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黛玉的慈悲心,从这三处就可以看出来,不愧为金钗之首
红楼梦中的故事,若单单只看爱情,终究浅薄了许多。
很多人爱从历史印证的角度来解读红楼,或许是我比较俗气,总觉得哪怕找出了历史原型,又能如何呢?倒不如就将它当成普通的小说来读,读里面人物的喜怒哀乐,读她们终究走向消散的悲情结局。
红楼梦最后的结局,是“落了片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
可正如作者说的,“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当结局注定是悲剧,这个过程中还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去呵护去追随的?
如果这个问题交给林黛玉,我想,她的答案,或许是“慈悲”二字吧。
一、真正的慈悲,包容万物
都说黛玉刻薄,常常哭泣,可谁能从她没有安全感的背后,窥破她柔软的心肠?
《葬花吟》堪称林妹妹的代表作之一,除了伤春悲秋哭泣自己以外,里面还藏着她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的珍惜。花谢了,许多人就忘记了,可黛玉还懂得为它们曾经绽放过的生命喝彩。
读红楼梦最震撼的,是第27回里黛玉忽然说的那句“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
“看那大燕子回来”,或许,也只有黛玉会对这同属于世界的别种生命以关怀了。
吟诗作对,可以装模作样,牵挂屋檐下的燕子是否回来,倒是真切得有些可爱了。
还记得年少时,姥姥家屋檐底下,燕子一口一口叼泥做窝的忙碌模样。每年南归,总是再次忙活。
那时候的农村,邻里街坊关系和睦,也常常攀比,谁家燕子多,谁家福气就多。
如今高楼林立,有时候连树木都不见了踪影,恍惚已然发觉自己,似乎好多年都没有见到那“二月春风似剪刀”的燕子了。
二、真正的慈悲,不分贵贱
总有人记起黛玉刻薄讽刺周瑞家的晚送宫花给她。先不说她初到贾府,传出恶狠狠的名声能避免不少麻烦,单说那时她年岁尚小,便不至于一棒子打死。
谁都有年少不懂事的时候,而黛玉是否真的不懂事,其实我总是怀疑的。
我总觉的,那个六岁入贾府,便懂得步步留心的姑娘,绝对知道自己的话会给自己带来什么麻烦。她极端聪慧,便能洞明世事,我总是觉得她是故意的,故意放自己不好惹的话出去,也免了如迎春那般被众人所欺的结局。
除了牙尖嘴利,黛玉其实是有柔情的,无论对待下人,还是对待主子小姐。
如香菱,那个“真应怜”的女孩,那个本该富贵一生,却因为意外走丢,从此沦落下层,与人为妾,还被折磨而死的凄惨女孩。
她曾看见过这个世界上美好的诗句,曾为了作诗牵肠挂肚,搜刮肚子里所剩无几的墨水。
黛玉是柔和的,她总是鼓励,不吝赐教,甚至将自己珍藏的诗集相赠,只为和这个女孩分享这种美好的精神世界。
当富贵荣华一场虚无,当香菱的生命走向尽头,她或许也会回忆起那年月下,黛玉教她写诗时候的真切情谊。
三、真正的慈悲,懂得体谅他人
黛玉其实,很少得理不饶人,除了对宝玉。
她和宝玉,青梅足马,年少爱人,总是免不了打打闹闹,互相怄气,但也互不记仇,很快便和好如初。爱情的事,除了当事人,谁也不好多说,况且,黛玉也真不是那种不识大体的女孩。
她的体恤,总体现在小处,那些不易被人察觉的细微之处,方觉这样的真情方才真实。
她是那种,我不惧外界流言蜚语,只担心不被珍惜的人理解。
宝钗得下人之心,她未必就不得下人之心。
丫头佳慧给她送茶叶,她随手抓了几把钱给她。宝钗派嬷嬷给她送燕窝,随手的赏钱她从小不会忘记。
虽说是礼节,可她本就“恶名”在外,不惧怕流言多说什么。偏偏她体恤这些下人,懂得她们的不易,很少情谊找她们的麻烦。
贾母那么宠爱她,若是她大摇大摆,充大小姐脾气,贾府上下,也没有人赶招惹的。可是黛玉从来没有。
晴雯耍脾气不给她开门,她也只生宝玉的气。后来误会解开,黛玉也没有不管不顾非要宝玉撵走丫头,反而此后她不曾提起。
黛玉其实很宽容,她只是对感情有洁癖,如此而已。
对于有些人而言,自己的感情很珍贵,一旦给出,便掏心掏肺,所以她不得不竖起枷锁,竖起一道道门槛,来防止有人恶意消耗她的感情。
她的感情太珍贵,珍贵到只能给懂的人。
有时候在想,贾府里那些说林姑娘不好惹的人,本质上,似乎都不是什么好人。她们都是想要算计林黛玉,最终没有讨到好处,所以才恼羞成怒吧。
当然了,最后的结论有些偏爱之嫌,诸位看官读了,一笑而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