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的寻常一天

如果你知道王熙凤的寻常一天是怎么过的,或许你就能理解,贾母为什么那么喜欢她了。

庞大的荣国府,就像一家大型上市公司。公司董事长是60多岁的老祖宗贾母,曾经叱咤风云,据说比王熙凤还要能干。如今一味高乐,含饴弄孙,貌似诸事不管却又一切了如指掌。

集团副董事长有四位,分别是长子贾赦及其夫人邢氏,次子贾政及其夫人王氏。贾赦、贾政身在官场,忙于打理官场上的各种关系,无暇对付荣国府内部的家务事。因此,四个副董事长中,分管内部事务的是邢夫人、王夫人这两位夫人。因为贾母偏心小儿子,所以王夫人较邢夫人更有话语权。

那么,谁来当总经理呢?按理,贾政和王夫人的大儿媳妇李纨比王熙凤年长,是王熙凤的嫂子。但李纨年纪轻轻就死了丈夫,孤儿寡母“可怜见的”,“不爱管事”。这样一来,嫁入荣国府两年不到的17岁的凤姐,就成了总经理的不二人选。

要当好这个总经理,着实不易。你看,荣国府上上下下,从主子到奴才,浩浩荡荡三四百号人。每天吃喝拉撒、迎来送往、婚丧嫁娶、周旋迎待,不知生出多少事来!光是用脚趾头想想,就够头疼的了。

但,17岁的年轻少奶奶王熙凤,却将这个庞大的集团,打理得有条不紊,有模有样。

不妨来个时空穿越,看看王熙凤的寻常一天是怎么过的。

这一天,是深秋初冬季节。王熙凤时间观念很强,从不因为天冷了,就赖个被窝、睡个懒觉什么的。她特地在房间里摆了一个当时很少见的西洋进贡的自鸣钟,每天一早准时起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到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等各长辈处问安。这是古人侍奉父母长辈的日常礼节,每天早上省视问安,每天晚间服侍就寝,即“晨昏定省”。

各处问安完毕,王熙凤就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办公。她的办公地点,在贾母住处的后院,是一间坐南朝北的倒厅,方便她遇到棘手问题时就近向贾母禀报。

如果你这时去倒厅,一定能看见贾家的管事媳妇们,成群结队来汇报各自手头正在经办的各种事情,听候凤姐一一裁夺。那场面,甚是壮观。

这一天,有一个小小的插曲。一个乡下穷苦的庄稼人刘姥姥,带着她的小外孙板儿,千里迢迢来贾府“化缘”。刘姥姥的女婿叫狗儿,狗儿的爷爷曾作过一个小京官,和王熙凤的爷爷连了宗,认作侄儿。如今世事变迁,家道中落,狗儿和妻子刘氏生了一儿一女,小名板儿、青儿,一家四口在乡下务农,日子越过越艰难。丈母娘刘姥姥看不下去,决定豁出这张老脸,到贾家碰碰运气。

经过一番周折,刘姥姥终于找到了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媳妇。周瑞媳妇看刘姥姥一老一小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就答应帮她想办法见上王熙凤一面。因为,想要成功“化缘”,就必须向贾府总经理开口啊。

不过,王熙凤是“专家门诊”,等候汇报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周瑞媳妇根本插不上队,看得刘姥姥干着急。

一不小心,一上午就过去了。中午时分,王熙凤有一个雷打不动的工作——伺候贾母、王夫人用膳。

古代大家族的规矩,婆婆吃饭时,媳妇只能站在一旁伺候,不能一桌同食。《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进贾府那天的晚餐,作者描写得很详细:吃饭时,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

周瑞媳妇深知,每到吃饭时间,王熙凤要先和王夫人一起伺候贾母用膳,然后离开贾母房间,到王夫人房间,伺候王夫人用膳。等这两位长辈都吃好后,王熙凤才能回自己屋里吃饭。

看看快到中午了,周瑞媳妇就叫小丫头到倒厅上悄悄打听打听,老太太屋里摆了饭了没有。小丫头回来说:“老太太屋里已摆完饭了,二奶奶在太太屋里呢。”于是,周瑞媳妇赶紧带着刘姥姥到倒厅里候着。周瑞媳妇说:“这一下来她吃饭是个空子,咱们先赶着去。若迟一步,回事的人也多了,难说话。再歇了中觉,越发没了时候了。”

看来,能否如愿要到钱,成败在此一举。

如果你是一个总经理,每天手头要处理几十件大小事情。这时,有个从未见面的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的老人,开口向你要钱。你会怎么办?给?还是不给?给多少?怎么给?

对王熙凤来说,处理这样的事情,简直就是小菜一碟。片刻功夫,她就干净利落、妥帖周全地处理好了这件事。

话说王熙凤吃完中饭,刚想稍微缓口气,周瑞媳妇就带着刘姥姥和板儿进来了。刘姥姥在地下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王熙凤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王熙凤这几句客套话,虽是虚情假意,但说得相当礼貌、得体。

刘姥姥鼓起勇气,一口气说明了来意。凤姐听明白了,想着老人家一早就赶路来贾府,还饿着肚子,就命人传了一桌客饭来,摆在东边屋内,让人带了刘姥姥和板儿过去吃饭。考虑到王夫人对刘姥姥女婿的爷爷或许更了解,就让周瑞媳妇去问了王夫人对此事的意见。王夫人答复说让王熙凤裁度着办就是了。王熙凤略一思索,就定了主意。

等刘姥姥吃完饭,凤姐对刘姥姥笑着说:“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改日无事,只管来逛逛,方是亲戚们的意思。天也晚了,也不虚留你们了,到家里该问好的问个好儿罢。”

王熙凤这番话,不仅听得刘姥姥心里暖洋洋的,就是我们读者,也看得舒服极了。有句话说,你说话让别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成功的程度。能说出这样一番既给足对方面子和台阶、又暗示自家难处、提醒对方不可一而再再而三来求助的漂亮的话来的王熙凤,要想不成功都难啊。

对王熙凤来说,这20两银子,只是拔根寒毛。但对刘姥姥来说,这20两银子,可以让全家人过个舒坦的大年,来年还可以置办田地,做点小买卖,从此就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了。王熙凤并不知道,她无意中对刘姥姥一家的救济,倒是种下了善因,并有了将来的善报。只不过,这个善报,是报在她的女儿巧姐身上。

处理完刘姥姥这件事,王熙凤又处理了宁国府贾蓉来借玻璃炕屏等事,又有许多管事媳妇来一一回话。这样忙忙碌碌,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

晚餐时分,照例又是先伺候贾母用膳,再伺候王夫人用膳,再回到屋里,和自家相公贾链一起吃饭。吃完晚饭,总可以和相公聊会家常,唠唠嗑了吧。可是,并不。

掌灯时分,王熙凤卸了妆,洗了脸,又到王夫人屋里来了。要知道,王夫人虽然吃斋念佛,但依然是有分量的副董事长。王熙凤每晚都要向她汇报今天处理了哪些事情,明天有哪些事需要处理,听王夫人示下。

这晚,王熙凤向王夫人汇报了两件事。一是今天甄家送了来的东西,她已收下了。贾家送甄家的回礼,趁着甄家有年下进鲜的船回去,一并都交给他们带了去,可好?王夫人点头表示同意。二是临安伯老太太生日的礼已经打点了,派谁送去好?王夫人答复:“你瞧谁闲着,就叫他们去四个女人就是了,又来当什么正经事问我。”

其实,王熙凤的汇报,是有她的心机的。她故意挑选一些小事情向王夫人回报,显示自己对王夫人的忠心不二、谨小慎微。其实,真正一些大事情,比如放高利贷,包揽诉讼等,她就对王夫人瞒得天衣无缝了。当然,此是后话。

汇报完了工作,王熙凤想第二天去宁国府玩玩,但又不敢擅作主张,就向王夫人汇报说:“今日珍大嫂子来,请我明日过去逛逛,明日倒没有什么事情。”王夫人道:“每常他来请,有我们,你自然不便意,他既不请我们,单请你,可知是他诚心叫你散淡散淡,别辜负了他的心,便有事也该过去才是。”有了王夫人的批准,王熙凤这才可以名正言顺地给自己放假一天。这个总经理,其实也是不大自由的。

请注意,这只是王熙凤的寻常一天,就已经一天忙到晚,几乎不得空了。如果遇上什么大事情,那更是忙得即使三头六臂也分身无术。

《红楼梦》第十三回,贾珍的儿媳妇秦可卿病故,宁国府忙成一团乱麻。贾珍向宝玉诉苦,宝玉听说笑道:“这有何难,我荐一个人与你权理这一个月的事,管必妥当。”这个人,就是王熙凤。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的表现,绝对高效、稳妥、精彩,完全就是现代管理体系和问责制度的经典案例,可以写入教科书!

凤姐的能力,让贾府上上下下心服口服,佩服得五体投地。众人评价她“模样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少说也有一万个心眼子,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她不过。真正是脂粉队里的英雄,男人都万不及一”。

毛主席很喜欢读《红楼梦》,自己反复读,也劝人反复读。很多人将《红楼梦》当故事读,毛主席却从《红楼梦》中读出了历史,读出了人性。在《红楼梦》众多人物中,毛主席对王熙凤评价甚高,称她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是历史上评价曹操的话。或许,在毛主席看来,王熙凤就是这样一个有战略头脑、擅长当“内务部长”的“女曹操”。

当然,任何事情,物极必反。聪明过人的王熙凤,最终却落了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其中,有她性格的原因,也有客观环境的原因。说来话长,且听下回分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