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不朽的伍尔夫(3868字/10分钟读完)

字数:3868字

阅读时间:10分钟

作者:友方评论员 - 童梦

编校:LIT.CAVE

配图:Online

她还活着,因为伟大的诗人不会死去,她永世长存,只需要一个机会,便会活生生地走进我们当中……
​——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夫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西方文坛群星璀璨,詹姆斯、乔伊斯、伍尔夫、普鲁斯特、福克纳一批反传统文学的意识流作家似乎相约而来,他们将创作的视角由客观世界转向人的内心,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他们的创作观照的是被人忽视的精神领域,应该说从语言叙述到表现形式,乃至文体,意识流小说都是全新的面貌。《尤利西斯》、《到灯塔去》、《追忆似水年华》、《喧哗与躁动》这些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文学创作。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二十世纪初英国文坛最重要的一位女性作家,还是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先驱。1928 年 10 月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剑桥大学宣读了两篇论文,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日后引起巨大反响和争议的作品《一间自己的房间》,体现了伍尔夫独特的女性意识和先进的女权思想,20世纪60 年代女权主义风起云涌,伍尔夫的这部作品更是被许多女权主义者奉为圭臬。因而伍尔夫拥有众多女性读者尤其是女作家读者也是理所当然。
就是这样一位深受爱戴的文学名宿,在59岁时自沉乌斯河,骤然离世,令全世界热爱她的读者扼腕叹息。然而,正如《一间自己的房间》里所言:
“她还活着,因为伟大的诗人不会死去,她永世长存,只需要一个机会,便会活生生地走进我们当中……”
伍尔夫是永世长存的。
对于挚爱她的人来说,某些辗转的深夜时刻,某个灵光闪现的瞬间,拿起她的书,那些读过很多遍的作品,读上几页,掩卷遐想,和她来一次隔时空对话,甚至幻想与之恋爱一场(有趣的灵魂是雌雄同体的),作为忠实读者,也是常有之事吧,英国女作家玛吉·吉肯定这么干过,而且不止一次,最后还把这份爱慕、这份遐思写成一部小说《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谓之曰:一封来自21世纪的情书,洋洋洒洒38万言,深情可鉴。
这是一部“反穿越”之旅,焕然新生的伍尔夫亲眼目睹了拥有独立房间、年收入远超过500英镑、可以自由写作的、21世纪新女性,依然深陷于焦虑、困惑,她会怎么说?
关于作者
作者玛吉·吉是英国皇家文学学会副主席、巴斯斯巴大学创意写作学教授,已创作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自传、诗歌等16部作品,其中多部作品在全球被翻译、出版了14种语言。这部《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应该是她首部引入中国的作品,所以对中国读者来说,玛吉·吉本人是陌生的,据资料显示她博士论文研究的便是伍尔夫,又是一位知名小说家,因而这部作品是非常值得“伍迷”期待的,事实上阅读感受也是愉悦的,很多时候,我能在文字间感受到与作者的那种心领神会,我们都爱伍尔夫啊。
关于小说的结构以及深度
好的小说都是富于层次感的,好的畅销书也是如此,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阅读口味,读者可以在作品深刻严肃的主题下,痛快地阅读到那些精彩的、淋漓的细节,同时也能就主题展开一些深入的思考。
这部作品就具有这个特质,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严肃的、现实的,那就是女性在新世纪的处境问题,她们面临着各种工作压力、小心地维系着家庭关系,还要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伍尔夫认为,除了物质空间之外,女性应该有一个写作的精神空间,由于现实的压抑,女性强烈渴望心灵空间、情感上的慰藉。
在今天,女性依然在争取这个精神空间,我们一直在追问探索人生的本质,自我能否在不牺牲个性的前提下,获得人与人之间的谅解与同情?我们能否在这一片混沌的时代中认识和把握真实,从而建立起令自我内心平静的某种秩序?人的精神是否可以逃脱时间的魔爪和死亡的威胁到达长存不朽?在这些形而上的主体框架之下,这部作品以幽默风趣的文笔、戏剧化的冲突设置展开了叙述,尤其是安吉拉·兰姆和女儿的部分,高潮迭起,妙趣横生。作品中各种关于曼哈顿、伊斯坦布尔的细节的描写也经得起读者严格的考查。
作者采用了一个多人视角的写作方式,以畅销书作家安吉拉·兰姆、复活的伍尔夫、安吉拉·兰姆的女儿格尔达三个人的视角、分别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一段惊心动魄的旅程,类似戏剧剧本的模式,每个人都有相对独立故事线索,同时所有的人物都奔赴伊斯坦布尔那场关于伍尔夫的学术讨论会,整体情节安排丰富又层层推进,体现了作者在作品结构布局,故事生成方面的功力,堪称老道。
这种颇富戏剧化的形式增加了阅读趣味,同时也给了作者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那就是伍尔夫的意识流手法的借鉴致敬或者干脆地说是模仿,模仿伍尔夫的写作手法不是什么令人害羞的事情,相反是现代作家一门有益的写作课,作者本人是教授创意写作课程的大学老师,这种功夫是一定要做的,想必也是她的学生的功课之一吧。
那玛吉·吉写得怎么样呢?
这本书总体上是畅销书写作的路子,非常成熟的畅销书写法。在线索之一即安吉拉·兰姆的部分就充分体现出来,语言流畅风趣,节奏紧凑,即使是伍尔夫“穿越现代”情节也写的很有逻辑,更不用说很多细节都有伍尔夫在作品的出处可据可考,阅读起来非常考验读者对伍尔夫作品的熟悉程度,所以会心会意之处比比皆是,比如说伍尔夫复活一节,选在了纽约公共图书馆,“伍尔夫”,“拒绝进入”,“剑桥大学图书馆”,是不是很熟悉?牛津剑桥代表着英国的、学院式的傲慢,纽约曼哈顿是现代的,开放的文化地标,作者作为一名英国作家把“复活”的故事情节发生地放在纽约或许也对这座城市寄了某种希望吧。还有参观自由女神像与《到灯塔去》的某些暗合之处,都能引发读者对伍尔夫那些经典作品的回顾。这样的情节还有很多,读者可以慢慢体会,也是乐事一件,这是一个与作者心灵感应的过程。
在伍尔夫的故事线上,作者采用了一些意识流的创作手法,以《到灯塔去》为例,叙事的主观性是一个明显的主观特征,从人物的主观角度去叙述,作者退居幕后,放弃现实主义那种“全知角度”,采用大量的内心独白,内部分析,感性印象等手法,把人物在特殊场景中的所看、所思、所感以类似自言自语的方式叙述出来,也就是意识的流动。
伍尔夫在沉睡了80多年后,突然置身于陌生的21世纪,又看到了光,听到了有人说“伦纳德”,遇到了一个“金色头发,看上去并不年轻”的女人在看她的书,而此时伍尔夫“满身灰尘,穿着一套灰绿相间的套装,衣服完全湿透了”,此时此刻,我在哪里?她是谁,发生了什么?这些疑问用意识流手法不是最恰当不过了吗?全文中对于很多对于伍尔夫霎那间意识的流动,情感的捕捉都非常精准。伍尔夫故事线索部分的象征性、抒情性非常强烈也不乏幽默,喜欢这些艺术特征的读者也会很满意。当然还有一点要指出,涉及到的人物之间的对话也是电光火石、灵机闪现的,经常有“金句”出现。
从写作技术角度讲,作者还是高明的。
关于内容的虚与实
这是一部虚构的小说,一方面伍尔夫复活是虚的不能再虚的事件,它只能存在于想象中、文字中;另外一方面,情节安排方面,作者让伍尔夫在伊斯坦布尔与一位性感的酒店男侍应阿赫迈特发生了浪漫的肉体关系,享受到了性爱的快乐,同时与一位可爱的女服务员也有一段暧昧的接触,根据伍尔夫相关资料,我们可以推断在性事上她是不快乐的,甚至是爱与性分离的,但是我们那么爱她,自然也希望她体味到作为人的快乐,哪怕只是一段露水情缘。
实,体现在作者对于我们生活的了解、体验;对于学术圈的了解,对于某些相对保守的国家的女性处境的了解,其实这些事情我们也可以从媒体、网络上得到一知半解,这个世界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但是人的精神领域仍然是一片荒原,女性生活在普遍的焦虑中,甚至是某种压迫下(在某些男权盛行的国家),她们努力平衡着事业家庭,有的人看起来做得非常好了,比如主人公安吉拉·兰姆,出版了几部畅销书,收入丰厚,处于事业上升期,同时拥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但是她依然每时每刻都陷入一种混乱,在复活的伍尔夫看来她总是很“暴躁”,不耐烦,更不要说社会上那些普通的职业女性、家庭妇女了。
我们虽然有了自己的房间,可是我们如伍尔夫所言“现代人更加不自由”,该怎么办?我们希望看看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作者以伍尔夫之口,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个答案令我们信服:
“作家只有一种幸运,那就是有一间房间……当你身处其中,去写作。抓住任何机会去写作。为你的时代而写,为你的同胞而写。我依然渴望写作,但……一切都结束了。”
答案只有一个,去写,去爱,去争取。
最后说一点题外话,玛吉·吉谈到写书的初衷时说:“我希望这部小说可以被视作一封来自21世纪的情书,与此同时,我也希望借助这次虚构写作来破除心中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恐惧”。
妈妈对精神偶像伍尔夫的崇拜、畏惧在这一次奇妙的旅程中破除了,女儿在这一追逐母亲的旅程中可能也获得了自己的偶像,这一代人对于偶像会非常热爱,但是不会再畏惧,他们是“网络原住民”,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价值体系,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互联网全程参与,他们相信一切都是相互连接的,不光是人与人相连接,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连接的,“连接”将使互联网成为变革的驱动力,互联网连接过去和未来,相信年轻人吧。
伍尔夫曾说:“我们要过真实的共同生活,而不是一个一个作为个人过的那种小日子……每个人习惯于自由地、无畏地写出心中真实的想法……”
她早已看到了我们共同的未来,她是不朽的。

你是否也想获得文穴的邀约,获赠免费的编辑样书,成为文穴的特约作者呢,快来给文穴投稿吧!
今天是当当大额优惠券有效期最后一天了,回复「购书券」羊毛们要赶紧啦,应该还有几张剩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