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宝妈,为啥要给自己买一套新版的高中历史教材?

都说现在的每一个节日,其实就是购物节。

说得也没错,做老母亲的,一看三八节的满减活动,自然要惦量着银子囤点书。

其中有一套书,就是新部编版的高中历史教材。

家里娃才三年级,这套书当然不是娃看,而是我买来提前翻一翻,心里有个数,将来好给娃做阅读指导用的。

或许有人会说,瞧,又来了一个极其焦虑的家长,小学就看高中的书!

事实上,是我发现了一些问题,让我对高中历史教材产生了好奇。

起源来自于一位高中语文老师对高一语文的吐槽:

高一下册有一篇文言文,是北宋王安石所写的《答司马谏议书》。

负责任的老师在认真备课时发现:

教材的单元学习任务里,还提到了另外一篇文言文——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要求孩子们做延伸阅读,并在课堂上分组讨论,两人在变法过程中的政治观点,谁更有道理。

老师既吐槽教学任务重,又替学生们感叹:这是把孩子们都当成学问大家了吧。

看到这里,作为家长,我也挺感慨:

高一的孩子,如果没有早早地规划文史学习,到时能搞定这种题目吗?

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像这种类似的思辩,想孩子接受得流畅而不显突兀,最好是能把历史大背景讲得非常透彻、非常详细。

北宋虽由武将赵匡胤立国,却走的是崇文抑武的路线。

到了宋神宗时代,北宋已是积贫积弱,政坛保守,效率低下,官僚膨胀,尤其是采取募兵制的北宋军队,屡战屡败。

在这种局面之下,王安石变法开始了,为了达到“富国”与“强兵”的目的,他在农、商、军、科举、教育等多个领域实行改革。

但由于改革过急,加重了民间负担,西夏战事又再度失利,旧派大官僚的强烈抵触,变法几起几落,最终旧派重占上风。

司马光在重新上台后,尽废新法,他的保守也给王朝埋下祸根,后来曾有后人怒评:北宋灭亡,始于司马光。

而教材中提到的这两篇佳作,正是诞生在变法初期。

作为保守派首领的司马光,对变法提出了种种质问,而王安石给予了有力的回击。

要想孩子顺利地学懂这两篇文章,就要把“王安石变法”的前前后后给搞清楚,而这,又正是我们希望高中历史课能解决的问题。

而翻开高一历史书,上册必修中的中国通史,在北宋部分以小半页的篇幅进行简单提及;

而到了高二选修教材中的“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中,也只有一小段进行提及。

那么就产生了两个问题:

第一,语文老师得把重点放在文言文上,没那么多精力去做详尽的背景介绍;而历史老师的重点要放在历史评价上,也不会去刻意点明一场重要变法中,阐述观点的两篇小论文,这两科说到底,是各自为政的。

第二,无论是先建立历史大框架,再去详解其中重点篇目;还是先分析重点篇目的语言特点,再辅以适当的背景介绍。

都是要走文史相结合的路线,而且这两科内容结合得越好,孩子理解吸收的效果也越好,越不用厌恶懵圈地去死记硬背。

但是,这种捋清思路的文史结合,该由谁来做呢?

我们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寄希望在高中语文老师身上。

好,让我们再次回到王安石变法的时代,看看这个时期还会出现哪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同时又是语文教材会要提到的?

王安石搞起了变法,司马光只能远离政治中心,去了外地花十多年的时间,去写了一部史书——《资治通鉴》,它和《史记》并称为“史学双壁”。

孩子们有不少要背要学的文言文也出自这一部书,比如《孙权劝学》。

与此同时,司马光的好友苏轼(对了,苏轼和他爹苏洵、他弟苏辙都是旧派的),由于抵制变法,也被外派到杭州,去修了苏堤,写了不少关于西湖的诗文。

提到苏轼,讲多几句。

苏轼真是一个耿直又实事求是的性情中人。

他反对变法,是看见变法推动过急,给百姓造成困苦,于是新派要打击他。

可后来司马光尽废新法,包括那些已经取得很好效果的改革,这下苏轼又觉得不妥,于是旧派也不待见他。

处在新旧两派共同抵触之下的苏轼,只能离权力中心越来越远,一步一步贬到黄州、惠州、儋州,可以说他一生为变法所累。

作为宋词豪放派的领军人物,文学常识的重点人物,那么多诗词所展现来的苦闷、思念、担忧、仁爱、豪迈、豁达、乐观,原来我们都可以从王安石变法这一历史时期找到它们的情绪源头。

那么多旧派,王安石不是很孤单吗?

才华和脾气都很硬的王安石,对谁都不温不火,尽显政治成熟。

可他唯独对一个人很热情:曾巩。

曾巩,有才(和苏轼一同中举),低调(做官务实,老百姓口碑特别好),散文写得好,被称为”八股文鼻祖“(绝无贬义)。

是不是听这些名字,觉得很熟悉?

对了,这就是必背的文学常识”唐宋八大家“。

宋朝的五位都出现了(三苏、曾巩、王安石),还少一位呢。

欧阳修。

这位文坛大V,比上面五位,年纪要长,资历要老,上面提到的人物,基本上都是他的学生,或经过他的推荐和提携,包括司马光。

欧阳修,这位千年伯乐,还主持了一届中国历史上最牛的”高考“,所录取的人才被称”历史上的人才大爆发”。(有兴趣的可以去搜一下“嘉祐科举”)

如果,语文老师有时间、有精力这样讲,孩子们的理解会不会顺畅很多?

会,当然会。

但语文老师会不会“累死”?

会,大概率也会。

一篇文章就要延展出这么多的阅读、思考铺垫工作,可别忘了,单单在这个单元,还有一篇思辨性同样很强的文章——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想讲好,也得把唐史中的贞观之治也给简单捋一下。

还有苏洵(苏轼他爹)的《六国论》(这篇要背诵全文),表面上是说六国为秦所灭,而实际上讲的是北宋军事薄弱,为周边所蚕食的困境,好,又兜回了变法前北宋政治上求和、积贫积弱的时期。

而就在前一个单元,还有一个重要任务: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语文老师的教学任务,不可谓不重。

所以说,理想是丰满的,可现实是骨感的。

我们都知道,清晰的历史脉络,丰富的历史事件,鲜明的历史人物,有趣的历史细节,对孩子的古代汉语阅读,是有多么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但架不住老师们没空啊。

因此,花点小钱,淘几本历史教材,好好理一理思绪,拉一拉框架,尽早计划一下,给小学娃多讲讲、多看看历史,哪怕零散些,庞杂些,都是往文史存钱罐里慢慢丢硬币呐。

我个人觉得挺好的。

#教育微头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