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4,深夜“禁片”,看完伤身体

《风味人间》第二季开播了。

评分不俗,豆瓣砍下9.4分。

陈晓卿抓住观众的胃,也抓住了大家的心。

新节目像《舌尖上的中国》一样好评如潮。

有人说,动作片思路拍美食。

陈晓卿坐镇果然不同凡响。《风味人间 第二季》的立意,已经开始寻找五味的起源了。以动作片的思路拍美食片,看得非常过瘾。个中高手,都是江湖中人。

@豆瓣网友 刘十九

有人说,比甜宠剧还甜。

没想到这一季《风味人间》一开始就比甜宠剧都甜,陈晓卿很会啊!

@豆瓣网友  居无间

有人说,不要在深夜观看。

真的是每一帧都要馋哭我了啊呜~李立宏老师的解说还是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绝对不可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

@豆瓣网友 刘在石的妈妈粉

这样的节目,我吃定了。

1.甜,让我们快乐

同样是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比《舌尖上的中国》更烧钱。

《舌尖》聚焦的是中国美食,《人间》则不分中外。

为此,陈晓卿率领创作团队,走遍25个国家和地区,用8个主题,拍了300道美食。

从国内到国外,从乡野到城镇,只要有好吃的,就有《风味人间》的身影。

《风味人间2》第一集叫《甜味缥缈录》,聚焦的是甜。

开头,就有惊心动魄的大场面。

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人,采蜜猎人。

猎人二字,可见采蜜风险。

他们采的蜜叫做崖蜜。顾名思义就是山崖上的蜂蜜。

想要采到崖蜜,非常不容易。

胆子要大,不能恐高。

采蜜猎人要顺着藤梯,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在二百米高的悬崖上猎蜜。

心理素质要强,密集恐惧症慎入。

正式收割蜂巢,需要用烟雾赶走蜜蜂。

这种蜜蜂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蜜蜂。释放烟雾时,采蜜猎人要面对成千上万只空中飞翔的蜜蜂。

体力要足,身体平衡性要好。

猎蜜人要用竹竿钉进石缝,找到靠近崖壁的支点。

以上都是准备工作。

想要顺利采蜜,右脚支撑住道具,左脚脚尖站稳,稳定好身体。

在200多米高的藤梯上不仅要金鸡独立,还要花大力气收割蜂巢。

这是地球上最危险的工作之一。

每年都有被摔死的猎蜜人,但是采蜜的传统一直在继续。

这里面有个寓意,为了吃到一口甜,有人愿冒生命危险。

事实上,人类对甜的热衷,不分地域,不论老少。

中国江南,有扬州双绝,翡翠烧麦和千层油饼。

千层油饼是夸张,也值得惊叹。

油饼有64层,每一层单薄如纸,上面有糖和油,口感绵软甜润,外观优雅精致,堪称色香味俱全的美食甜点。

最值得称赞的是它的甜,有一种若隐若现的婉约风格,处处透露着江南文化的精巧别致。

同样是甜品,伊斯坦布尔的巴卡拉瓦,甜的的肆意张扬,甜的坚决果断,甜的锋芒毕露。

巴卡拉瓦的制作工艺也相当复杂,极其轻薄的面皮,工艺复杂的糖浆,才能制作出甜美的巴卡拉瓦。

因为要求高,所以代表着面点师具有顶级水准。

千层油饼和巴卡拉瓦,一中一西,一个甜的含蓄,一个甜的张扬。

不同的地区,甜的风格各不一样。

《甜味缥缈录》就挖掘出不同地区的甜。

比如,苏州的鸡头米有一种特殊的甜。

比如,四川的甜烧白是一种复合的甜。

比如,香港地区的苦瓜排骨汤有一种回甘的甜。

还有马来西亚巴瑶族喜欢吃一种来自氨基酸的甜。

甜是人间美味,也是多姿多彩。

用《甜味缥缈录》打开《风味人间》,是因为它是五味之中的人气王,酸苦甘辛咸,只有甜能够老少皆知,男女相宜。

用片中的话说,

“说到口味,各地的人历来莫衷一是,不过谈到甜,大家都会相视一笑。”

甜能促使人分泌多巴胺和肾上腺素,所以让人欢乐。

2.嗜甜,有毒

陈晓卿将《甜味缥缈录》放在第一集,也是想要要用甜,取悦最大公约数,打动更多观众。

2012年到2020年,陈晓卿从《舌尖上的中国》走到《风味人间2》,从国内美食转向世界,他是美食节目的金牌制作人,也面临更多的挑战。

在节目开播前,陈晓卿写《除了美味,还有那些曾经的美好》,说出他的困境。

如何在看似重复的套路里,每次都能给观众带来新的惊喜。

如果变化大,资深粉不满。变动小,会陷入审美疲劳。

这里面需要极强的分寸感。

事实上,《风味人间2》背后还有个更大的隐患,因为《甜味缥缈录》的播出而更加明显。

节目上天入地,翻山过海,讲述世界各地的甜,告诉观众甜让人愉悦。这里面有个隐忧,观众看完后可能养成嗜甜的习惯,

它竟没有告诉观众,甜也有害健康。

当然,不讲剂量的伤害都是耍流氓,我有必要说清楚,嗜甜有害健康。

甜背后隐藏的就是伤害身体的元凶——糖。

早在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了“全球戒糖”的口号。

世卫组织对23个国家人口死亡原因调查,得出一个让人肝颤的结论,甜死人,不夸张。

嗜糖之害,甚于吸烟,长期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会使人的寿命缩短20年。

▲百度百科:糖

《王牌特工2:黄金圈》里也有对糖的吐槽。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成人和儿童关于糖的摄入指南。

推荐人们限制游离糖的摄入,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都建议把游离糖的摄入量控制在每天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最好能进一步限制在5%以下。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容易摄取糖分。

以前糖是权势和财富的象征,现在甜是常备的生活用品。比如,你手里的快乐肥宅水,就是我们对糖的臣服。

糖引发的健康问题越来越严峻,也更加值得人们警惕。

大家都知道陈晓卿有一张吃遍世界各地美食的扫街嘴。就在2018年开始,戒碳水也成为他的紧箍咒了。

碳水化合物就是糖类

换而言之,陈晓卿需要戒糖。

有趣的一幕来了,一个要戒甜食的美食家,拍一档颂扬甜食的美食节目,这也算是后天下之乐而乐了。

在写文章的时候,我还有个有趣的发现。

最近两三年,陈晓卿在个人微博不止一次提到戒碳水。就在节目播出之后,关于戒碳水的微博都消失了。

我不知道,陈晓卿经历了怎样的心理斗争。

或许,他只想做个单纯的美食家和美食节目制作人,颂扬甜食的时候不去想甜食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即便拿出选择性失明的眼光看,我们也应该注意,这里面暴露了陈晓卿美食节目的叙事困境。

它津津乐道的传统美食,是否能与健康饮食的生活理念和平共处?

对此,我不太乐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