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北京街头的小商小贩,116年前千年古都的百姓生活
街头的小商小贩是一座城市历史生活的灵魂。当我们听到或看到老一辈人回忆老北京的生活时,叙述的内容很少涉及宫苑和大厦,更多的是热闹的商铺、美味的小吃、贩夫走卒以及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因为这些最贴近百姓的生活,也因此成为老一辈人最深刻的记忆。
这是一组拍摄于1905年的北京老照片,照片的人物都已是百年故人,但他们生命中曾经的一瞬,却被永久定格在照相底片上,让今天的我们得以见到在那个时代,普通社会底层人们最真实的生活。
1905年北京城墙之外
一名男子正骑驴通过城外河沟上的一架木板桥,远处的城下,有人正在草地上放牧羊群。
载客的大车
这种马拉大车在老照片经常可以看到,但上面经常是用苇席扎的半封闭式棚子,以方便乘客遮风避雨,像图中这样扎着布蓬子的并不多见。
某处市场
热闹的街市一角,可能是某个庙会附近的场景。前景是一个小吃摊,简易的台面上摆着盆盆罐罐,摊前坐着几个吃饭的孩子,远处有不少逛集市购物的人们。
小吃摊
一处卖水饺的摊点,有人在抽烟歇脚,有人在进餐,小伙计坐得这么高,似乎在监视全场,是担心有人逃单吗?
估衣摊
估衣就是二手的旧衣服。从前多数人生活水平低下,想添一件新衣服并非易事,导致估衣行业十分兴旺。像天津就有一条估衣街,最早是专门卖旧衣服的地方,后来发展成为了一条繁华的大街。
街头卦摊
“穷人算命越算越穷”,街头的卦摊曾是穷人们寄托希望的地方。图中戴眼镜的算卦先生正在接待一名老妇人,她一定在生活中遇到难题了,坐在卦摊前抽着烟一脸愁容。
卖鸡毛掸子
北京地处位于沙漠下风口,风沙比较大。尤其是冬、春两季, 家具器皿上经常会落上一层沙尘,鸡毛掸子正是清理这些沙尘的利器。
羽毛扇卖家
早在虞舜时期,羽毛扇就已在我国出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手摇鹅毛扇的形象深入人心,羽毛扇甚至成为智慧的象征。老百姓买羽毛扇的目的很简单:轻巧轻便、可以遮蔽日头还可以扇风纳凉。
卖西瓜
一对父子守着他们的西瓜摊,眼巴巴等待食客光临。为了方便客人随买随吃,西瓜被切成小牙出售。
竹编摊
“货卖堆山”。街边堆满了各种竹编的器物,有簸箩、簸萁以及扫帚等等,器物中间坐着摊位的主人。一名老者带着孙子从摊前经过,不远处是一座极其破败的房屋,屋顶已长满了荒草。
钉马掌
马掌,就是骡马的鞋子,能保护牲口角质的蹄子,可以使其长途跋涉而不破损。过去骡马是交通运输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动力来源,这一行业也因此非常繁荣。
陶器店
老人坐在自己的货物前,袖手晒着太阳。身后摆满了各种陶器:水缸、水管、瓦盆甚至还有浴缸。阳光照在老人的脸上,让他不由自主地眯起了双眼。
磨刀老头
“磨剪子咧戗菜刀!”不知这声吆喝在北京的胡同里响了多少年。磨刀工的技艺简单,但家家户户都离不了。听老人们讲,从前的磨刀工都随身带着一个碗,到了饭点就去找人家要饭吃,说明这份职业的收入非常低下,几乎和乞丐差不多。
街头老人
一位老者佝偻着身子坐在冬日的街头,独轮车上放着数量不多的冻柿子和落花生,尽管天寒地冻,为了生计老人依旧在寒风中坚守。
长途旅行的骡轿
这种轿子由两头骡子驮着,乘坐是否舒适和路况以及骡子是否训练有素有关系。记得一名洋教士在日记里吐槽过坐在骡轿上的感受:非常颠簸,因为驮轿子的两头骡子总走不到一个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