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让我相信:校运会的意义远不止竞技

先说一个故事:

初三男子1000米的跑道上,他们互相“盯着”对方。第几赛道、弯道差异、对方实力,他们在心里彼此盘算着。

这是三个既有竞争、又是兄弟的好友,他们来自不同的班级,连续三年在1000米的项目上较量,轮流夺冠。

这是最后的机会,明年就要毕业!

谁能最终称霸这一届男子1000米的赛道?

今天就要分出胜负,他们比以往更加在乎。

发令枪响,短暂的扎堆后运动员们跑出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一圈后更加分明。领跑的还是他,跟跑的也还是他俩。

慢慢追近,反超;再追平,扳回差距......

各自班级的拉拉队在场边疯狂呐喊,拼尽全力!

离终点越来越近!是谁?是谁最先撞线?我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似乎他们三人是一起跨过终点的。所有人欢呼!

也许是和他们太过熟悉,我好像读懂了这三个大男孩:终点前,还在你追我赶,要争输赢;争到最后一刻,彼此欣赏,他们做出了有可能违反赛事纪律的选择,同时跨线。

多么温暖,没有阴谋,更没有无视体育精神,我看到的是对彼此“最后一次”的成全。

我极度自豪:“只有温暖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温暖的学生!”

因为这句话,我还被校长“嘲笑”。

孩子终究是孩子,当他们人为操纵了比赛结果,也就违背了体育的精神,自然也要接受裁判的决议。

其实高手对高手的尊重,恰恰是全力以赴,直面胜负,公平竞争。

但是,我仍然为他们叫好!

因为了解,所以相信,我相信他们是超越了体育,找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内核。

回到校运会,这是学校每年的坚持------让运动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运动会中跑一跑、跳一跳、动一动。

儿童的天性是需要运动的,且不说运动能力方面的体能、耐力、协调力,光是撒着欢儿在赛道上尽情释放,风从耳边穿过,眼前的一切都因加速度变得上下跳跃,就让人身心愉悦。

变化:

运动会的集体项目设置指向教学难点

从建校起,体育组的初衷就是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都有胆量走上运动场。田径运动会设置的项目相对竞技性较强,因此很容易造成一大部分学生并未参与项目,仅仅只是看客。

为了提高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体育老师们会花很多心思设计竞技性较弱而趣味性较强、参与度较高的集体项目,如十人九足、同舟共济、背靠背夹球跑等。这些集体项目,每年都很受师生欢迎,其实从参与的角度看,这已经做得很好了

体育组仍然想做一些思考与回归,想让比赛项目更指向体育教学,将教学与比赛结合。

从去年开始,他们就直面教学难点,将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设置为男女生集体项目。每班派出一支代表队,每位选手的个数累计结算为班级总个数。

为了准备这个集体项目,老师们在体育课和课后都给了同学们很多建议和训练策略,同学们主动练习。孩子们的出发点很简单,就是想为班级争光,就是想多拉几个、多做几个,但多方式练习却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这样的尝试,出发点是宝贵的,事实更证明这是值得的。

这是运动会专业设计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其实也代表了学校秋季运动会理念的转变:改变传统田径项目,由纯竞技走向竞技与群体运动相结合,由纯活动走向学科活动化,走向教学生活化。

坚持:

让运动成为一种生活的习惯

校运会的盛大在于赛道虽小,却给儿童提供了诠释奥林匹克精神的竞技场。

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条款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从来不是因为到了秋天,我们就习以为常地举办一场运动会;也从来不会为了要举办一场运动会,我们就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地带领学生短期地参与运动。

秋季田径运动会作为我校四季运动会之首,是在每一个学年开始之际,就铺开了一张实践国家体育课程校本化和开发校本体育课程特色化的网。

办学六年来,我们不断地尝试。“2 1”模式的校本体育课、形体训练、悦瘦营、游泳课、大课间质量提升月、运动有效性的研究……

所有的尝试都是为了鼓励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操场上动起来,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离开校园、走入社会后,能有一项技能、能有一种习惯。

运动可以是一种习惯,运动也必须成为一种习惯。身心健康的发展、压力的排遣、个人协调与团体合作的意识的培养都可以在运动中产生。运动的作用不仅是身体上单方面发展的。

“沈老师,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参加过运动会,因为没有适合我的项目。但是我想参加今年的冬季运动会,我想和大家一起拔河。”一个行动上有点不便的孩子在操场上拉住我。

“好,老师记住了。今年的冬季运动会,我们一起试试。”

那一刻,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校园运动会的意义。

凝聚:

运动会是最好的营造班级文化的过程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共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它的形成必然建立在班级的共同经历之上,越浓郁的文化,越需要关键事件的契机。

运动会几乎是在热血沸腾的一瞬间就完成了创设情境、激发情绪、导之以行和持续升华的连续过程,所以目标的达成速度是惊人的,而这个目标就是班级的凝聚力。

想一想运动会的整个筹备过程。前期的设计班服、策划入场式、排练节目、筹集补给……这整个过程师生是卷入在一起的,包括有密切的家校合作。这个过程的教育性远超过对运动会本身输赢的期待。

看一看赛场上运动员的全力以赴,听一听场边拉拉队的助威呐喊,想一想志愿者们的场外支援。

没有嫉妒、没有事不关己,有的是高手间的欣赏与积极较量,有的是只因你我在一个班,我就要时刻为你打气。人与人之间的负面情绪似乎伴随着奔跑消散,在运动中更容易交到肝胆相照的朋友。

用心感受运动前后的每一处细节。座位区域的干净,是老师的有意指导和规范要求;运动补给的发放和管理,是责任到人的实践岗位;真诚的为对手或兄弟班级鼓掌,是运动精神的另一种体现;放学后恢复干净整洁的教室,是教育品质的细节体现……这些方面,班级与班级之间存在差异,但有空间就会有努力的行动。

我们真的需要发自内心地感谢这样一场运动会。赢了,就畅快聊一聊班级团结的力量;输了,就认真说一说可供挖掘的潜力。恰当的总结给教育带来的资源就是一座宝藏。做一个敏感的教育人,契机无处不在。

运动会结束,我并没有像往年那样发短信表达感谢,因为每一个人在参与工作中的自我感受和相互肯定本身就是最好的评价,朋友圈里大家的晒照和表达,就是最青春的纪念。

运动会的意义远不止体育竞技,它是一群教育者对教育的理解与表达,更是对教育未来的不断追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