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主体发展性课堂教学特征
金玉俊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如何把主体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我们必须要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一、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探究
从探究式学习的层面讲,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的示范。通过教师提出问题的示范,指导和培养学生学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筛选和确定问题”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第二阶段。大多是教师提出几个可供研究的问题,由学生从中筛选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和确定自己研究的问题。“由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完成问题的筛选和问题的确定”是培养的第三阶段。提出问题,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是为了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所以提出的问题应具备以下特征:问题要明确;问题要适度;问题宜小不宜大;问题宜具体不宜抽象。
二、生生互动,组织学生亲历过程
合作学习是实施主体发展性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生生互动是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生生互动主要是指在小组内部、小组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补充和相互发展。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参与中,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达成学习的目标。在合作学习的实施中,应注意以下策略:树立新型的课堂教学交往观;变革座位的排列方式;正确进行分组;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与其它教学形式有效地配合。
树立新的课堂教学的交往观。要认识到,教学活动不仅是师生间的互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在生生互动中亲历过程,使学生学到知识和方法,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学会与人合作,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的自我意识。
变革座位的排列方式。座位的排列多以“T”字型、“U”字型、“田”字型为主,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排列的原则应以能最大限度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为原则。
主体发展性课堂教学注重人本位,注重每个学生的参与和每个学生的发展,全员参与就成了它的重要特征。在组织学生亲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参与的广泛性;活动的指导性;组织的有效性;形式的多样性;过程的开放性。
三、多元评价体验成功
多元评价,应该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多方面去考虑,全面进行评价。主体评价,学生是评价的主体,是评价的主动参与者;引导学生成为自律的学习者,形成学生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共同作用下的进步。描述评价,在展示结果的同时,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描述,对自己和他人的研究过程、研究结果等进行评价,评价应以正面为主。发展评价,评价要突出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变化,不仅重视学生的探究结论,更要关注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评价既是一种评估,也应是一种激励。通过评价,应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愉,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应该说明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固然是非常重要的,在新课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失败也是同样重要的。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失败是合理的,不能期望学生的每项探究活动都必须成功;失败了,甚至没有得出任何结论,都应该是允许的。学生要学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体会到学习、探究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也是一种科学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