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致敬华夏先锋

用爱浇灌出来的一株青蒿

值得一提的,国家广电总局对参演《功勋》的演员有四个要求,德艺双馨、形神兼备、演技高超、要本人同意。郑晓龙告诉屠呦呦打算安排周迅来演她,果不其然,屠呦呦从来不看影视剧,完全不认识周迅,好在屠呦呦的女儿认识,给妈妈这个大科学家补了一小节文艺课,看到女儿认可,屠呦呦也觉得周迅挺好,就定了。

忘我的工作精神

她是沉浸式学术派,吃饭看书,走路想事情不看人,不跟人搭话,忙着工作错过吃饭的时间,甚至丈夫提醒她下班要去幼儿园接女儿放学,她忙到晚上10点才想来这回事。还有次去邮局打电话,带女儿过去,打完电话就把女儿忘了,差点把女儿一个人落在邮局。

生活中粗心大意,工作中却非常严谨。从古方偏方中筛选诸多高频提到的疟疾方子,又各地拜访老中医。因为丈夫做的酒酿圆子想到青蒿提取过程中绞汁和水煎存在温度差别影响实验结果,因为火车站小孩子吃石榴想到药片的崩解度问题导致病患不能吸收。

正因为对科研工作过于严谨,所以对周遭生活、人情世故都不那么在意。错过火车丢了行李,错过信件爸妈来看望都不知道。

相敬如宾的夫妻

屠呦呦的生活不太能自理,但她有个很贴心的爱人。人人都说,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个默默付出的女人。而《功勋》屠呦呦这边的弹幕都说:成功女人的背后都有个默默付出的男人。屠呦呦的诺贝尔奖也有她爱人的一半。屠呦呦沉迷科研工作,家里事情几乎都是她爱人全包了。同样做科研的,她爱人更生活化。洗衣做饭不说,每个月买多少菜、用什么钱、花多少粮票肉票都记下。被下放之前,拿账本一一交代家里要用的东西,生怕屠呦呦不能照顾自己。那次屠呦呦忘了接女儿,换了平常剧本,夫妻之间就会大吵一架,丈夫会骂老婆:整天想着工作,对这个家一点心思都没,你不觉得愧疚吗?你不觉得对不起女儿吗?你还要这个家吗?但在这个剧本里,屠呦呦很愧疚,反而是丈夫安慰她不要难过没关系。你能感觉到屠呦呦的爱人方方面面都在支持、辅助屠呦呦,让她放心去搞自己的科研工作。所以真的,屠呦呦的诺贝尔奖有她爱人的一半。

能找到这样一个灵魂伴侣真的太棒了,但其实我们都是渴望爱情的。只不过都知道,这样的神仙眷侣太难能可贵了,不是谁都有这么好的运气能找到这样契合的另一半。

以身试药的科研精神奉献精神

青蒿素的后期研究有个问题,在经历了小白鼠实验、狗实验之后,要人体试药。关键是时间紧迫,疟疾有季节性,为了赶上新一轮疟疾爆发的临床试验(错过这个时节就没有充足样本了),要赶紧做完最后一轮人体试药。

科研人员都自告奋勇以身试药,但试药也分轻量级和重量级,屠呦呦给自己试了更大剂量的药剂。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何况当时青蒿素都在试验阶段并没有真正成药,导致屠呦呦肝中毒。——真的是神农尝百草,以身试毒。长期在实验室接触很多有毒的化学试剂导致屠呦呦的实验室课题小组里几乎人人都有中毒症状,小组成员不得不住院、休养,结果还被扣工资——还是屠呦呦据理力争说这算工伤,想办法把被扣的工资要了回来。做科研,其实就是寻找一个答案,但不像我们做试卷,参考答案早就在那边确定了,照着答案批改作业就好。很多时候做科研是没有答案的,不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甚至不知道是否存在一个答案,面临的只有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连解题思路、解题方向都要自己规划,规划错了也没人告诉你。只有自己不断试错、发现错了、修改方向、寻找新方向、慢慢推进。能找到解决方案,是专业、勤奋、运气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找不到答案,或者说,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是科研项目最常存在的问题。

真的很艰难,很不容易。很感动前人栽树,我们后人乘凉。没有屠呦呦这些先辈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健康生活。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生活。

脚踏泥土、仰望星空的诗意“农人”

如果说作为电视剧《功勋》的开篇,《能文能武李延年》给我们讲述了一位共和国政工干部在抗美援朝战上的壮怀激烈;那么作为压轴单元,《袁隆平的梦》则表现了一位造福全世界的农学家对于给予自己人生启蒙的母亲的浅吟低唱。

“有人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给我种下的。”很难想象,这样一部表现共和国功勋人物的宏大剧集,采用了一种个人化的视角来进行破题。

《袁隆平的梦》通过90岁高龄的袁隆平在母亲墓前的深情缅怀,勾连起他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攻克杂交水稻世界难题的经历。袁隆平自然是戏剧的核心,但通过他与母亲关系的呈现,我们看到那个“每天向前走去的孩子”,如何将他的所见,化成了生命的一部分,直到终老。

《袁隆平的梦》找到的突破口是母亲对袁隆平的人生启蒙,整部剧集像是他写给母亲的一封家书。

尽管母亲在剧中出现不多,但她却是《袁隆平的梦》的“戏眼”。不断闪回的母亲形象,不仅勾勒出袁隆平幼年时期躲避战乱的流亡经历,也表现出母亲启蒙对于袁隆平成长的重要意义。儿时经历与袁隆平眼前的事业,就像一张对折的纸张,互为映照。

剧中对于母亲的启蒙择取,更多服务于袁隆平日后的人生选择,也是为了更加深入地去刻画人物。比如,母亲曾经带着他一起拜神农,给他讲神农氏的故事,而袁隆平日后所从事的杂交水稻事业,正是在千万株秧苗中大海捞针,可不正是一位“当代神农”?

母亲还给他讲述过“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的典故。她这样解读——“实践字纸藏经同,弃时需当付火中,字字句句有来历,变变幻幻永无穷。”而当多年以后袁隆平在水田里插秧时,他又真切感受到了何谓“天雨粟”。

这估计是《袁隆平的梦》中最具诗意的一个画面:清澈的水田映照着蓝天白云,而金黄的稻穗正从“天上”撒下人间——天上下稻谷了。这是袁隆平在田间插秧时的一个想象与推理,“农人叫秧苗是天苗,不仅仅是因为它神圣,还因为低头插秧的时候,秧苗就是插在天上,天苗成熟了,就是'天雨粟’。”

“没有您的深刻启蒙,我怎么能够去打开内心最深沉的热情,用穿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田野中那些泥土孕育的传奇?我怎么能够在成千上万的失败中坚信,必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没有您每天让我向前走去,我怎么能够数十年不停歇,穿越千山万水追寻太阳?”

什么是“袁隆平的梦”?大家都知道——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剧中有个关键词——“搂底浆”,这是一句方言,意思应该是要抓主要矛盾,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攻克核心问题。这既是恩师对他的谆谆教诲,也是因饥饿得了浮肿病的山间老农对他的殷切期望。

儿时颠沛流离对于民间疾苦的感知,以及艰难岁月中他对于饥饿的真切感受与所见所闻,让袁隆平放弃红薯搞水稻研究,他希望解决主粮问题,“搂底浆”。袁隆平的一生,就像惠特曼诗歌里那个“每天向前走去的小孩”,他的所见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延续终生。

人生有三境: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而这正是《袁隆平的梦》在戏剧上给人的层次感。

从本质上讲,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袁隆平的梦》正是表现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它更多时候在表现“社会关系的总和最终构成了袁隆平”,而非让观众的大部分时间掉入枯燥与拗口的科研术语中——虽然这也是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看完了《袁隆平的梦》,我们可能无法理解杂交水稻的奥秘,但关于袁隆平何以成为袁隆平,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作为《功勋》的收官单元,《袁隆平的梦》举重若轻,不负众望。

大人物,也有小情怀。每一个英雄,都是有着崇高精神的普通人。

《功勋》这部电视剧,很好地解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他们八个?

有人保家卫国,有人驻扎基层;有人帮助人民摆脱疾病,有人帮助百姓实现温饱;有人研制武器让大家拾起尊严,有人发展科技幸福众人的生活。

他们不仅仅代表了自己,更是代表了他们背后一样默默付出的人。

不管奋斗在什么领域,他们都诠释着自己的家国情怀,为之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亲人不会忘记,同胞们不会忘记,祖国也永远不会忘记。

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融进了祖国的江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