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闻青草香
夏天的味道,有人说是阳光的好。但我却觉得青草的香气,才是别致的风情。
沿着山间的小径,就喜欢徜徉在这漫山遍野的草色熏熏里。草的味道是带着泥土与山野的气息,是混合的美意。我喜欢这美意,就如喜欢青瓷的碗盏,喜欢苏轼的词,那样的情有独钟。青花瓷给人以爽洁的温婉,柔和的韵致。而苏轼的词,却是自然的放达。而草却融合了这两样的性格,更令人有痴心。
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虽对草的那份坚韧的生命力做了极致的诠释,但于我,却更喜欢李叔同的“芳草碧连天”,连天的碧草,必有香气悠悠而来。总感觉在白的诗里闻不到那份香气,不能令我有嗅觉上的盛宴。
犹记得儿时,总喜欢躺在草地上,闭目的安享这草的气息。那是一种淡雅,清芬,而又略带甜韵的感觉,疑是妈妈怀里的味道。我便四肢百骸的空灵,好如云朵般的轻逸。我总是迷醉在这种氛围里,慢慢的沉浮。如一叶小舟,在月色波光的湖面,轻轻的荡漾。从此,我便爱上了所有带“草”字的事物。中药的《百草堂》,鲁迅的《百草园》,杜甫的《草堂》,甚至红军穿的草鞋,我都格外的喜爱。我已经彻彻底底的中了草的“毒”,无药可解。虽然这种情感,属于“野雉无名,草鞋无号”的那一类,却绝不庸俗于“天涯何处无芳草”那样的野心勃勃。
渐长,更觉得这痴念日益荼靡。有时,非要嗅一嗅这草的香气,才会安抚市井里被熏得变了颜色的心。城市的灯红酒绿,车马的无停歇,让人早已迷失了自己,很多人虽活着却已是一种别样的消亡。如果说,我还没有消亡,必是因了这草的缘故。闻着草香,便抓回了那个已有些逃离的自己。不觉间会暗自庆幸我这多年的癖好,还令我像个人一样的活着。如果说欧洲的宗教,给人以忏悔和救赎,还不如说一个带了枷锁跳舞的人,渴望轻灵如絮飞。而印度的佛教,讲究人的慈悲与业报,用虚无的下一世劝人为善,但也只不过劝而已,听不听是另一回事。中国的道教,讲个法于自然。自然毕竟是好,但却出了个无为,便觉得又不尽完美。纵观三者,皆不可形容我心中的草,只是后者更接近些罢了。我觉得这草香也是一种道,令人了悟自己,而又感念未知。让人清醒的堪破人世的真相,晓得自己该做些什么。
作者简介:小楼,一个爱好文字的打工仔,在文字中寻一方净土。不为哪般,只为心之纯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