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与高考写作(3)真题分析与答疑解惑
中华传统文化
与
高考写作
近年来,在各省市的高考写作题中,经常出现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第46期《掌上观文》,我们就来看一看高考语文写作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
今天我们从几道含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作文题入手,通过对实例的分析,熟悉这一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最后,沈文婕老师还将以问答的形式,就“如何在写作中关涉中华传统文化?”这个主题,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来给同学们答疑解惑!点击文章最下方的阅读原文,就可以观看本期课程的完整回看哦~
本期教师
沈文婕,语文高级教师,杨浦区骨干教师。2017年荣获“上海市教学能手”称号。第四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种子计划”培养基地领衔人。
真题举隅
学习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日常生活、对于写作的意义之后,我们来就一些真题实例谈谈写作当中碰到中华传统文化因素,以及我们可以如何进行思考。
来看第一个题目:
例题一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君子之说自古有之,何为君子,众说纷纭,古语有“君子坦荡荡”“君子谋道不谋食”“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等;也有人认为君子之内涵不应拘泥于传统,要应时而变;还有人认为……
君子之说古已有之,何为君子,众说纷纭,人们对君子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最关键的是后面这句话:“也有人认为君子之内涵不应拘泥于传统,要应时而变”。我们基于对君子内涵的不同理解,可以有不同的立意角度。
解题:
材料概括:当今我们如何看待“君子”的内涵
讨论语境:多种传统观点 现代社会背景
基本立场与观点:
角度一:
不必拘泥传统君子之形,但其内涵(追求道德精神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永远不会过时。
“君子”是指那些追求道德精神提升和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类人,当我们谈论君子的时候,我们就不必拘泥传统的君子之行,而君子的内涵永远不会过时。
角度二:
君子是适合时代生活的理想人格,其内涵必然要应时而变。
第二种对君子的理解是,它是适合时代生活的理想人格,那么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君子的理想人格自然也是各不相同,因此它的内涵自然是要应时而变的。
角度三:
传统文化中的“君子”正契合了当今价值模糊、义利不辨的时代困境。
如果你认为君子是那种在义和利的矛盾当中找到自身价值的人,那么这样的人正是我们当下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有人说当今这个时代,人们义利不辨,价值模糊,这个时候尤其需要“君子”们来破解时代的困境,力挽狂澜。
例题二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古代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当代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说:“现代人都不是饿死的,都是撑死的。”
这个题目当中有两则材料,一则是老子的名言,还有一则是一诚大师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的描述。这个题目也契合了我们之前所学的,要把中华传统的智慧放到到现实的语境之中,来帮助我们理解现代人的生活,重新反思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这篇文章的核心,可以围绕“少则得,多则惑”这句话,分析剖析现代人人性异化的原因,阐释老子学说辩证法的意义。我们都知道,现代人想要追求幸福的生活,但是有的时候错误地把手段当作目的本身,我们以为挣更多的钱,获得更多的物质,能够帮助我们去走向幸福,这反而慢慢地把幸福这个目的淡化了。老子的话,除了描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之外,它还告诉我们,解决问题之道在于“抱一”。这个一是什么?你可以把它理解为“道”,它可以具体化为对真实人性的回归,当你能够真正的回归人性的真实,这样也就实现了对幸福生活的守护。
解题:
1、提出问题:现代人的生活困境 传统文化中的智慧
2、分析问题:为什么“少则得,多则惑”
(1)剖析原因:现代社会人性异化的角度
(2)阐释意义:老子学说辩证法的角度
3、解决问题:“抱一”
对真实人性的回归是对幸福生活的守护
例题三
庄子说:“高山上看到的山下人,皆如蝼蚁,大小高低如一,何必去争谁高谁低。”胡适先生说:“我是山下人,就在山下看人,怎能不计较大小、高低、胖瘦?”
读完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庄子说:“高山上看到的山下人,皆如蝼蚁,大小高低如一,何必去争谁高谁低。”,胡适先生却说,“我是山下人,就在山下看人,怎能不计较大小、高低、胖瘦?”,这里展现了庄子跟胡适他们两个人话语中的矛盾。
我们可以说胡适先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这两者的这两句话也代表着道家跟儒家在一些问题上的本质的区别。山上人和山下人的这两句话,用一种非常形象的方式告诉我们,他们是如何看待现实世界的,所谓的高矮胖瘦不仅仅是形态上的大小差异,它其实意指着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不同的价值取向。这篇文章的核心就是要把握两种价值观在动因、本质、意义上的区别,并且从现代生活的情境出发,对两者作出评价与选择。
我们来梳理一下山上人跟山下人,他们对于世界的不同看法。
首先他们的观察点不同。一个站在山上,一个站在山下,站在山上的人,他以一种出世的超越世俗的眼光来看待世人,而身处山下的人,他就在人群当中,它一种入世的务实的眼光看待世界。
他们看到的东西又有什么样的区别?
山上人站在山上,他看到的是皆如蝼蚁,大小如一,也就是说它消解了我们世俗意义上的种种价值差异。但是山下人,他就站在人群当中,他看到的是如其所示的世界,世界是怎样的,反馈到他眼里的就是怎样,所以这两位的做法也就各不相同了。山上人认为我们不必去争谁高谁低,因为本质上是一样的。它体现出来的价值观是一种不争的、看淡的、超脱的价值观。而山下人,则正因为它如其所示的反映出了现实世界,他就要去为他所坚守的这种价值而奋斗,进取,因此这是一种投身价值、确认差异的价值观。
那么,在现代社会当中,应如何看待这两种价值观对于我们的意义呢?也许你认为从心态上讲,我们要有山上人的这种旷达和超脱,而从现实的做法上来讲,我们要有山下人的这种进取和确认;或者你也可以认为两者是条件关系,当我们有了山上人的这种心境之后,我们才能够有所作为,或者你认为当我们能够切身的去山下“入世”,才能够逐渐地登上山去,超脱于这些价值的差异性。
其实山上人跟山下人的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正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出世”和“入世”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
如何在写作中
关涉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通过三个作文题学习了如何在写作当中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种种内涵,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如何在写作中关涉中华传统文化。在这里,沈老师选取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切入点:
Q1
写作时关注对人性的回归还是关注对人性的升华?
答案
两者互为前提:不能脱离人性来谈升华,也不能停留于人性没有升华。
之前我们提到,人性是文化的依托,不要僵化地喊口号,不要去贴标签,而是要深入到这种学说这种哲理的内涵当中,去体悟它的现实意义,以一种道中庸的方式来呈现他。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我们不能脱离人性来谈升华,另一方面,也不能停留于人性而没有升华。
让我们用实例来理解吧!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
子曰:“……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谏诤章》)
叶公对孔子说,我们乡里面有一个非常率真的人,他的父亲偷了羊,他就去告发了自己的父亲。孔子对此不以为然,他说,我们乡里面率直的人跟你们乡里的可不一样,“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真正的“直”是什么?是对人性的回归。我国现在的法律里面也不要求直系亲属去告发,去佐证自己亲人的罪过,这里面其实是有人情的考量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在《孝经》里面又看到似乎与此矛盾的提法:子曰,“……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这个“争”字是“证”的通假字,是规劝的意思。当父亲做了什么不义的事情的时候,儿子应该提醒他,应该让他回归正道。“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和“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这两者并不矛盾,儿子孝顺父亲,它源自于最真挚的人伦情感,但是另外一方面它不是盲目的,它并不意味着放弃对亲人的规劝和改正,所以它是有着对人性的升华。
Q2
作文中的“我”是文化现象的观察者还是文化生活的介入者?
答案
观察者全面、理性,介入者真切、感性;
观察者注重审辨,介入者注重体验。
在本期课程中,我们总结传统文化的要点的时候,我们更像是观察者,观察者全面理性,更加注重审辩,带有一种客观的眼光来看待文化现象,而当我们提到中华传统文化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的时候,我们又像是介入者,介入者带着情感,带着温度,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反思我们自己的生活,并且希望读者能够有所共鸣。介入者是真切的,感性的,是注重体验的,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可以基于不同的内容与不同的写作意图来设置自己的立场,可以作为观察者,也可以作为介入者。
Q3
传统文化是作为现代性困境的对立面出现还是以“当下显现”的形式出现?
答案
传统文化是当下的“来处”,在当下生活中“显现”:传统文化里有我们遗忘、丢失的东西,是我们重新寻回“来处”的依托;传统文化不是“他者”,是“当下”的另一种呈现形式。
我们时常能发现,在现代生活当中有种种的困境,种种的矛盾和弊端,于是我们转向传统文化,希望能找到解救这些弊端的良药,给予现代人一剂清醒剂。而在另一些时候,我们在反观传统文化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以一种当下“显现”的方式,去审视传统和现代的关联。
可以这么说:传统文化是当下的“来处”,在当下生活中“显现”,传统文化里固然有我们遗忘丢失的东西,是我们重新寻回来处的依托,但同时也一定要记住,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他者”,是当下的另一种呈现形式。当我们去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并不仅仅局限于走进博物馆,走近故纸堆,去发现那些被我们遗失的东西,而应更多地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看到活着的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
结语
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界点上
本期《掌上观文》,沈老师就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重要命题进行了讲解,并鼓励大家换一种眼光来看待中华传统文化,通过一些真题的分析,交给大家一些审题和写作的方法和思路。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一个浩瀚的世界,希望大家不仅在写作当中关涉中华传统文化,在考试之外,也能够对传统文化给予更多的关注,未来能够成为一个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让文化活在当下。
当我们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点上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沈老师认为,我们不应人为地把当下跟传统隔开,以为那是跟我们无关的东西,而应把它看作是一条生生不息的大河。这条大河从古代流到现在,通向未来。在这里,让我们用我国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的这句话来作为本堂课的结语,希望可以带给大家更多的思考:
过去不能包孕未来,不能控制未来,则此过去便成死绝,便成寂灭,亦便于历史无关。
——钱穆
今天是端午节假期的第二天,祝大家端午安康!端午节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的来历、风俗等等都蕴含着我国各类传统文化。本期课程中,在讲解“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个传统文化概念时,我们也说到了屈原这位与端午节密切相关的历史人物。不论是赞颂屈原的高洁,还是以此进行反思而选择“道中庸”,只要有理有据,言之有物,便都是有意义、有益处的思考。大家在看了第46期《掌上观文》节目之后,在吃粽子之余,说不定也可以畅想一下,这个节日及其蕴含的文化还可以对我们的写作有哪些启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