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茶界中最特殊的存在

茶,按照外观和发酵程度,可以分为红茶、绿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等茶叶品种。这种分类是较为专业的,更多的普通人习惯于凭借茶叶的色泽及名称来区别茶叶的品种,如:翠绿的茶叶大多是绿茶,茶叶颜色较深发黑的可能是黑茶,而白茶因茶叶上有白毛而得名……其实,这种辨别方法是不准确的。比如,大红袍,它虽然名字中有个“红”字,而且出自盛产红茶的福建武夷山,但它却恰恰是个特殊的存在,它并非红茶,是乌龙茶,属于青茶类。
特殊所在

大红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属于武夷岩茶的一种,为乌龙茶类,按照颜色分属于青茶。

大红袍生长在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有泉水自罅滴落。泉水中附有苔藓之类的有机物,因而土壤较它处润泽肥沃。茶树两旁岩壁直立,日照短,气温变化不大,再加上平时茶农精心管理,采制加工时,一定要调技术最好的茶师来主持,使用的也是特制的器具 ,因而大红袍的成茶具有独到的品质和特殊的药效。大红袍的制作方式与铁观音类似,其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等工序,口感上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甘醇。

名称由来

武夷大红袍,因早春茶芽萌发时,远望通树艳红似火,若红袍披树,从元明以来为历代皇室贡品。

大红袍乃是武夷岩茶中之姣姣者,传说中在明朝年间一个赶考举人路过武夷时,突然发病,腹痛难忍,当时有位来自天心岩天心寺的僧人取出采自寺旁岩石上生长的茶泡给他喝,病痛即止,不药而愈,举人后来考取了状元,为了答谢和尚,专程前来拜谢,并将身穿的状元袍披在那株茶树上,因而得名“大红袍”。

品质特征

大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巅的韵味。

三坑两涧

了解大红袍的人都知道三坑两涧里产的茶,即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和悟源涧里的茶。“三坑两涧”是传统对正岩大红袍产区的统称,这五个地方峭峰林立,深壑陡崖,幽涧流泉,迷雾沛雨,夏日阴凉,冬少寒风,温差较小。所以产大红袍茶青制优率极高。牛栏坑的肉桂茶品质极优,饮后会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这就是现在被人们追捧的“牛肉”——牛栏坑的肉桂,与别的所有山场产的肉桂相比独占鳌头,像慧苑坑的水仙一样,别的山场茶的同类茶,很难逾越。

除去三坑两涧,武夷山还有“九十九岩”的说法,“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这九十九岩地方土壤通透性能好,钾锰含量高,酸度适中,制出的大红袍岩韵明显。而现在经过国家颁布的统一标准,把武夷山风景区生产的大红袍都称作正岩大红袍。

名丛珍品
肉桂

俗话说“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肉桂在大红袍中以香气见长,冲泡后有花果或桂皮般的香气,入口醇厚回甘,咽后齿颊留香,茶汤橙黄清澈,叶底均亮,冲六七泡后,仍有岩韵缭绕,回味悠长,由于肉桂产量高品质好,这些年成为大红袍的主要品种得到广泛的种植。

水仙

与肉桂一样成为大红袍当家品种的还有水仙,水仙茶的发现有一段传说故事。相传某一年武夷山热得出奇,有个建瓯的樵夫上山砍柴,累了在祝仙洞旁休息,口含了身旁一棵开满了小白花的小树的叶子,精神抖擞,折了树上一根小枝回去,摘叶子泡水治病效果不错。因为建瓯人说“祝”和崇安花的“水”字发音一模一样,当他说来自祝仙洞崇安人以为是“水仙”,于是这棵树就叫水仙茶了,从此水仙茶名品而传播四方。

铁罗汉

大红袍里还有个著名品种叫铁罗汉,原来生长在慧苑岩内的鬼洞中。为什么叫鬼洞?那是对这地方地形的夸张描写,这地方常年深邃阴凉,常年云雾缭绕,显得阴森森的而被人们称为鬼洞。鬼洞实在是一个生长好茶的地方,树型壮实叶长治病有奇效的铁罗汉就长在这里。

白鸡冠

御茶园的名枞园里,在路边有一片整齐的茶园就是白鸡冠。这片白鸡冠明显和其他茶树不同,叶片颜色轻嫩浅黄特别显眼,初识大红袍看见这样的“奇种”十分惊讶。品尝起来的确与众不同,那香幽幽的要用心琢磨,而且这茶和其他大红袍不同,泡得次数不多,好的感觉就那头几泡,泡尽的茶底放进凉水里煞是好看,浅黄的叶底镶着淡褐色的边,是经典的茶色。

半天腰

半天腰作为《大红袍名丛录》记载:茶名来源明朝永乐年间,因为此茶生长在半山腰。干茶香带有多元的果香,明显的有如焙烤的杏仁、栗果香。冲泡时闻盖香,只觉得香气袭人,香味精致优雅细腻,盈溢着梨、香草与红糖的温和芬芳,“妖”质迷人。所以又命名为“半天妖”。

可以说,大红袍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中的名丛珍品,属于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

集思益新品正在筹备中,敬请期待!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