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提线木偶戏

有年冬天,与朋友出行去到普宁市西南部的南阳山区大坪镇看梅花,碰巧遇上赏花之处一座刚新建好的庙宇前在进行木偶戏表演,初时对于这戏棚并没太多留意,以为是潮汕中寻常可见的皮猴戏,即铁枝木偶戏(纸影),没想到走前去观摩,发现居然是吊线表演的木偶戏,好意外,好惊奇。

这戏棚上横幅写着普宁市木偶线剧一团,整个棚的大小结构造型与寻常的皮猴戏棚基本一样,其内乐器等方面也相类,只是细听唱腔、内容、语言却是有很大差别。木偶的大小造型和操作形式也全然不同。爬上戏棚上去参观内部,只见后台及台前边缘有四五人在进行配乐,三四人则站立于背景布后操作吊线木偶及兼唱说对白。

木偶戏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是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普遍认为其源于汉而兴于唐。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俗称皮猴戏、纸影戏)等。

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

据资料介绍,提线木偶戏,又名吊线戏、木偶线剧,其伴随客家人的多次大迁徙,在明朝万历年间,由江浙地区经福建省流传至粤东客家地区。其以唱汉调为主,间唱客家山歌,对白一般用客家方言;角色一般分为生、旦、丑、公、婆、净六大行当,表演程式是唱、做、念、打。唱以古装汉剧西皮、二黄腔板为主和民间小调等。特有的伴奏乐器,文乐有头弦(俗称吊圭子),武乐有大苏锣和号头。

据当地的朋友介绍,这吊线木偶表演在普宁的半山客地区是非常流行的,是以酬神祭祀为献演场合,而表演剧团则是海陆丰、梅州一带最出名。

摄影\文字:安静声音、张野

声明

本作品为岭东忘时堂、普宁青年摄影、普宁村落荣誉出品。

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作者【安静声音】署名并保留水印。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图文不得直接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行为,违者必究。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