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远的背后带着你

文:环哥

来源:桃花蔡(ID:Tomhuannn)

身为父母,活出自己
然后成为真实的人,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祝福
记得上一次写书评的文章,还是《自导自演》出版的第二天,应邀书店参加一次亲子类的沟通交流会。那会儿,对孩子的教育,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很不屑于去了解一些理论知识方面的指引,敷衍了一下,草草了之。
下午去公司的路上,赶上堵车,把樊登读书最新上线安心的《在远远的背后带领》,着实给震撼到了。生活原本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子苛刻,包括对待孩子的教育,很多时候,我还是会想着用自己的样子去激励孩子,引导孩子的一系列成长。
尤其是阿佑上小学的这两年,被各种身边的比对击碎了一地,朋友圈里各种晒培训班、考试成绩,技能特长。这才回头看看我们家的学渣,瞬间各种焦虑犹如直升飞机盘旋在脑袋上。
我们很多时候,会因为自己的认知,去看待这个世界,去看待身边所有的一切。说到底,忘记了走进他们的内心,去看看一看他们,包括自己的孩子。没曾想,活出自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养。
我们大都是从书山题海中走出来的扩招一代,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除了兴奋之外,失去了方向,没有内心的自驱力之后,我们全都失去了自己原本的样子。
一天晚上,阿佑睡觉之前,我俩讨论八大行星,讨论木星此刻在什么位置,讨论上弦月什么时候落下山。阿佑轻声的说,长大了,想当一名宇航员。在我之前很多篇孩子成长的记录文章里,压根没有注意到孩子竟然会对星空这么感兴趣。
也对,远远的看着孩子就好,带着他一起,去探索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只有外在的激励,虚无的名次,甚至刻薄的学霸标签。这个世界还有着很多我们没有看到的东西。
经常对孩子冷嘲热讽,大吼大叫,要么是心情不好的时候看着他写作业磨磨蹭蹭而大发雷霆。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一次自我的修行,干嘛不想着活成孩子喜欢的样子,大胆放手,默默守护。
我在今年的一篇专栏文章里,有提及过亲子教育的恐惧。恐惧是来自于内心的愤怒,而愤怒的根源,竟然是给孩子和自己贴上各种的标签。在文章里,我记录过一个故事。
一个朋友,带着自己的孩子在琴行练琴,然后隔壁的一对年轻父母带着孩子来试听,着急忙慌的问我朋友,你家学得怎么样啦?考了多少级了?登台演出开始挣钱了吗?这几个问题让他很尴尬,他的孩子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家里也不是音乐世家,偶尔登台也只是幼儿园的活动而已,学钢琴的初衷,只是孩子不太反感,加上我朋友,也略懂一二。
还是挺喜欢书中那句话:身为父母,活出自己然后成为真实的人,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祝福。
曾经我以为自己会是一个控制欲超强的父亲,照着我的方法,事无巨细的一步步走下去。直到年初的时候,听过一堂课,青春期之前,孩子可以半推半就听你的,青春期之后呢?跟你多说一句话都嫌多。
很多人听过这样一句鸡汤: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也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相信等到孩子上大学走入社会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怀念孩子年少时候的样子,与名次成绩没有丝毫的关系。
自卑心理学导致的是欺骗大人,无法获得延迟满足。无论是宠溺还是放手,除了让孩子自己活成他自己的样子,为人父母,也该活成我们自己的样子。将来等阿瑆长大了,我们家说不定可以组成一个乐队,或者阿佑成为个作家,阿瑆更加钟情于油画。
若干年之后,我们一定会发现,当年最在意的事情,往往是徒劳无功的, 而这段经历的背后,最值得珍惜的。是爱。
············   ◆◇◆◇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