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专家变成恐怖分子?增强心理韧性很关键
前段时间,我看了刘德华主演的《拆弹专家2》。
电影讲述一个优秀的拆弹专家意外受伤,因种种原因无法重返拆弹岗位,他疑似变成一个超级恐怖分子,后面又接连发生许多故事。
在这里我们不具体讲述电影故事,只说一个人,本来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突发事件,不得不改变生活或工作内容时,我们要如何面对?
其实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影响稍小些的如:航班延误而错过重要会议、调整工作岗位、被裁员、生病等等。
极端些的如车祸,像演员胡歌的遭遇;如电影《拆弹专家2》的主人公潘乘风因执行任务失去一条腿,尽管他刻苦训练,各项体能指标都合格,由于一些规定,不允许他重返热爱的岗位。
这些突发的状况无疑对当事人的心理造成极大的的冲击。
那么,我们普通人如何做好心理准备呢?
当然我祝愿大家都不会遇到,尽管如此,同样也需要心理韧性这一课。
困为我们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当我们通过学习和锻炼来增强心理韧性,对每个人都有巨大的益处。
01
觉察、接纳自己的情绪
拥抱变化
在心理学上,觉察、接纳总是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被提到。
面对情绪,重要的是在它来临的时候我们能够觉察到。
情绪是一种能量,无论正面或负面。
情绪会来也会走,因为它是流动的。
如果我们没有觉察到自己已经被情绪所裹挟时,会产生不必要的过激反应。
觉察是第一步。
觉察之后就是接纳。
在负性的事件面前,我们会焦虑、害怕、恐惧、无助……
这个时候 ,逃避和试图克服这些情绪都不是好办法。
而接纳就是允许我们的想法与感受按照它们本来的样子存在。
不管它们是愉快的还是痛苦的。放弃与它们抗争,允许它们顺其自然。
虽然这并不容易做到,但却是很有效的方法。
一般如果暂时无法接纳的情况下,可以先保持觉察、调整呼吸、适当解离、专注当下等。
02
学习乐观
心理学家戴维﹒迈克斯指出,乐观主义是追寻生命意义和幸福的法宝。
“乐观的心态能够帮助个人用更加客观的视角看待生活,并清醒而理智地面对真实的人生。”
彭凯平教授在《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中告诉我们:
乐观能让免疫系统更强健。
乐观能使人维持良好的健康习惯。
乐观的人拥有更多的社会支持。
乐观的人离“好事”更近。
这些都是有统计数据支持的。
乐观主义是建立在健全的人格之上,并且指向未来,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乐观是可以学习的,就如同幸福可以学习一样。
那如何学习呢?
就是做好情绪管理。
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样的情绪之中,不要总被情绪牵着走。
所有的情绪都是一种表达。
我们要有自知知明,知道自己的优缺点。
同时,会自我激励。
知道如何激发自己的潜能。
科学家发现,与基因不同,心理韧性是可以培养的。
心理韧性强与乐观者能从逆境中迅速恢复,把挫折变成机遇。
就如同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彩排表演中的舞蹈家刘岩,跌落成为高位截瘫,但她没有抱怨,腿不能站立,那就用轮椅和手来表达。
她开始潜心研究中国古典舞手舞,用手臂和轮椅继续她的舞蹈。不能跳舞,就做舞剧编导。
离开了舞台,她选择讲台,向学生传授经验。
当舞蹈的大门向她关闭时,刘岩又开启了无数个大门。
在遭遇不幸事件时,人们首先会自我防御,怨天尤人,而这时,我们要学会对自己喊“停”。
问自己,哪些是我可以掌控和改变的。
这样可以从自己遭受的损失转移到事件本身上来,发挥主观能动性。
03
既关注自己
又关心他人
日野原重明是著作颇丰的医生,活到105岁。他在遭遇劫机事件被解救后,立志要更多地为他人奉献,这是升华。
当我们心中装有他人时,我们会变得强大。因为不再只为自己而活。
而很多时候,我们许多人做不到。
比如,2020年贵州安顺公交车坠湖事故,是由于公交车司机常感生活不如意,因为家里被强拆,产生了报复的念头,致使许多无辜的人丧生。
回到《拆弹专家2》这个电影,和这个事件多么相似。
电影中潘乘风如果能够在自己以及好友、恋人的帮助下,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巨大变故,尽管他不能再做自己极为热爱的拆弹任务,做了文职,虽然确实存在一定的不公平,但当我们无力改变时,也可以去尝试找到其他方法弥补自己的心理缺失,而不是一味的偏执,觉得警局对不起他,陷入到自我的小圈子里面,从而走上一条难以回头的路。
心理韧性是一类现象,这些现象的特点是面对严重威胁,个体的适应与发展仍然良好。
我们每个人既要增强自己的心理韧性,同时,又可以多多地传递爱心。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在《幸福的方法》一书中作者告诉我们:
因为幸福不是“零和游戏”,追求幸福和帮助他人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所看到的将不止是一个更幸福的社会,而且是一个更和谐、更仁爱的社会。”
当处于困顿中的人感受到他人的温暖时,也会发生转变,不去伤害自己和他人。
这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努力,去构建积极的社会环境,去创造良好的人际支持。
祝愿我们都坚忍不拔,能够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收获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