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场:不与人争,做你自己

 ◆ ◆

夏雨荷 陈佩廷 - 古筝曲

老子曰:“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句话流传至今,为世人所称颂。但人生在世,纷争难免。与人争输赢,与人争高低,与人争是非,世人因此困扰在纷争的藩篱中。
只有真正的智者懂得,胸怀不争的处事哲学,天下才会没有人能与之抗衡。
- 01 -
不争输赢,做你自己
从前,有一只河蚌爬到岸上,张开蚌壳晒太阳。这时,一只鹬鸟飞过来用长长的尖嘴伸过去啄河蚌的肉。河蚌猛一惊醒,迅速用力把蚌壳一合,将鹬的尖嘴紧紧地夹住了。
鹬鸟对河蚌说:
“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你总会被晒死的!”
河蚌也不甘示弱:
“我看你能撑多久,我不松开你的嘴,你总会被饿死!”
鹬蚌如此僵持不下,这时,一位渔人走过来,十分轻易地把蚌和鹬都捉住,满心高兴地赶回家去准备一顿美餐。
赵国将要讨伐燕国时,苏代讲了鹬蚌相争的故事,让赵惠王改变了攻打燕国的计划,从而避免了两国俱伤、百姓遭殃、秦国得利的结局。
生存于世,做人做事都应理智地权衡得失,切不可只想着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利益往往是一把双刃剑,若不懂得互相谦让,只知一味地相互争夺,往往两败俱伤,让他人钻了空子,最后自己一无所获。
懂得退让,才能更好地保全自己。赵燕两国放下武器各自韬光养晦,国泰民安才是国家强大的法宝。
- 02 -
不争高低,做你自己
古时有个书生,终日里和别人争高低,常常因此郁郁寡欢。
邻居家的收成比他家好,他心中不快,于是去寺庙里问一个和尚:“每当看到邻居家比我强,我心里都会不痛快,我该怎么办呢?”
和尚说:“做你自己。”
自己的发小中了科举,他又整日苦恼,再去请教那个和尚。
和尚依然说:“做你自己。”
书生不得解,愤愤而返,终日被烦闷心绪缠绕,无心做任何事。后来索性不去关心别人的高低成败,一心过好自己的日子,忙时犁田耕种侍弄稼禾,闲时吟诗作赋醉心书卷,内心反倒豁然开朗了起来。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其实很多人都如同这个书生,因别人的成败影响自己的生活。
《逍遥游》中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这世间,贫富贵贱万象百态,对于那些不能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的事情,那就坦然地面对,你要做的,是做好你自己。
与人争高低,消磨了自己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与人论上下,时刻活在攀比的疲惫里无心做自己。
保持一颗从容心,过好自己的生活,时间自会给你下定论;保持一颗平和心,做好自己,你自然会有自己的福祉。
- 03 -
不争是非,做你自己
夏虫不可语冰,活在不同层次的人,学识和观点自然不同。不和不同层次的人争是非,是最高的处世哲学。
孔子的《三季人》 故事,讲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一日,孔子的学生正在门前扫落叶,有个过路人问他一年有几个季节。孔子的学生脱口而出:“当然是四季。”
那人却摇头:“不,一年只有三季。”两个人为着一年有几个季节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于是那人又问走过来的孔子。孔子回答:“先生您说得对,一年有三季。”那人得意而去。
孔子的学生很是差异:一年四季,老师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了呢?
孔子笑语:“你没见那个人通体是绿色吗,他是蚱蜢人。蚱蜢生于春天,死于秋天。你和一个没经历过四季的人争论这个问题,是毫无意义的。”
寻常生活里不乏这样的“三季人”,他们用自己的认知去衡量这个世界,若是与这样的人争是非,只是徒劳而已。
见过大海的人,才会懂得海纳百川的包容。
登上高山的人,才会看清山的那一边更广阔的风景。
与不同层次的人争辩,不如默默地将是非藏于心底,更好地修身修心。
心容世事的格局里,隐藏着最好的风水;意纳万物的胸怀里,包罗着最大的福气。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人生下半场,不争不辩,潜心做好自己,时间自会给你答案。

*作者:江湖里的少女心,过着俗世的生活,写着自己的文字。本文首发诗词天地(ID:shicitiandi),转载请注明来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