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肝胆系用方经验方  张岫云

四、肝胆系用方经验

1.龙胆泻肝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录自《医方集解》

组成:龙胆草 黄芩 栀子 泽泻 木通 车前子 当归 生地黄 柴胡 生甘草

服法:水煎服。

功用: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主治:张老习用此方治疗妇女带下黄臭,发热,舌红苔黄,脉弦数。

按语:

1.病机 《灵枢·经脉》云:“肝足厥阴之脉……环阴器,抵少腹”,若妇女肝胆经实火,湿热循经下注,则见带下色黄稠黏,臭秽,阴痒,发热,脉弦数等症状。

2.方解 方中龙胆草苦寒,善泻清肝胆火,《药品化义》云龙胆草:“专泻肝胆之火……凡属肝经热邪为患,用之神妙。其气味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湿热”;黄芩、栀子,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导邪热从小便而出;当归、生地黄养肝血、滋肝阴,以防苦寒药伤阴;柴胡疏肝气,清肝火;甘草和中,防苦寒伤胃,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

3.参考病案 《张岫云医案百例》第七十四案、九十八案。

2.瓜丁散

来源:《千金翼方》

组成:瓜蒂

服法:焙黄研末,适量吹鼻,待鼻中流出黄水后停药。

功用:祛湿退黄。

主治:黄疸。身黄、目黄、小便黄,尤以目睛黄染为著。张老习用此方治疗新生儿黄疸,急慢性肝炎等疾病的黄疸症状。

按语:

1.病机 外感及内伤均可导致黄疸,外感病邪多为湿热疫毒,内伤病因多与饮食、劳倦有关。由于湿邪困脾,壅塞肝胆,胆汁疏泄失常,泛溢目睛、肌肤,发为黄疸。《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曰:“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因此,黄疸治疗当以化湿邪,利小便为治则。新生儿黄疸,急慢性肝炎等疾病可表现为黄疸症状,张老习用上方治疗其黄疸症状。

2.方解 黄疸之病多因湿热所致,瓜蒂苦、寒,能祛湿退黄,故可用之治疗黄疸。因其有毒,不良反应较大,体质虚弱,出血诸证,孕妇忌用。汪昂曰:“湿热诸病,上部无实邪者禁用。能损胃耗气。”(《本草备要》)

3.肝脾肿大方9

9 方名为编者注

来源:张岫云经验方

组成:柴胡 红花 赤芍 桃仁 郁金 鳖甲 青皮 牡蛎

服法:水煎服。

功用:疏肝理气,化瘀散结。

主治:胁下积块固定不移,或有胀痛,舌暗,脉弦。张老习用此方治疗肝脾肿大。

按语:

1.病机 肝主疏泄,能维持气血之运行。肝气条达,血液方能正常运行,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肝失疏泄,气机不调,则瘀血阻于肝络,结而成块,而见胁下积块。血瘀亦可阻塞气机,则气滞更甚,互为因果,则病情进一步加重。本病可见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肝脾肿大等疾病,张老习用此方治疗。

2.方解 方中柴胡、青皮入肝经,善疏肝理气;桃仁、红花、赤芍、郁金善活血化瘀;鳖甲、牡蛎善软坚散结。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化瘀散结之功。

3.参考病案 《张岫云医案百例》第六十九案。

4.当归四逆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当归 桂枝 芍药 细辛 甘草 通草 大枣

服法:水煎服。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舒筋。

主治:手足厥冷,四肢关节疼痛,身痛,舌淡苔白,脉沉细。张老习用此方治疗产后筋脉拘挛。

按语:

1.病机 血虚寒凝,不能温养四末,故见手足厥冷;《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脉道不充,血运不畅,故见脉沉细;肝主筋,遇寒则收引,肝藏血,遇寒则凝滞,寒客于血脉,筋失温养,故见筋脉拘挛。《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产后门》云:“产后筋脉拘挛疼痛,不能舒展,俗名鸡爪风。皆由产后血液亏损,不能荣筋,又被风乘,故令拘挛疼痛也。”本病当以温经散寒,养血舒筋为治则,故张老习用当归四逆汤治疗产后筋脉拘挛。

5.芍药甘草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白芍 炙甘草

服法:水煎服。

功用:柔肝缓急。

主治:肝阴不足,筋脉失养,手足拘挛。张老习用此方治疗腓肠肌痉挛。

按语:

1.病机  肝主筋,筋脉之柔和需要肝阴之濡润,肝血之滋养。肝阴血不足,筋脉失于濡润,故见手足挛急。《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因此本病当以散甘化阴,柔肝缓急为治则。腓肠肌痉挛表现为腓肠肌突然发生强直性痛性痉挛,疼痛,与《伤寒论》第29条芍药甘草汤证相似,张老习用此方治疗。

2.方解 本方中白芍酸苦,微寒,善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炙甘草甘平,能缓急止痛。两药合用,酸甘化阴,补益肝血,筋脉得养,拘挛得舒。钱潢曰:“拘急者,筋不得舒也。筋者,足厥阴肝之合也。筋不舒而挛急,故以酸泻之,以甘缓之,是以厥阴少阳主治治之也。”(《伤寒溯源集》)

3.参考病案 《张岫云医案百例》第八十四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