“信”

    在中医的体系里,最根本的就是要把人调理到一个阴阳平衡的状态,也就是平人不病的状态.所以在这一点上,各家各派也终归是要落到阴阳上才算是落到根上了,没有到了阴阳的层面,终究还是不够彻底的. 然,有的人会说 ...

  • 回阳救逆 | 内针人一次难忘的脑栓塞急救经历

    人人知医,天下少病 大约一周前,下班途中突然接到堂弟媳妇声嘶力竭的求救电话.她语无伦次拼着命喊,姐,快来救我公公. 我急急忙忙赶到家,提着药包.血压计.听诊器,随手抓了一把针(其实药包里一样急救药品也 ...

  • 黄帝内针一针治疗两症病案三例

    黄帝内针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简",简至不能再简,我在临床中经常遇到一针同时治疗两个症状的病例,现举三个病案,请同仁指教. 病案一 患者男性.51岁,颈部左后侧不适两月余,右踝后外侧 ...

  • 黄帝内针如何“抓”症

    了解内针的朋友都知道,症是内针的眼目,在内针临床时,症"抓"得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施针的效果.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症?酸,麻,沉,胀,寒,热,温,凉,痒,痛等所有不适,统称为症. 怎 ...

  • 黄帝内针临症微记:耳鸣怎么办

    一个老阿姨跑来找我,说左边耳朵老是嗡嗡响. 左边的病右边治,头部的病可以到手上治,老阿姨的右手掌就是用针取穴的同气部位. 耳朵部位循行的经络,主要有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 再来看手部相应的同气穴位, ...

  • 内针漫谈:临症第一针

    众多症挤在面前时,从哪一个症开始着手?第一针在何处下针比较理想?这个问题,在学针时很容易造成困扰. 一个症出现在身体某个部位,有可能涉及一条经络,也可能涉及几条经络.涉及一条经络的比较简单,直接按照& ...

  • 内针漫谈:跟着症走

    前几天有个朋友问,有时经络.穴位都尽量考虑了,阴阳倒换等方法也用了,医患之间也反复交流了,可是患处改善还是不大,是不是哪里识证不对?或者是经络穴位选用不当? 我说,随证治之,只要同气不丢,不应该有这么 ...

  • 内针丨治疗焦虑症的双下肢乏力

    作者:陈青 2017.08.29一中年女性 症状:患者全身不明地方的乏力,双下肢有甚,失眠,有焦虑抑郁的病史. 识证: (1)患处三才:下焦 (2)患处经络:患者无法明确指出哪里不适,六经定位不是很确 ...

  • 黄帝内针践行 | 踝部、膝关节、腰部不适,因症取穴,随症治之

    一.病情简介 2018年9月22日,有一位患者张某,女,膝盖.踝部.腰部不适. 二.治疗过程 (一)三焦经络 1.三焦:下焦.上焦 2.经络: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少阴经 (二)上下左右 症在左,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