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医案
医案03
雷某,2019年6月11日,女26岁,
发热十余日,一直不退,咳嗽,咳疾,纳差,神疲,唇干,口不干不苦,大便溏,小便黄,易汗出,舌苔黄腻.
处方:杏仁10,苡仁30,白叩3,竹叶6,滑石15,清半夏10,厚朴10,通草6,芦根13,桔梗10,茯苓10
燕子按:
舌苔黄腻,唇干,小便黄,大便溏,有湿热。纳差,神疲,咳嗽,咳疾由湿热引起。
没有恶寒,无表证。没肌肉酸痛,湿在里不在表。无口苦,胸胁苦满,单凭神疲、纳差不能辨为少阳证,湿热也会引起神疲、纳差。
辨方证为三仁汤加桔梗、茯苓
与其他湿热方证相鉴别:
葛根黄芩黄连汤:肠道湿热,可以有也可以没有表证/下利
千金苇茎汤:肺痈,去湿热,去淤血。
小陷胸汤:痰湿热。
三仁汤:湿热弥漫三焦,湿重而没有神昏,人不虚,调畅气机
茵陈五苓散:湿大于热,脾阳不足
茵陈蒿汤:黄疸,去湿热去黄利小便,热大于湿
三泻心汤:中虚、寒饮,湿热内蕴,舌胖大,苔黄白厚腻。
大柴胡汤:少阳阳明证,湿热,舌苔厚腻,心下满痛,拒按。
麻杏薏甘汤:表湿,有表证,肌肉酸痛,舌苔腻。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表实无汗,湿热在表,常用于治疗皮肤病。
邓师姐按:
小便黄,易汗出,苔黄,阳明里热;咳嗽咯痰,纳差,神疲,大便溏,苔腻,内有痰湿;痰湿阻滞气机,则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唇口为长期发热引起的津液不足,无口干,内有湿,湿虽郁久化热,但湿重于热(如果有脉象更能佐证);患者虽发热,但无恶寒,无鼻塞流涕等表证。六经辨证:阳明太阴合病夹湿,湿热蕴阻三焦,湿重于热;选方:三仁汤;
该患者有纳差,神疲,应与少阳证鉴别;该患者的发热应注意排除表证。当时第一感觉是麻杏苡甘汤,但患者表证不显;与藿朴夏苓汤如何鉴别?如果热重于湿,如何选方?湿热蕴阻上,中,下三焦分别选方?值得我们思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