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部分2

虎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6.25、宽1.1、厚0.31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219号慕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青白色。双面雕,吻部斜伸向前下方、刻刀状尾斜向后下方。方口大张,鼻微上挑,"臣"字形目大圆睛,角后倾并在角根部以单阴线刻画出卷云纹,单足四爪。口内及尾端各单面铂一圆孔。

龙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8.2、宽1.7、厚0.4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219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白色,带暗黄色沁。双面雕,吻部斜伸向前下方,分尾斜向后下方。方口大张,鼻上挑,"臣"字形目大圆睛,单足三爪,分尾。口内对钻一圆孔。

绿松石蝉形佩有代完期

长202、宽136、厚0.7厘米

山东省蒙州市前拿大205号基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王面呈长方形,宽头,宽尾,头身之间以一道突棱分界,圆形突目,头端雕出尖吻,单阴线刻画出长方双胡收拢于背后,腹部头端纵向掏挖出圆形穿孔,尾端横向掏挖出圆形穿孔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6.9、宽1.4、厚0.3-1.1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205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乳白色,泛乳黄色沁。双面雕,横截面呈倒"T"形。吻部伸向下方。圆睛,厚唇,细口。上唇对钻一圆孔。应为残损玉璧改制而成。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6.8、宽2.1、厚0.37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205号慕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绿色,微沁。双面雕,鱼体圆肥,吻部斜伸向前下方,分尾斜向后下方。圆睛,厚唇、细口。口部后管钻一圆孔。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4.4、宽1.33、厚0.31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206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绿色,白色沁痕。双面雕,吻部斜伸向前下方,分尾斜向后下方。大圆睛,厚唇,口微张。口部后对钻一圆孔。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5.2、宽1.61、厚0.4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205号蔡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绿色,微沁。双面雕,形体逼真,吻部斜伸向前下方并略上挑,分尾宽大斜向后下方。圆睛,头部对钻一圆孔。

玉管商代晚期

长225、直径0.8、孔径0.1-0.3、壁厚0.2-0.4厘米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203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淡绿色,微沁。圆柱形,略弯曲,横截面呈不规则环形,饰四道凹弦纹。

玉戈商代晚期

长4.65、宽2.16、厚0.4 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203号蔡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绿色,有黄色沁斑,宵摇.短内,尘偏下,中脊明显,上下磨出锋刃,上刃略长,下刃微短,刃部有脊棱,内中部对钻一圆孔,内后端作成扉牙状。

鸟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1.8、宽3.2、厚0.5-0.7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203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暗黄色。平面呈三角形,应为俯视的正面形象。尖喙,圆目,宽身,展翅,分尾,喙部横穿一圆孔,腹部以单阴线刻划出一"田字纹。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7.6、宽1.13、厚0.39 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201号慕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说绿色,微沁。双面雕,头部略残,斜刃刻刀状尾部平直。头部对钻一圆孔。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5.55、宽1.42、厚0.38厘米

山东省腾州市前掌大墓201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淡青色,白色沁痕。双面雕,头部较尖,大圆唇,分尾平直。圆睛。唇部单面钻一圆

绿松石蛙形佩育代定羽

长1.7、宽1.53、厚0.4-0.51厘米

山东省滕州州市前掌大201 号慕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8李态,体形肥圆,头部窄小。尖圆吻、圆目,上肢前伸、双足位于头部两侧,每足分四,圆腹,下枝曲伏,由头至臀纵向穿一道圆孔。

牛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3.83、高2.4、厚0.47-1.08 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32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绿色,有白色沁。高浮雕,牛首前瞻。椭圆形目,口微张,嘴角下弯,三角形尖耳,三角形角背向身体,后腿直立,前腿呈跪姿。尾贴于臀部表面,腹部对钻一圆孔。

玉饰商代晚期

直径1.8、高0.8、孔径0.4-0.65厘米

"东省滕州市前掌大3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欧绿色。平面呈圆形,侧面呈半圆形,表面三等分饰三个圆以,中间对钻一圆孔,近底部横向对钻一圆孔并与纵向圆孔交叉。

玉篇商代晚期

长9.35、宽1.55、厚0.7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32号慕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乳白色。双面雕,整体为一龙的造型。一夸张的龙头作柄,大张口,舌前伸形成尖部,龙尾卷曲于头后。以减地法刻划出头、睛、耳及身。刃部以减地法刻划出简化的蝉纹。柄部末端对钻一圆孔。

兽面形玉饰商代晚期

高33、宽2.21、厚0.6 厘米

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32号蔡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我日色,微沁。平面呈长方形,以减地法刻划出兽面,角内怎,眉毛上挑,"臣"字形双目,圆睛,窄鼻,大张口,嘴角内卷。两眉之间对钻一圆孔。

兽面纹玉饰商代晚期

高2.71、宽2.07、厚0.63厘米

山东省膝州市前掌大132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乳白色,微沁。平面呈倒梯形,上边略弧凸,以减地法刻划出兽面,角外卷,菱形双目,突吻,大方口,嘴角内卷。

牛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4、高2.45、厚0.4-0.8 厘米

可东有滕州市前掌大222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欧育色,有白色沁。牛首前瞻,方目,方口大张,三角形角贴体表面。呈卧姿,尾贴于臀部表面,腹部对钻一圆孔。

虎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5.6、高2.2、厚0.2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8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青色,腹部为暗黄色沁。阴线双面雕,头微低,四肢踞伏作扑食状。口部单面钻一圆孔。

蝉形玉商代晚期

长23、宽1.98、厚1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8号蔡出土,现藏干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欧育色。宽圆头,尖尾,头身之间以一道突棱分界,头部饰大小相套的菱形纹,圆形容目 单阴线刻划出椭圆形双刘发纹,双翅收拢于背后,腹部以单阴线刻划出六个腹节,阳头至尾纵穿一圆孔。

牛形玉佩商代晚期

网377、高2.3、序县蔡出土,现藏于中三们形角贴于身体表面。四肢直立,尾残。口内钢残长3.77、高2.3、厚1.2厘米

山东省膝州市前掌大126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灰白色。牛首前瞻,椭圆形目,细睛,圆口大张,三用形用贴于身体表面。四肢直立,尾残,下颌对钻一圆孔。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Ks3、.宽1.2、厚0.55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草大124号爇出土,现存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K这色,则聪、分尾平直,头部预端有以圆形回成为口.无目,下颌向上单面钻一孔与口相通

绿松石鸟形佩商代晚期

高2.1、宽3.55、厚0.25-0.9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0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平面略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应为俯视的正面形象。尖喙,圆目,身体较宽,展翅较宽,分尾。

绿松石鸟形佩商代晚期

高3.63、宽3.73、厚1.4 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0号慕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为俯视的正面形象,作圆形双目,尘喙,瘦身,展翅,分尾。家部横穿一圆孔,腹部沿纵方向穿一孔。

龙形玉璜商代晚期

长9.24、宽2.1、厚0.46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0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绿色,微有黑或黄色沁痕。双面雕,龙吻斜伸向前下方,尾斜向后下方。头部刻划细阴线构成的折纹并作成扉牙,圆睛,角上挑。

玉镯商代晚期

直径6.3、宽1.4、厚0.3-0.5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0号慕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绿色。器体扁薄,外表而面以单阴线刻划二方连续的勾连纹。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4.3、宽2、厚0.45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0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绿色,有暗黄色沁。双面雕,鱼体圆肥,吻部斜向下,分尾略向上倾。阴线刻出身体各部位。下唇部对钻一圆孔,尾部单面钻一圆孔。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3.95、宽2.15、厚0.31 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0号蔡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孔日色。双面雕,鱼体圆肥,吻部前伸,分尾平直。圆睛。下唇部单面钻一圆孔。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6.73、宽1.15、厚0.4 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0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乳白色,微泛黄沁。双面雕,吻部斜伸向前下方,分尾斜向后下方。圆睛,厚唇。吻部单面钻一圆孔。

龙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11.7、宽3.45、厚0.1-0.37厘米

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0号蔡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绿色,带深绿色沁点。两面双阴线雕刻,弧长近整圆的二分之一。龙为大方口,日内对钻一圆孔。"臣"字形目,圆睛,状耳,角后倾贴于背部。尾部对钻一圆孔,身体饰卷云纹。

绿松石鸟形佩商代晚期

长3.1、宽3.29、厚0.8-1.2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0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平面略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应为俯视的正面形象。以减地法刻划出头、身、翅,以未透孔作圆形双日尖喙,圆目,宽身,展翅,尖尾。背部对钻一圆孔。

绿松石兽面形饰商代晚期

高9。5、克5.32、厚0.71厘米

在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0号基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与石料相杂。短面,角内卷,菱形目,突吻。双角尖各单面钻一圆孔,两侧脸颊各对钻一圆升下额斜向背面对钻一圆孔。

玉璇玑商代晚期

直径2.92、孔径0.3-0.5、厚0.17-0.5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0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绿色。边缘平直,一侧较薄,分四牙,每牙上出四齿,中间穿孔对钻而成。

绿松石饰商代晚期

长23、宽1.8、厚1.5厘米

"山东省藤州市前掌大120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近长方形,单面雕。"臣"字形目,细睛,窄鼻,阔口,形耳,弯角盘于额前。背面下部有一纵向榫状物,共纵向穿孔,梅尾有一横向对钻圆孔。

牛头形玉饰商代晚期

高4.78、宽2.37、厚0.5厘米

山东省膝州市前掌大120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绿色,鼻吻部为暗黄色。单面高浮雕,正面雕出牛头形象。弯角短租,角尖向上,左侧角尖微残,模状双耳。菱形目细睛,突吻,厚唇,唇下开横向槽形成口。背面吻部斜向口部单面钻一圆孔

虎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102、高2.95、厚1.11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0号慕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地,头、爪、臀、尾部为祸黄色,微沁。虎体略消瘦,头向其明方,后肢踞伏,前肢直立。椭圆目,阔口张开,立耳,尾列词下末端上卷。口内及前爪各对钻一圆孔。

虎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4.85、高1.95、厚1.11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0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黄色,布满浅黑色斑点。虎体圆肥,头向正前方,四肢直立作站立状。椭圆目,阔口,立耳,四足直立,尾斜向下,略残。

虎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6、高2.95、厚0.23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8号慕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青色,有白色沁。用阴线双面雕出方目,背耳,前后两足,每足分四爪,长尾上卷。颈部对钻一圆孔,尾部单面钻一圆孔。

绿松石鸟形佩商代晚期

长4.9、宽3.1、厚0.4-1.15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0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尖喙,圆目,有冠,单足三爪。翅膀斜向上收拢于体侧,分尾弯向后下方,胸部对钻一圆孔。

鸟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3.65、宽2.3、厚0.9-1.22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0号蔡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青色,有白色沁。平面吴三角形,应为俯视的正面形象,器身较厚。以减地法刻划出圆形双目,尖喙,圆目,瘦身,展翅,直尾,喙部横向对钻一圆孔。

玉戈商代晚期

长7.7、宽1.7、厚0.22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0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乳白色。阴线双面雕。长援,长内,尖微偏离中脊,中脊明显,上下磨出锋刃,上刃略长,下刃微短,刃部有脊棱,援内交界处有阑,阑表面两组大小相套的菱形纹。内中部管钻一圆孔,内后端作成扉牙状。

玉戈商代晚期

长10.9、宽2.2、厚0.2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0号蔡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愚绿色,黑色沁痕。长援,长内,尖略向下,中脊明显,上下磨出锋刃,上刃略长,下刃微短,刃部有脊棱。内中部对钻一圆孔.

绿松石鸟形佩商代晚期

长3、宽2.1、厚0.2-0.6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0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喙残,以圆形穿孔作目,单足四爪。翅膀斜向上收拢于体侧,尾斜向后下方,胸部对钻一圆孔。

鸟形玉饰商代晚期

高2.4、宽4、厚0.5厘米

山东省青州市苏埠屯墓葬出土,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玉质萤润,呈青色。以减地平凸雕出双眼,隐起双勾饰羽翅细纹,阴线刻出尾翼,喙部对钻一孔。

鸟形玉佩商代晚期

高2.3、宽1.7、厚0.51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20号套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谈绿色,微沁。鸟似伏卧在地,长颈翘首、拱背,圆目,圆喙。单足前伸,颈下对钻一圆孔。

玉戈商代晚期

长5.2、宽1.6、厚0.2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墓119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洁白晶莹,内略呈黄色。器身宽而薄,上刃长,下刃短,锋尖下垂,近援处钻出一孔。下侧磨出一凹槽。内后部作成一鱼尾形。

鸟形玉佩高代无期

上∶长9.1、宽3.7、厚0.3厘米下∶长5.3、宽3.6、厚0.3厘米

山东省朦州市前掌大119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对。青褐色,黄褐色沁。鸟嘴呈鹰喙状,鼻突起,两眼凸出,长颈,躬背,尾似鱼尾,爪呈虎爪状。身上无纹饰,颈下钻一孔。

龙形玉佩商代晚期

左∶长3.2、宽2.8、厚0.4厘米右∶长3.5、宽2.9、厚0.4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19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对。黄白色,有浅褐色沁。龙身盘屈,首尾相衔,中有缺口。卷鼻大眼,张口,头顶有瓶状角,龙身上刻有鱼鳞纹。两面花纹相同。背上和尾部各有一穿孔。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上∶长7.1、宽1.3、厚0.2厘米下∶长8.7、宽1.4、厚0.2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19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件。浅黄色,带有褐色沁点,酷似泥敏。阴线双面雕,鱼身弯曲如璜形,作鱼跃状。阔嘴,背。嘴部有一穿孔,尾部扁薄似刻刀。

兽面形玉饰商代晚期

高2.7、宽3.2、厚0.4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19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绿色。轮廓似蝴蝶状,用阴刻的方法在正面刻出兽面纹,背面平整。"臣"字形目,上面有一对卷云纹大角,阔鼻。两侧各有一对穿孔,鼻下还斜穿一孔。

鸟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4.5、宽3.25、厚0.5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3号蔡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绿色,有白色沁痕。平面呈三角形、应为俯视的正面形象。尖喙,圆目,瘦身,展翅,分尾,背面有一道斜向刻槽,器身中部对钻一圆孔。

鸟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4.6、宽2.3、厚0.22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10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考色白色沁痕。平面略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应为俯视的正面形象。单面雕出尖喙,大圆目展翅,分尾,喙下钻一圆孔。

玉璧商代晚期

直径6.2、孔径3.1-3.6、厚0.55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10号幕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青绿色,有灰白色沁。边缘斜直,中间穿孔单面钻而成,截面呈梯形、较宽一面留有加工时形成的两道弧形凹槽。

鸟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3.2、高2.76、厚1.9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09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青色,白色微沁。呈站立状。长颈,头部扭向身体正左侧,拱背,单阴线刻划出圆目及身体上的羽毛纹饰,尖喙下勾,双足有跌,扁尾。胸部横穿一圆孔,两腿之间近身体处纵穿一圆孔。

玉镯商代晚期

直径6.6、宽0.95、厚0.3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09号幕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谈青色,有暗黄色沁。透明度较高,器体扁薄,素面。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龙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4.12、宽2.1、厚0.1-0.3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09号慕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绿色,有暗黄色沁。双面雕,吻部向下方,尾上卷。张口,鼻微上挑,方目无睛、菌形角直立,单足无爪的龙形,口、尾各钻一圆孔。

龙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6.57、宽2.3、厚0.4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03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礼白色,有暗黄色沁。双面雕,吻部斜伸向前下方,尾上卷。张口,鼻微上挑,方目无睛、角后倾,单足无爪的龙形,口、尾端各钻一孔。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6.5、宽0.91、厚0.61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103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绿色,有白色沁。双面雕,身体细长,吻部突出,斜刃刻刀状尾部平直。圆睛。口内对钻一圆孔。

玉戈商代晚期

长6.5、宽3.65、厚0.45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49号套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绿色。有白色沁。宽援,短内,中脊不明显,上下磨出钝刃、刃部有脊棱,援内交界处对钻一圆孔。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6.3、宽1.7、厚0.4 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47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墨绿色,部分保留石皮。双面雕,分尾平直。圆睛。口部单面钻一圆孔。

人身兽头跽坐像商代晚期

高5.4、宽2.82、厚5.15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46号慕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灰白色。跪坐姿,上肢自肘部弯曲向前平伸,上身微向前倾,须部短粗,兽首似为牛头,头微低,突吻较粗,吻部横向对钻一圆孔。

鸟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2.9、宽1.25、厚0.3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46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绿色,有白色沁痕。双面雕,仅以一道单阴线刻划出身体,尖喙,单足,尖尾,头部对钻一圆孔。

螳螂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6.5、宽1.17、厚0.31厘米

东省滕州市前掌大46号蔡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铁青色,颈部为暗黄色沁痕。双面雕,头部窄小圆钝,圆目笑出,细口,细长颈,大腿前伸,鼓腹,有七个腹节,尖尾,大极关节处对钻一圆孔。

玉玦商代晚期

直径2.7、孔径1.08-1.3、厚0.4-0.51厘米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46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青色,略带白色沁痕。器身略窄于孔径,边缘圆钝,缺口尚未完全断开,应为半成品,圆孔为单面钻而成。

鱼形玉佩高代晚期

上∶长6.6、宽1.95、厚0.09-0.2厘米下∶长6.3、宽2.12、厚0.15厘米

东省滕州市前掌大44号慕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件。谈青色,有白色沁痕。双面雕,鱼体圆肥,吻部斜伸向则下方,分尾斜向后下方。方睛,厚唇,张口。口内对钻一

圆孔,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4.8、宽1.28、厚0.1-0.59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44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鸡骨白色。双面雕,横截面呈倒"T"形。吻部伸向下方,钝尖状尾斜向后下方。圆睛,厚唇,口微张。口、尾部各对钻一圆孔。应为残损玉璧改制而成。

玉笄帽商代晚期

高2.7、宽2.45-2.9、厚1.35、孔径0.22-0.8厘米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40号蔡出十,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谈青色,无沁。双面雕,平面略呈梯形,"臣"字形目大圆睛,弯角盘于额部两侧,眉手与鼻相连。头顶部有一单面钻的圆孔用干安插笄杆。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上∶长7.45、宽2.9、厚0.4厘米下∶长8.2、宽2.71、厚0.4厘米

山东省滕州前掌大38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件。淡绿色,有褐色沁。双面雕,鱼体较宽,吻部前伸,尾部平直作斜刃刻刀状。圆睛。唇部单面钻一圆孔。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7.4、宽2.4、厚0.41厘米

山东省膝州市前掌大38号蔡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礼白色,夹杂有褐色沁。双面雕,鱼体圆肥。吻部斜伸向前下方,分尾斜向后下方。圆睛。吻部单面钻一圆孔。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6.78、宽1.9、厚0.32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38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青色,头部有黄、白色沁痕。双面雕,鱼体圆肥,吻部斜伸向前下方,分尾斜向后下方。圆睛,细口。上唇、尾部各钻一圆孔。

鱼形刻刀商代晚期

长4.75、宽0.95、厚0.38 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38号蔡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谈褐色,灰白色沁、双面雕,吻部密大突出,斜刃刻刀状尾部平直。圆睛。头部单面钻一圆孔。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9、口宽1.7、尾宽2.3、厚0.2厘米

山东省青州市苏埠屯墓葬出土,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鸡骨白色,通体涂朱。头尾各有一单面钻孔,作系挂之用,以阴线刻眼、鳞及鳍,以阳线双勾刻饰鱼尾。

鸟形玉佩商代晚期

上∶长4.9、宽2.6、厚0.11-0.31厘米下∶长5.1、宽2.35、厚0.32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38号蔡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l对。深绿色,含暗黄色沁双面雕,圆目,翅膀斜向上收拢于体侧,喙部及胸部各对钻一圆孔,单足无爪,分尾宽长并弯向下方。

龙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6.65、厚0.2-0.42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38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淡黄绿色,有褐色沁。双面雕,吻部斜伸向前下方,刻刀状尾斜向后下方。张口,鼻上挑,"臣"字形目圆睛,刻刀状尾,口、上唇、尾部各钻一圆孔。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755、宽1.4、厚0.1-0.5厘米

东省滕州市前掌大38号慕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响黄色,有灰白色沁。双面雕,弧长近整圆的二分之一,吻即和尾部均对穿一个圆孔。

虎形玉佩商代晚期

上∶长6.25、宽2、厚0.45厘米下∶长6、宽2.18、厚0.5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38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对。暗黄色,有灰白色沁。双面雕,头低垂,四肢踞伏作扑食状。方目,阔口,背耳,前后两足,尖尾粗大。口内单面钻一圆孔。

(0)

相关推荐

  • 【讣告】沉痛悼念张长寿先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张长寿先生于2020年1月30日6时30分因病在北京天坛医院逝世,享年91岁. 张长寿先生,1929年5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195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历史系.1952年9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部分4

    双龙形玉佩西汉 长11.3.厚0.3厘米 山东省五莲县汪湖镇张家仲菌汉墓出土,现藏于五莲县博物馆. 白玉质.透雕,两端似龙首,中间靠上部有一穿孔.表面光亮,制作精细. 玉籍西汉 长11.6.厚0.3厘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部分3

    龙形玉佩商代晚期 长6.54.宽1.35.厚0.3厘米 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38号蔡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黄绿色,有褐色沁.吻部斜伸向前下方,尾斜向后下方.大改形目,圆睛,角后弯,身体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部分1

    玉凿后李文化 长3.4.宽1.8-2.9.厚1.2厘米 山东省潍坊市前埠下出土,现藏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色,有青灰色沁.近梯形,两面微鼓,单面刃,锋利. 玉凿后李文化 残长4.3.宽1.9.厚0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春秋玉器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春秋玉器 古代艺术  古代艺术 审美决定了我们的生活层次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3)山西 部分4

    玉璜战国长8.2.宽2.75 厘米山西省路城县潞河墓地7号蔡出土,现藏于长治市博物馆.1对.浅黄白色,局部有浸斑.扁平体,边缘有齿,器体雕琢谷纹. 玉璧战国直径6.8.孔径2.6.厚0.6厘米山西省长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3)山西 部分3

    玉束发器西周直径3.7.高1.8.壁厚0.4厘米山西省绛县横水西周套地1号幕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玉,有光泽.整器为圆管状,器表有四道较宽的凹槽.器内壁不平整,有打磨痕迹.出土时附着大量朱砂.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3)山西 部分2

    鸟形玉饰商代晚期长3.3.宽1.65厘米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2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青白玉.扁平体.尖喙,圆眼,双翅,宽尾.嘴部有一孔. 鱼形玉佩商代晚期长5.3厘米山西省灵石县旌介村2号墓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3)山西 部分1

    六边形玉器庙底沟二期文化孔径6.7.孔深3.8 厘米山西省芮城县清凉寺墓地146号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青玉,钙化严重,有深褐斑.六边形,中间为大圆孔.三个边为直边,三个边略弧,管钻穿孔.形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2)+内蒙古+辽宁+吉林+黑... 部分4

    · 梅花形玉佩,辽代长3.10,宽3.9%.厚0.38一0.42厘米需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人民武装部院内墓葬出土,现上齐齐哈尔博物馆.1色.器体略呈梯形.中心部位雕琢一朵梅花,外围有化权坏绕,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