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威大夫 | 用案例解读《疾痛的根源》

洞宗山人 正安聚友会 

本  期  导  读

《疾痛的来源》这篇文章很重要,但许多朋友说,文章太长,信息量太大,不好理解。

我有一个正在治疗的患者,在诊治过程中,他的经历、言论给了我许多的启发。今天分享一下我对他疾病的诊断、治疗思路以及思考。

关于这个案例,大家不要对号入座,但务必要举一反三,回过头再看《疾痛的来源》一文,相信你能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如此,便能更好的去认知疾病,自己努力收获健康。

8 月份我发了篇文章《颈肩腰腿痛与其他疾病的联系》,有个小伙私信我求医。因为他是外地的,所以我先通了个电话,了解一下病情:

30 岁的小伙子,2018 年自觉无明显诱因出现性功能障碍,医院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检查没问题,不代表就完全健康,大部分疾病是渐进性累积与进展的),所以一直在寻求中医治疗。

开中药的大夫说他肾虚,开了一堆补肾药,甚至附子、阳起石等大剂量上,吃了反而感觉越发糟糕(平时生活中,也总有人觉得自己虚,一听进补就开心,可能是人的贪婪属性吧)。

还有的大夫说他肝郁,开疏肝解郁的药,也没什么效果(疏肝的思路我比较认同,但可能他病程日久后瘀滞得厉害,光靠药力难以疏通),大夫就说要不你吃伟哥吧,那肯定不干。

后续又找过针灸、推拿等等,效果也不理想。

小伙子和我说:你在前文中写过一个腰伤导致阳痿的案例,我之前也扭伤过腰,是不是也是类似情况呢?

追问病史得知:

2016 年打球时扭伤了腰,当时年轻力壮,没当回事,休息一周就「好了」(症状好了不代表彻底好了,宣蛰人讲的急性损伤后遗,会造成软组织无菌性炎症)。

2016 年底,右脚扭伤,骨头没问题,但踝关节肿、痛,敷药、休养,两个多月才好。

踝扭伤好了以后,到了 2017 年,慢慢的发现腰越来越不灵活了,稍微挺直一点腰,就感觉痛;同时,慢慢出现了身体怕冷的症状,尤其是右脚。

2018年,开始出现性功能障碍。

踝扭伤和腰扭伤有没有联系?

有的。腰伤后,虽然局部症状消失了,但影响到了整体的力学结构。

为什么会影响力学结构?

因为人体代偿。腰部出问题,功能会受影响,最相邻的髋关节会代偿一部分功能,髋关节继而嫁接给膝关节、踝关节等,当踝关节代偿到一定程度,受一点点外力影响,便造成了踝扭伤。

还有跟大家解释一下小伙子 2017 年以后的病程进展:

① 腰越来越不灵活了

踝扭伤两个月才好,对整体的影响是极大的。双脚,承担着我们一百多斤的重量,出一丁点问题,都很容易影响到整体,会把伤害往上代偿,反过来影响髋关节、腰。

② 稍微挺直一点腰就感觉痛

挺直腰会感觉痛,聪明的大脑就会让他下意识的不挺直腰,保护性体位,从而进一步加大其他关节的代偿——《疾痛》文中提过的出现功能障碍,不能完成正常的活动后,会将工作量转嫁给其他关节」

③ 慢慢出现了身体怕冷的症状,尤其是右脚

肌肉的挛缩、筋膜的卡顿等等,都容易影响血液循环、神经系统,影响温度的感知。

④ 2018年,开始出现性功能障碍

累积到一定程度才爆发。

其中,他还说:我每天开车上班,要经过一条很烂的路,人会被晃动得在车里跌来跌去,是不是有影响?

我当时没有在意,说,这个应该问题不大。

后来我发现自己错了,这个「跌来跌去」,影响很大,因为他本来就有腰、髋、踝的病史,人体结构有微小的变化,每天这样跌来跌去,绝对增加、累积了更多的伤害。平时生活中,我们长时间错误的姿势、动作,都会慢慢累积伤害。

病史了解完后,我让他拍一张背影体态照片给我,呈现出比较广泛的人体结构失衡

结合病史,综合分析,基本可以确定是整体结构失衡、关节功能障碍、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引起的问题。这三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是我的菜。

于是便要他来面诊。

第一次见到他本人,我还是比较惊讶的。脸色灰暗,没有神采,行动迟缓,脱个鞋,上下床,翻个身都慢慢的,根本不像个 30 岁的年轻人,像个六七十岁的老人。

还记得我前面文章讲过的老头老太吗?他们的老态龙钟,也是类似的经历——身体的损伤,逐步积累,慢慢的就成那样了。

查体发现:

  • 脊柱侧弯;

  • 右侧腓骨下移位;

  • 右侧股骨外旋,右侧胫骨内旋,比腿长短0°时右脚短,90°持平,180°左脚短;

  • 右侧髋关节功能比左边差很多,左臀中肌紧张,右上斜方肌紧张,还有部分颈部肌肉的紧张。

这里又需跟大家解释一下。

① 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近些年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在工作中发现,凡是脊柱侧弯的人,很容易有长期的慢性的疼痛,另外还有一个特点是容易疲劳,西方体态研究者认为,脊柱侧弯的人,完成同样的活动量,要比没有脊柱侧弯的人消耗的能量多。

② 右侧腓骨下移位

腓骨下移位,是踝扭伤留下的后遗症,骨骼结构不正常,意味着肌肉状态也不正常,虽然脚踝已经没有疼痛,但它是有问题的,没有症状,只是把它该负担的工作量转嫁给了其他关节而已。

③ 右侧股骨外旋,右侧胫骨内旋,比腿长短0°时右脚短,90°持平,180度左脚短

比长短腿,是比较简单直接的评估人体失衡情况的检查手法,将来如果有机会搞线下公益课,我会给大家讲。

三个角度比腿结果不一样,简单点理解,就是他的身体处于扭曲的状态,这种情况,必定是病程久的人才会出现。

④ 右侧髋关节功能比左边差很多,左臀中肌紧张,右上斜方肌紧张;部分颈部肌肉的紧张

从下往上代偿,下面身体不正,上面也很难保持一个中立、平衡的状态。

他的情绪是非常焦虑的,又说了一遍他的治疗经过,问他的病还能不能治。

患者焦虑,是医生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仔细去琢磨这个焦虑情绪缘何产生?一方面是对未知的恐惧,我怎么突然就得了这个病?能不能治好?

第二个方面是「太急于要一个结果」,为什么昨天吃了药今天还不好啊?为什么看了这么多医生还不好?于是便滋生了焦虑、恐惧等等负面情绪,时间长了,容易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很多。

要想跳出这个泥潭,去改变认知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比如仔细看我辛辛苦苦写的文章。

于是我把他的病史捋了一遍,告诉他我的思路。

01

一般情况下,我给患者的治疗频率,初期一周两次,后期一周一次就够了。但他是外地来的,所以住酒店里,每天来针一次,第一阶段,一共针了 4 次。

这 4 次治疗,主要给他调整躯干的核心部分。用针灸平衡腰、髋两边的肌肉,中医讲阴阳平衡,那左右两边的肌肉不协调,不平等,也是阴阳失调的一种。

4 次治疗完后,长短腿已经开始趋向正常,右侧髋关节功能也有所改善。小伙子感觉腰部灵活一些,但性功能障碍好像没啥效果。

我说你别急,先回去老老实实打滚,随时联系,过段时间再来。

疾病的产生和发展,是有次第的,对于不是急症的患者来说,不必急于去解决症状,比如小伙子想解决症状很容易,吃颗伟哥不就可以了?诊断大于治疗,治疗也讲究次第。

几天之后,他告诉我,他爱人感觉他好多了。虽然他感觉自己还没完全好,但心态好多了,不会那么焦虑了。

这是必然的,因为身体的损伤还没完全修复。但他的认知改变了,而且我的思路和方法对他是有效的,加强了他的信心。

02

半个月之后,他来复诊。告诉我他有坚持打滚,中间几天出现腰部酸痛,但很快又没有了。感觉整个状态也好一些:腰痛、怕冷等等。

查体,最明显的变化是三个角度的比腿,变化很大,在0°,90°,180°这三个角度比腿,全部是右脚短。意味着之前扭曲的状态,开始好转。

为什么中间几天出现腰部酸痛?

我之前给他针灸,相当于在他的病态平衡中,打开一个小口子,他回去配合锻炼,持续的将这个小口子撕开、撕开,重新建立新的正常的平衡,这个过程,必然是会有一些不适出现的

半个月后,他又来东莞找我,进行第二个阶段的治疗,我在继续调形体的基础上,开始给他微调气血。

人体就像一栋大楼,钢筋水泥是人体结构,楼里的水管、电线是经络,水电是气血。当楼歪了、塌了,水管电线必然也会受到牵连,水电供应也受到影响,此时要先将大楼塌陷的、歪斜的部分修正,再去捋顺水电管道。

03

第三次复诊,是一个月之后的事情了。他告诉我,第二次治疗回去后,夫妻生活质量也很满意。许久未见的同事说他脸色好了很多。

他最初的表现:脸色灰暗,没有神采,行动迟缓……这些并不是虚证,而是躯体的扭曲,经络的不通畅引起的。

在人体大楼里,把大楼修正,水电管道捋顺,水电供应自然就会慢慢正常。人的气血供应也是如此。如今滋补之道盛行,我认为一定要慎重,否则无益。

治病求本。假如只盯着症状看,那很容易陷入迷茫中。

他的性功能障碍需要去挂男科的号,腰痛需要挂骨科的号,怕冷需要挂中医科的号……

你身边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人?进医院像逛超市,这个科看看,那个科逛逛……

那么,他说改善许多,为什么还要来找我呢?

时值初秋,天气转凉,他感觉自己状态又差一些了,但心里一点也不慌了,因为他明白了身体尚未完全修复,天气变冷会出现这个情况。

我在《疾痛的来源》一文中讲过,气候变化、寒冷等外界因素的刺激,往往引起无菌性炎症加剧。

这次给他复查,变化极大。原有的脊柱侧弯,已经有所改善,髋关节功能也比之前好了很多。

找我看诊之前,他也知道自己有脊柱侧弯,但这个侧弯是小时候形成的,还是腰扭伤之后形成的,他不知道,我暂时也没法判断。脊柱侧弯的治疗是漫长的,尤其是年纪偏大的。

这次给他治疗,扎针的穴位数量,少很多,扎针的针感强度,轻很多。因为第一次治疗是发动汽车,起步;第二次治疗是给油,加速;第三次治疗已经开始平衡行驶中了,只需要时不时给一脚油就可以了。

心中有数,手中有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他不慌,我不乱,将疾病视为共同的敌人,跟着我这个老司机,开着车去击败它,就是最好的医患相处状态。

  来个小总结

纵观给他治疗的过程,我收获很多,进一步学习到了疾病的发展规律,验证了疾病治疗的次第顺序,验证了打滚锻炼的效果。

最最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当大夫心中十分明确疾病背后的逻辑,心里就会有底气,有底气,就不会慌乱,能够给予患者信心;

另一方面,患者也是需要学习的,学习认知疾病,才不至于产生焦虑的情绪,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潭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