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去世了,享年100岁

11月1日,认知疗法之父——亚伦·贝克博士去世了。
他的名字,你也许不熟悉;
但在心理学界,他着实是一位世界级大师。
创立了认知心理流派;
在心理健康领域获得过50多项学术奖项;
参与发表过600多篇专业期刊文章,撰写过25本书籍……
1982年,他被《美国心理学》誉为“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心理治疗学家”。
他创建的认知疗法,是医疗保健机构心理治疗的首选,治愈了无数饱受抑郁、焦虑、恐惧困扰的心理患者。
他的女儿朱迪斯·贝克博士,在讣告中这样描述父亲的工作:
他所研究和发展的认知行为疗法,改变了整个心理健康领域。

今天,我们想聊一聊贝克。
透过他的故事,你也许会看到自己的影子;
而透过他的认知疗法,你也许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治愈之道。
1921年,贝克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
母亲由于曾痛失2个孩子,对小儿子贝克格外疼爱、保护。
但抑郁多年的她,性情很不稳定——
时而大吼大叫,时而动不动就掉眼泪。
也因此,贝克一直对人的情绪非常敏感。
7岁的时候,他意外受伤,骨髓发炎,并恶化成败血症,有90%的概率会死掉。
足足煎熬了2个月,他才终于挺过病危期,但却留下一系列后遗症——
焦虑、恐慌,学习无法专注。
但越不专注,成绩就越差,从而使他进一步陷入自我怀疑——
认为自己很无能、很愚笨,天生不如别人。
他并不喜欢这种感觉,也不喜欢母亲为自己过度紧张担忧。
出于自救的本能,他努力克服“我很笨、我很无能”的想法,并不断告诉自己:
“我曾被击倒过,但我可以自己站起来。”
在这份信念的驱使下,他开始加倍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到了3年级,他的学业成就比同学超前了半年。
而学业的进步,又进一步巩固了他的信念——
“我确实可以自己站起来,我并不笨。”
就这样,通过认知改变,把消极转化成积极,带动行为改变,促成了他学业上的持续突破。
到了中学毕业之际,他成功考取了全校第一名。
基于这份成功体验,他开始通过这种方式,克服了自身一系列心理障碍,成功自救。
 
比如:恐惧症。
由于有慢性气喘,并在小时候常被哥哥拿枕头压头,他曾患有严重的窒息恐惧症。
每次经过隧道,他都会觉得胸部很紧,呼吸很浅。
一开始,他将这种感觉视为一种「伤害」,总觉得自己马上要窒息了,感到非常恐惧;
直到有一次,他将其解释成一种「自我保护」,保护自己不会因为突然提不上气而导致哮喘发作。
当用积极方式去诠释“胸部很紧、呼吸很浅”的感觉以后,他的隧道恐慌便消失了。
比如:抑郁症。
在当实习医师期间,他曾患过中度抑郁,并充满了消极的想法:
我的工作真糟糕;
我跟伴侣的关系肯定持久不了;
我不想学医了……
后来被诊断患有肝炎,他发现:
原来并不是我有多么糟糕,而是我身体的不舒服影响了我的情绪和认知。
当找到抑郁的正确归因以后,他的消极情绪就消失了。
通过改变认知,贝克实现了自助;
而通过创立认知疗法,他将「自助」扩大到「助人」,继而逐渐改变整个心理健康领域。
在上个世纪60年代,精神分析在美国如日中天,堪称心理治疗的权威。
但贝克却决定逆流而上,创立新的心理疗法。
他坚信认知疗法的可行性,
因为他曾经从中完成了自救。
这是一场艰难、冒险且孤独的旅程。
在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处于一种备受质疑、无人看好的境地。
有一次,他跟女儿谈起“自动化思维”,谈及人的感觉会受到过去的经历所影响,还举例做了说明。
结果女儿直接回了一句:
“对,有道理。可是,这有什么了不起?”
即便在学术研讨会,也没有人对他的理论感兴趣。
有一次,他走过去跟一群咨询师聊天,结果对方连听都不愿意听,站起来直接走掉。
但贝克始终没有放弃,并坚信自己的研究和经验比权威更可靠。
一方面,他不断观察自己、观察患者,收集临床资料;
另一方面,他坚持做研究、做检验,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
直到有一次,他接收到一名严重的抑郁症患者。
该患者曾经住院很多次,用药物治疗、电气痉挛治疗等各种方案,全部无效。
于是,贝克尝试运用认知疗法,一边治疗病人,一边测量病人抑郁症的变化。
结果,病人很快就恢复了。
后来几个接受认知治疗的患者,也是同样的情形。
从那以后,认知疗法才逐渐获得精神医学界的重视。
1974年,贝克参加一个学术座谈会。
由于已经习惯了之前在各种会议上备受冷落、无人问津的场景,他只带了25份资料。
当看到会议上来了几百个人的时候,他感到很困惑:
“这么多人来这里干什么?”
身边的伙伴回答说:
“贝克博士,他们来看你。”
那一年,贝克53岁,研究认知疗法整整14年。
那一天,心理学界终于迎来了认知的革命。
时至今日,认知疗法已经成为了心理治疗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治疗高效,操作性极强。
却也面临一些偏见:
它太简单了,没有深度;
它使用起来,机械且枯燥;
……
其实,认知疗法也吸收了不少其他流派柔软的一面。
比如人本主义的“无条件关注”——
注重与来访者的关系,努力共情来访者的感受。
比如像精神分析一样追溯来访的童年经历,了解其过往形成的不合理信念。
原中德心理医院门诊部主任李孟潮,更是看到了认知疗法的灵魂:
它起源于一种爱,一种对真理的爱,对心理健康的爱。
因为年幼的贝克必须像一个坚定而慈祥的父亲一般——
既要照顾抑郁症母亲的种种情绪,也要努力摆脱自身抑郁症和恐惧症的困扰。
因此,在认知疗法看似严密、死板的每一个步骤中:
你可以感受到一个略带焦虑、关怀备至的“父亲”,在不厌其烦地告诉你摆脱痛苦的方法。
他没有美丽感人的辞藻,但在他一次次耐心的教授中,你会渐渐体验到一股父爱的暖流。
那认知疗法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又是怎么治愈心理问题的?
这就需要了解它的核心理念了。
认知疗法认为:
每个人的情绪反应,并非单纯由外部事件引发,而是取决于我们对事件的看法。
想想这样一个场景——
当领导通知下周要做年度工作汇报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反应:
A可能会十分紧张,不停担忧:
“老板肯定会对我不满意,会把我裁掉。”
B可能会觉得很烦躁:
“哎呀,又要通过包装拼命证明自己了。”
但C完全相反,他信心满满:
“这真是一个证明自己的好机会呢。”
……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
同样的事件,会引发不同的内心感受。
这与我们每个人的内在信念,即「自动化思维」,高度相关。
但自动化思维的影响不止于此:
因为情绪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行为,而行为又会进一步强化我们的内在信念。
当自动化思维偏消极的时候,就会很容易让人陷入恶性循环
比如,
A常常习惯凡事往消极的角度去想。
即便工作上有一些成果,他也多半会觉得:
“这根本就不算什么啊,有什么好说的。”
面对领导,他也很容易将对方的一些细微的眼神、动作理解成对自己的否定:
“啊,领导刚刚皱了下眉,是不是对我不满意啊,这下完了。”
于是,接下来的汇报,他的声音变得磕磕巴巴,越来越小……
很自然地,领导对A的印象也会变差,绩效评价也可能受到影响。
那么,要怎么做,才能破除自动化思维带来的负面影响呢?
在认知疗法中,有一个特别吸引人的地方:
它不会将来访者当成一个被动接受治疗的人;
而是相信来访者深具理性,可以积极自助。
 
它会帮助来访者更仔细地觉察,并邀请来访者自己来判断:
我刚刚产生了哪些自动化思维?
它们是真实的吗?有证据吗?
还是自己臆想出来的?
认知治疗中,咨询师常常说的一句话是:
 
“你这么认为,那你的证据是什么?”
比如,
当一个自我怀疑的妈妈走入咨询室时,可能会有这样一场对话:
妈妈: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
咨询师:这么说,有什么证据吗?
妈妈:我平时加班很多,晚上都没时间陪孩子。
咨询师:那你认为,晚上没时间陪孩子,就不是一个好妈妈?
妈妈:倒也不全是,我周末也会抽时间带孩子一起跑步、爬山。
你发现了吗?
认知疗法的咨询师不会给来访者「下判断」或「做解释」,而是会努力帮助来访者「看见自身的力量」
当来访者注意到那些被忽视的自动化思维以后,他会用一种更加真实、全面的眼光来重新看待自己,从而变得更加舒服自在。
除此之外,认知疗法也总结了一些常见的认知偏差,帮助我们更快速地识别头脑里的自动化思维。
比如:非黑即白。
即用全好或全坏的眼光看待世界,没有任何中间地带。
就像有的人工作业绩不佳,被老板批评了几句,情绪便会瞬间跌落谷底:
“我太没用了,我简直是个废物。”
但他却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
自己也许没那么优秀,但也绝对没有那么糟糕,平时也会有做得不错的时候。
比如:过度个人化。
即便别人做的事情和我们没什么关系,也会觉得对方在针对自己。
就好像有的人和朋友聊天时,总担心:
他沉默了,是不是因为我的话题太无聊了?
他皱眉了,是看不起我吗?
当过度自我沉溺时,人往往会忽略其他可能性:
沉默,可能是因为对方正在思考怎么回应。
皱眉,可能是对方最近工作焦虑,放松不下来;
类似这样的认知偏差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相关书籍,相信你会从中得到不少收获。
其实,不管我们是否存在这些认知偏差,更重要的地方在于:
我们能否觉察到它们,并且用一种更加客观讲究证据的方式,去还原真相。
如此一来,我们就能避免被消极的「认知偏差」推向负面情绪和糟糕结果的深渊。
当然,认知偏差,只是贝克认知疗法中的一个基础概念。
除此之外,贝克还做出了许多贡献。
比如:实现了对抑郁症的评估。
他创建的贝克抑郁量表,至今仍是非常权威的抑郁评估标准。
比如:梳理典型心理疾病患者的认知模式。
包括抑郁症、焦虑症、惊恐障碍等。
用具体的语言描述、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治疗。
比如:成立非盈利组织“贝克认知行为训练研究所”。
为全世界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人士提供CBT培训。
2019年,98岁的贝克发表了一篇名为《60年认知理论和治疗》的文章。
他在文中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
回顾过去65年,我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我可以用“连续不断的冒险”来形容的东西。
也许对于贝克来说,这个世界不存在什么终极答案,有的只是从一点点线索中不断挖掘出新的真相。
透过他的童年故事,我们或多或少会看到自己的影子——
在成长过程中,谁没遭遇过痛苦、创伤、无助的时刻呢?
带着不愿屈从于痛苦的倔强,我们努力学习心理学寻求自助,让自己逐渐走出痛苦的深渊。
透过他追求职业的执着,我们或多或少会看到坚持的意义——
在人生路上,谁没遭遇过被质疑、被冷落的孤独时刻呢?
带着对自我和理想的坚定,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
贝克用一生所创建的认知疗法,使无数心理患者获得了疗愈,并从中学会运用认知疗法进行自我调节;
与此同时,它也让无数心理学学习者,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传承与发扬认知疗法的魅力。
如今,一代大师离开了人世。

但他留下的知识宝藏,会代替他活在被他影响、触动过的每一个人身上。

作者:天雅、苏小菲;责编:陈沉沉。
(0)

相关推荐