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逝世80周年 | 他从未被高估,只是被窄化
如果从人教版小学教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闰土》(节选自《故乡》)刊登的鲁迅名篇算起,鲁迅大概是中国学生中知名度最高、同时也是被误读最多的作家,有位之前对鲁迅有颇多研究的朋友说:“鲁迅”,他从一个笔名一个人,最终变成了一门学科;从一个文学符号,后来变成了一个政治符号。他作品不丰,却有超大比例是经典;他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却也是后辈难以企及的珠穆朗玛。他活着时候身上便承载很多,逝去后却承载了更多。除了笼罩在他身上的政治烟云,后世的纪念文论文也让我们解读他时更加雾里看花,把他从作品、政治、时间和空间的经纬里还原出来,是一件艰难的事情,非得有时间和耐心的人,才可能接近。
大学之前囫囵吞枣地也看了一些经典书籍,但是一直没有充足的时间和足够的经历读懂鲁迅先生,所以只是远远地望着,知道那是一座可望不可即的山头,心知自己在靠近之前一定要跋涉一些山水,才走得进最深的殿堂。
不过,胡适先生早就说过,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有人说,如果一百年后一千年后,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浓缩成一个人、一部历史,可能就是鲁迅。
拿小说举例,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现象。陈丹青说过,别人都是慢慢开成一朵花的,鲁迅不一样,他一开始就是一朵花,而且开的非常漂亮。
大家烂熟于心的《狂人日记》作品及其意义,在文学体裁上,他开创了表现“农民”和“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他塑造了《药》中的华老栓、《故乡》中的闰土、《孤独者》中的魏连殳等中国旧社会与社会革命中典型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形象;他也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例如《示众》中呈现的“看与被看”模式、《故乡》中“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情节结构模式,《呐喊》里十多篇小说几乎每篇都有新形式,此外,《故事新编》中的“乱语讲史,俗眼看事”更是和中国当代“新历史主义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处。
从这个层面上讲,书写旧社会人间百态,一直被老旧的政治意义捆绑,为政治代言了几十年的鲁迅实际上是非常现代和先锋的。
在语言上,鲁迅力求语言的简约凝练,表达的含蓄节制,这与新文化运动倡导有关,同时也一改当时小说创作绮丽的风气,但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也是文言文。 鲁迅一生反对中医,对传统文化持旗帜鲜明的批判态度,那他与新文化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发生断裂?通过对鲁迅的学习,我的答案是没有。
鲁迅在对待传统文化上的态度和当时的反对封建、开启民智的潮流有关,另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如水一样,水是很难断裂的。鲁迅在试验为中国现代小说找寻自己的小说形式时,自觉借鉴西方的小说形式,同时,他自身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也在发生作用,在创作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汲取中国文学的养料,如《儒林外史》《世说新语》等,能看出他对传统文化是有继承的一面的。鲁迅《呐喊》、《彷徨》正是“继承传统”和“冲破传统”的统一。
《朝花夕拾》《野草》两本散文集,尤其是《野草》,是最贴近鲁迅心灵世界的作品,鲁迅自己更是一再申明,他不希望读者读懂他的《野草》,先生生前就热闹,死后也未得清闲。或许《野草》是他审视自我、安放心事的秘密基地吧,也是我们进入他内心世界的钥匙。
一代文豪其实也是一个寻寻常常的普通人啊。
我转念一想,先生也是一个普通人,却用他并不高大甚至说不上健康的身体,独自一人在当时风雨如晦的环境下横眉冷对着中国大地上的疤瘌和中国人精神上的痼疾,他这一生负重前行。这在鲁迅作品中最重要的、争议最多的杂文体现的最为深刻。尽管鲁迅自己也一再表示希望他的攻击时弊的杂文“与时弊同时灭亡”,但一个无情的事实却是,鲁迅的杂文始终为一切关心与思考中国社会与人类生存困境的中国人钟爱,因为先生所痛恶和抨击的尚未消除。并且,鲁迅对人类的生存困境的正视与思考,使自己具有了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与价值。 要随着时代的变化批判继承鲁迅精神,尤其是他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END·
愿你的道路漫长
微信号: riyu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