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步法详解,想提高的建议收藏!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
分
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和美太极
是具有两腿共同分担,共同承担的一个基本步子,是双实步,要求扣步,坐胯,落胯,并锁胯,不能敞裆。身要正,腰要竖。后腰成90度。肩平,胯开,裆圆,身,松,手柔。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肩沉肘,呼吸自如,通畅。具有下实上虚,沉下根扎,上身松灵的意味。
重心转移的结果,裆圆,胯开,松灵开合,吞吐收放,尽在此中。左右云手就是典型。步分,胯沉,腰转,手随。步到,身到,手到。意到,神到,韵到。
典型动作,“弯弓射虎”并行步,要求落胯,沉胯,斜支撑,气沉丹田,上下相随,左右相顾,八面支撑,威风凛凛。
马步分高马,中马,低马,各有所用,各按所需。要求守中,用中,持中,最起码不失中。
扎实的腰腿功夫,灵动的步态步伐,松沉的身手,组成中国武术的特点,太极拳的每一式一势,都能在传统武术中得到验证,找到它的影子。他们是一脉相承,同根同源的。
和任何传统拳架一样,太极拳之弓步要求前弓后踞。前弓腿要膝不露足尖,后踞腿,曲成蓄势状态。弓步是常用步,分攻,守,转三用。
攻击步
对正前方进行攻击,此时的步要求,前弓步是桥梁,起到输送力量的作用,作用力在于后踞腿上,要求力发于脊,植于根,发于端。利用后踞腿的蓄势,把腰背脊上形成的劲力,利用大地的反作用力把劲发挥到所要发挥的部位,形成攻击力。这里就有几个慨念要说明:
腰背脊上的发力,这里有体重级别的因素,也涉及到所谓内功,内力,内劲等因素,这是长期训练的结果,也就是所谓功夫。这是一串肌肉筋膜的活动,递次的移动,转换形成的能量效果。带动这个效果的是一连串神经运动,这种神经运动,出于意识的反映,条件反射,和本能机制。
植于根,这是一切陆上动物的特征。是对大地特性的掌握,就象水中动物掌握的“水性”,飞行动物掌握的空气特性一样。人则可以借助大地的反弹力,定柱性,扎根性等等。把作用力通过反作用力发挥或者吸收。
发于端;肩,肘,手,指,掌,头,腿等,可以达到攻击目标的部位。这里面也有功夫,如铁头功,铁砂掌等等,是长期磨练出来的。
防守步
接受对方发力的一种防守,要求把对方的发力通过自己身上各关节的缓冲,吸收掉,通过后踞腿传递到大地去。这种传递也是功夫的反映,是防守机制的自然启动,应激反应,也有一串从意识到肌肉到接受部位的条件反射。
转换
有攻,守,必定有转换,这种转换是得机得势之反映,是熟练的本能,是功夫的丈量。是步伐对身体,手法的切换能力,强弱,虚实对比的关系的比例。转换极其关健,可意会,极难言传。
弓步亦有顺步和坳步之分。顺手顺脚的弓步,如单鞭,野马分鬃,斜飞式等。拗手拗脚的搂膝拗步,搬拦锤的冲拳步等。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杨式太极拳要求的弓步是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松腰沉胯,迈步如猫行的架式。坐胯,收胯能锁胯会提胯的胯部动作。不撅臀,不跪膝,不塌腰,保持中正的发劲形式。
弓步的发劲,需要不断练习。听得到,化得掉,发得出才是太极拳的全部。
杨式太极拳中的虚步是用得最多的步伐,就是用后腿坐实,前腿虚放的用步方法。用得好,功夫扎实,用得不好容易伤膝,伤胯。正确不正确往往差之分毫谬之千里。
虚步三件:这是指前搁虚腿的三种样式。
一、平步虚腿——虚腿平伸,脚尖不翘也不惦,此种腿法在虚步中用得最多。主要运用于运化移动之中,如返身撇身锤,搬揽锤。在进可攻,退可守的形势中常用。
二、翘步虚腿——后腿实坐,前脚脚跟着地,脚尖翘起。典型动作是提手上势,手挥琵琶,这个步伐实际具有后坐前攻的态势,是有鼓荡前攻的意味。
三、点步虚腿——前虚腿脚尖着地,后跟惦起,典型动作,白鹤亮翅。即在展开,分运时运用,在后撤步斜撤步时常用到,这种点步需象蜻蜓点水般轻巧。具有闪展之意。
虚步的要求:
一,沉劲
这里的沉劲是对后坐实腿而言;沉胯,曲膝,扣踝。还需要圆档,松柔身手。符合上松下沉,上柔下盘'。
沉劲在于扎根,只有根扎大地,才能周身轻灵。
二,虚,灵
这里的虚,灵是对虚腿要求;不偏不斜,中正安舒。胯要含,不要露。收得住,放得开。身法上有正身,侧身。
三,承,转
这里的承是要承担得起,含蓄得了。启承往复腰胯带,身法转。尤其在推手中,讲究虚怀若谷。胯收裆圆。
太极猫步实在也是虚步形式的迈,迈步如猫行的实质就是沉身健迈。闪展腾挪都是虚步为主的步伐。练好虚步,用好虚步,活用虚步,都是太极拳功夫的显现。中国功夫的根本是腰腿功夫。
虚步的关健在于胯的正确运用与否。后坐实腿要开胯充分,坐实如坐凳,膝与踝呈线性对称,不别膝,不扭胯,不厥臀,立腰而不挺腰,不拘背,宜含胸。肩平齐,头颅正。虚中有实,实中带虚,乃虚步矣。乃太极矣。
扑步在现代杨式太极拳中已经用得不多,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需要。传统中它和其他拳种一样有其一定位置,这个位置也确立了太极拳是传统武术的同一性,而不是异类。所以神化它,玄化它既没有这个必要,也不可能。
杨式太极拳的扑步在下势上单独使用,印证了不包含在太极十三势中的关系。在上下关系中拳谱里是单独称势的,如提手上势,单鞭下势。我想我们先辈这样定势是有其道理的,值得探讨。尽管如此。还是按我对扑步的理解。谈一点体会吧:
扑步的贴,不在于高低,在于贴身,贴隙,是穿插的需要。
上下翻飞,腾跃毕竟过于耗费体力,最重要影响呼吸,平心静气的呼吸。这就是现代太极拳的要求了。
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公众号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